摘要:当淄博队2-0将济南队斩于马下,当“把球一脚踢回济南去”的喊话响彻网络,这个存在十年的联赛迎来最佳破圈时机。
当淄博队2-0将济南队斩于马下,当“把球一脚踢回济南去”的喊话响彻网络,这个存在十年的联赛迎来最佳破圈时机。
“友谊第一,济南第二!”鲁超揭幕战前,淄博球迷的标语引爆社交媒体。现场25619名观众的助威声,展现出山东草根足球的巨大潜力。
然而,火热场面的背后,鲁超正面临严峻考验:如何从区域性赛事蜕变为全民狂欢?球迷一针见血:“水平在苏超之上,缺的是运营和造梗能力。”
山东GDP全国前三,足球底蕴深厚。鲁超已创办十年,今年升级为“三大联赛贯通”赛制,打破业余与职业壁垒。
但与苏超的快递员、程序员等同场竞技相比,鲁超参赛队伍多为专业俱乐部,普通人参与感不足。球迷直言:“关门办赛难出圈。”
苏超以城市之名参赛,易凝聚共识;鲁超多用俱乐部名称,年年可能变化,不利培养粉丝。网友建议:“潍坊叫‘世界潍坊队’,既有特色又便于记忆。”
鲁超需要学习苏超的全民玩梗、跨城助阵等传播方式。官方需放下架子,带头互动,才能引爆社交网络。
省会济南要带头示范,学南京队的娱乐精髓,场上拼球技,场外拼文案。
善用文化资源,将孔子文化、泰山文化等融入赛事,打造差异化特色。
心态开放,放下“礼仪之邦”包袱,敢于自黑玩梗,才能赢得年轻人喜爱。
鲁超站在十字路口。资深球迷点出关键:“不缺水平、资金,缺的是一颗敢玩的心。”
若能以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调动1亿山东人的参与热情,鲁超完全可能成为山东又一张文化名片。这场比赛,关乎足球,更关乎一方水土的文化自信。
来源:川川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