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叶总关情”:药用植物世界里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走进江岸区丹水池小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20:53 1

摘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厨房里的大蒜、八角、桂皮,不仅是调味料,也是治病救人的药材。”9月26日下午,在江岸区丹水池小学报告厅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张燕君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为题,带领百余名小学生揭开药用植物背后的科学世界。她没有堆砌专业术语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厨房里的大蒜、八角、桂皮,不仅是调味料,也是治病救人的药材。”9月26日下午,在江岸区丹水池小学报告厅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张燕君以《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为题,带领百余名小学生揭开药用植物背后的科学世界。她没有堆砌专业术语,而是从“能不能培育无籽山楂”“八角的有毒亲戚能不能变良药”等有趣的问题出发,让“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悄然浸润童心。

张燕君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讲起,引导孩子们思考中华民族识别药用植物的悠久智慧。当讲到李时珍耗费27年编撰《本草纲目》、收录1892种药用植物时,她语气中充满敬意:“每一株植物,就像人一样,要有‘身份证’——名字、样子、功效,都必须准确无误。科学家不能凭感觉,必须实事求是。”在辨析牡丹与芍药的区别时,她不只讲花朵艳丽,更带大家观察茎秆木质与草本质地、叶片裂痕深浅,甚至细致解释“白芍”与“赤芍”因炮制工艺不同而导致药效差异。“观察要细,比较要准,结论要真——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小朋友们都吃过山楂卷、糖葫芦吧?”在讲到“药食同源”植物时,张燕君特别以山楂为例,分享了一个真实的研究设想:“有企业问,能不能培育无籽山楂?”她笑着看向台下,“我当时就说‘可以研究一下’——就像无籽西瓜一样,药用植物也能通过科学方法变得更有用。”科学就是要不断回应实际需求,但也不能盲目追求“新奇特”。她提醒孩子们,培育新品种,首先要尊重植物生长规律,每一步都要有实验依据,不能跳过严谨验证。“八角能散寒理气,是厨房的好调料,但它有很多‘兄弟姐妹’长得像,有些甚至有毒。”她没有停留在“有毒不能吃”的简单结论,而是话锋一转:“可研究发现,有些有毒的八角亲戚里,也有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她强调:“植物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科学方法辨毒识药、化害为利,让‘有毒的’变成‘能治病的’——科学家不能怕困难,更不能凭感觉,要一点点做实验、查数据。科学家必须守住伦理底线,严格遵循国家规范,才能让研究成果真正造福于人。”

互动环节中,有孩子问起金银花与茉莉的区别,张燕君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大家从花瓣形态、叶片气味等多角度自主探索。“科学家不是‘知道所有答案的人’,而是‘懂得如何寻找答案的人’,”她说,“你们今天多问一个‘为什么’,未来就可能多发现一味良药。”

此次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岸区教育局、江岸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协办,武汉科技报、江岸区丹水池小学承办的宣讲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认识到身边“会治病的植物”,更通过张燕君贴近生活、循循善诱的讲述,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探索态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科学、尊重实证的种子。一花一叶,皆是学问;一问一答,尽显精神。这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启蒙课,正悄然为武汉未来的科技苗圃注入新的生机。

记者:李翊轩

摄影:蔡子帏

编辑:郝好

来源:武汉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