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主会场,烟台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烟台全市农商银行立足“三农”主阵地,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创新信贷产品、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蓬
转自:新华财经
作为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主会场,烟台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烟台全市农商银行立足“三农”主阵地,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创新信贷产品、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117.43亿元,服务“三农”客户超10万户,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大棚撑起青年农民“创客梦”
“以前靠天吃饭,葡萄品相不稳定,上市还晚,现在有了大棚,不仅不怕刮风下雨,每斤还能多卖3块钱!”站在招远市齐山镇的现代化葡萄大棚前,28岁的青年果农李鹏算起增收账,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2023年初,李鹏计划扩大葡萄种植规模,但50万元的前期投入让他犯了难:“租地、建棚、买苗,哪样都得花钱,可手里的积蓄连零头都不够。”
正当李鹏一筹莫展时,招远农商银行“红马甲”服务队下乡走访,得知他的困境后,当场通过手机银行“信e贷”系统为其测算授信额度。“不用跑银行,手机上点一点,10万元贷款当天就到账了!”李鹏回忆道。凭借这笔“及时雨”,他迅速租下20亩新地,建起5个标准化温室大棚,引进“阳光玫瑰”“夏黑”等优质品种,并配套滴灌、温控系统。
今年夏天,烟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露天种植的葡萄普遍出现裂果、甜度下降等问题,而李鹏的大棚葡萄因光照可控、水分适宜,品相和口感远超同类产品。“往年亩产4000斤,今年能到5000斤,收购价还有保障,光这一项就多赚好几万元!”如今,李鹏的葡萄不仅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还与本地商超签订了直供协议,成了名副其实的“葡萄状元”。
近年来,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烟台全市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信e贷”等线上产品,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像李鹏这样的青年农创客发放贷款超3亿元,带动发展特色种植基地50余个,让“金融科技+现代农业”的融合之花在胶东大地绚丽绽放。
果园结出焕新“甜蜜果”
“15亩果园,亩产8000斤红富士,今年收入肯定超30万元!”海阳市郭城镇肖志朵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他一边指挥工人采摘,一边向海阳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展示丰收成果。谁能想到,半年前的他还在为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发愁。
“儿子要结婚,彩礼、买房处处用钱,我想再承包5亩果园,可前期投入至少30万元。”从事苹果种植20多年的肖志朵,父辈传下的几亩果园曾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今年3月,海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郭城镇驻村办公时,听到了老肖的心里话。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就带着移动展业设备来到果园,现场评估果树长势、土壤条件,并通过绿色审批通道提交贷款申请。
“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48小时!”28万元贷款到账的那一刻,肖志朵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立刻承包土地、购买农资、雇佣工人,将果园面积从10亩扩大到15亩,并引进矮化密植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系统。
“以前人工施肥浇水,一亩地成本300元,现在用滴灌,成本降了一半,产量还提高了20%!”肖志朵说。
在苹果丰收季,烟台全市农商银行的服务不止于“放贷”。清晨5点,客户经理们带着爱心早餐来到果园,帮果农分拣苹果、装箱入仓;中午顶着烈日联系收购商,打通“从果园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晚上还利用直播平台帮果农带货,让“烟台苹果”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烟台苹果主产区的金融主力军,烟台全市农商银行近年来累计发放苹果产业贷款超100亿元,真正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蜂箱铺就甜蜜“富裕路”
“从云贵川到山东,从油菜花到苹果花,哪里有花,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在蓬莱区小门家镇的辉萍蜜蜂养殖场,40岁的隋镇会正检查蜂箱,妻子张文静则在无尘车间里灌装蜂蜜。
这个传承三代的养蜂世家,如今靠着农商银行的“追花贷”,把68箱蜜蜂发展成近600箱的“甜蜜事业”。
隋镇会的父亲养蜂30年,2010年他接过接力棒时,只有68箱蜜蜂。“养蜂是个‘看天吃饭’的活,追花夺蜜要买车、雇人、备饲料,哪样都得花钱。”
2022年,隋镇会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但购买蜂箱、运输车辆的20万元资金缺口成了“拦路虎”。蓬莱农商银行得知后,针对养蜂人流动性强、抵押物不足的特点,以“养殖规模+信用评级”为依据,给予循环授信额度,发放了30万元“创业担保贷”。
拿到贷款的隋镇会,立刻购置了2辆养蜂车和100个新式蜂箱,将蜂群规模扩大到600箱。如今,他的养蜂队每年追随花期南北迁徙:2月在云南采油菜花蜜,3月到四川赶柑橘花,4月回山东采苹果花、樱桃花,5月奔赴长岛北五岛采槐花蜜……“砣矶岛的槐花蜜,还上了蓬莱融媒体的《蓬莱鲜品》直播间,成了‘网红产品’!”
“养蜂人追着花走,农商银行追着养蜂人服务。”蓬莱农商银行针对畜牧养殖、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推出“渔船贷”“海参贷”“葡萄贷”等20余款特色产品,今年累计发放产业贷款超5亿元,让金融服务像蜜蜂采蜜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葡萄大棚里的智慧农业,到苹果园中的科技赋能,再到养蜂场里的品牌升级,烟台农商银行系统以“金融为民”的初心,在胶东大地上书写着一个个“小而美”“实而暖”的助农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是“党建+金融”的深度融合,是“线上+线下”的服务创新,更是“银行+农户”的鱼水情深。
近年来,烟台全市农商银行积极下沉服务,向农业企业派驻金融辅导队,动态掌握各类农业主体发展前景、生产经营状况、资金需求、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金融服务需求等信息,及时提供金融咨询、政策宣传等配套金融服务。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对41.5万户农户授信额度265.5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商力量!(刘荷)
编辑:穆皓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