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追赶雷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9:06 1

摘要:彼时,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创业者,一个屡获成功的投资人,一个被圈内誉为传奇与劳模的人。

「我现在最不相信的就是天道酬勤。」

2009 年,雷军和刘芹如是说,他动了做手机的念头。

彼时,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创业者,一个屡获成功的投资人,一个被圈内誉为传奇与劳模的人。

靠勤奋能干成事,但干大事,只靠勤奋不够的。

1999 年,雷军去美国考察时,就注意到了刚刚崛起的谷歌,他回国后写了小作文,详细描述了这家公司的新锐模式与理念。

或许,他以为写到就是想到,想到就是做到,后续就没有动作了。

外界认为他赢得了一切,但他自己认为错过了十年。

所以,2009 年的雷军否认了「天道酬勤」,信奉了另一法则——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必须快速行动。

「对标」便成了雷军后续人生的关键词。

1987 年,雷军正在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一,他在图书馆读到了《硅谷之火》,激动地在操场上走了两圈。

少年天才的第一个人生的对标对象出现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像乔布斯一样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创造出一些伟大的产品,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40 岁的决定,是为了回应 18 岁时的梦想,心底的那个「标」还等着追赶。

昨天,小米 17 的发布会,雷军说——没想到跳过 16 的命名方式,会引发舆情。

舆情的底层逻辑很朴素——14、15、16、17,这是数学的节奏,幼儿园就这么教的。

小米的底层逻辑很统一——不回避对标,大讲特讲对标,「跟 iPhone17 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了」,譬如更大容量的电池技术、妙想背屏、计算与空间堆叠等等创新。

十年前,雷军切入手机赛道,每一个对手都是庞然大物,苹果、三星、摩托罗拉、华为、酷派、中兴、联想。

一路对标,一路赶超,这是小米的叙事逻辑,也是小米的来时路。

做汽车也一样,特斯拉、保时捷、纽北赛道。

与舆情形成割裂的是消费者身体的诚实,小米的「对标学」赢得了市场的正反馈,4000-5000元价位段小米手机市占率稳居第一,两款车的销量更是创下神话。

「对标」不是吹牛皮,5 年前小米提出对标苹果,将使命塑造为「技术立业」,花1000 亿投入到研发当中,而 2019 年这个数字仅是 75 亿。雷军昨天讲——以前我们全是在跟随,而今天讲的绝大部分都是领先时代的。

昨天发布会刷屏的一句话是——正是闯的年纪。

这是一个互联网经典老梗了,常见于调侃年老而辛劳者,暗含对自我困境的开解,尤其在 35 岁文化中。

我在朋友圈点评到——老梗经由雷军口中说出来便消解了荒诞。

他提到这句话的背景,是陈年的故事。

陈年的陈年往事是——一个曾拥有一万多员工的老板在时代转型的冲击下只剩几个人,一把年纪从头开始,从大连杀到杭州干起直播电商,将男装做到第三,现拥有了几百号员工,还清了十几亿债务。

雷军说他被陈年点燃了。而在直播间里看直播的陈年也是潸然泪下。

苹果、特斯拉、保时捷是小米发展之路上的对标对象,而尚能饭的陈年是雷军精神世界的对标者。

「50 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而点燃陈年的火种是什么呢?

看了小米 su7 发布会的陈年,四天后就决定,放弃在大连蹉跎的文学梦,带着三四个人,杀奔杭州,重头再来——雷军可以跨行造车,我也可以。

50 来岁的男性友谊本是大酒一喝,哥们啷叽,可互相点燃、互相映照、互为标杆,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那股劲还是更令人动容,吾友亦吾师。

15 年前小米的定位是一个极客品牌,为发烧而生,现在它成长为了一个大众品牌。每次听雷军演讲,对「痛苦」的陈述是固定环节,这固然会在大众传播层面造成叙事上的「审美疲劳」,可第二天再回头看,你便会认同这种「哲学」,因为雷军对标的就是雷军——

被硅谷之火点燃,在操场上踱步,梦想改造世界的 18 岁的雷军。

他是全班第一个学会交谊舞的人,第一个脱离体制的人,也是努力追赶自己的人。

攀登者永远是痛苦的。

思考题:正是闯的年纪有触动到你吗?雷军与小米每每浴火重生的关键是什么?

你还可以看:

始祖鸟烟花秀:小孩不懂事,大人也糊涂吗?

来源:思享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