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中华民族中,有句话叫做“师出有名”,也就是说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要有正当的理由,对于夺取皇位而言,也是这样,想要当皇帝的人总要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的理由以说明自己应该当皇帝。但其实不过是通过非正当的方式得到的罢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10位有名的通过非正
在我们中华民族中,有句话叫做“师出有名”,也就是说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要有正当的理由,对于夺取皇位而言,也是这样,想要当皇帝的人总要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的理由以说明自己应该当皇帝。但其实不过是通过非正当的方式得到的罢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历史上10位有名的通过非正当方式坐上皇位的皇帝。
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原本没有继承资格。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于沙丘病逝后,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密谋篡改遗诏。他们扣押了命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的诏书,伪造两份新诏书:一份立胡亥为太子,另一份以“不忠不孝”罪名赐死扶苏与大将蒙恬。为掩盖真相,他们将秦始皇遗体置于辒辌车中继续巡游,每日照常送饮食奏事,并装载腌鱼掩盖尸体腐臭。返回咸阳后立即公布死讯和伪造诏书,胡亥随即即位。为巩固权力,他们先后处死公子扶苏、蒙恬蒙毅兄弟,并将十二名公子在咸阳斩首,十名公主在杜县被肢解,其余宗室大臣多人被迫自杀或遭杀害。这些行动为胡亥的统治扫清了潜在威胁。结果胡亥把大秦也给玩完了。
胡亥影视形象
王莽是西汉末年外戚,出身魏郡元城王氏,其姑母王政君为汉元帝皇后。他早年以谦恭俭朴、勤学孝悌著称,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等职。成帝时期受封新都侯,任大司马辅政。哀帝即位后曾短暂失势,后因哀帝早逝,王莽重返朝廷拥立平帝,再任大司马总揽朝政。他通过封赏宗室、笼络士人获得广泛支持,同时排斥异己,诛杀长子王宇等潜在威胁者。平帝病逝后,王莽选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封"摄皇帝"代行皇权。期间各地频现"符命"祥瑞,称其应代汉自立。公元8年,王莽废黜孺子婴,接受"天命"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开创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形式完成王朝更替的先例。其篡位过程历经十余年精心谋划,逐步瓦解西汉政权基础。不过王莽建立的新朝仅一世而亡。
王莽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自幼通晓经史兵法,曾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等职。曹操晋封魏王后,其通过排挤弟弟曹植等竞争者,于公元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继任魏王、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他授意亲信制造"黄龙现""凤凰集"等祥瑞,又命群臣宣称汉室气数已尽,同时派华歆等人入宫逼迫汉献帝禅让。献帝先后三次下诏辞让,曹丕故作推辞后,于同年十月在颍川繁阳亭筑受禅坛,举行禅让典礼,接受传国玉玺,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登基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其保留天子礼仪。为巩固权力,他先后处死支持曹植的丁仪、丁廙兄弟,又将宗室诸侯悉数遣返封地并严格限制行动。这些措施完成了汉魏王朝的更替。
曹丕影视形象
司马炎是司马昭长子,西晋开国皇帝。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政权。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继承相国和晋王爵位,掌握军政大权。他授意太尉何曾、司空荀顗等心腹制造"符瑞现世""天命在晋"的舆论,同时派重臣多次入宫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曹奂下诏让位时,司马炎仿效前代禅让故事假意推辞,经群臣三次劝进后方才接受。同年十二月,司马炎在洛阳南郊设坛举行禅让典礼,改国号为晋,改元泰始。登基后封曹奂为陈留王,允许其保留天子仪仗,但将其迁居邺城并严密监视。为巩固权力,他分封二十七位同姓诸侯王,同时解除州郡武装,逐步清除曹魏残余势力。这些措施完成了魏晋王朝的更替过程。
司马炎影视形象
刘裕出身寒微,早年以耕地捕鱼为生,后投奔东晋北府军,因战功累迁至建武将军。他通过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玄势力,逐步掌控东晋朝政,官至相国、扬州牧,封宋王。公元419年,刘裕派人缢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恭帝,次年又授意心腹傅亮等人逼迫恭帝禅让。恭帝被迫撰写退位诏书,刘裕假意推辞后,于公元420年六月在建康南郊设坛受禅,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登基后降封恭帝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县并派兵监视,次年派人用毒酒将其杀害。为巩固权力,他诛杀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司马楚之等潜在威胁者,同时大力推行土断政策整顿户籍,加强中央集权。这些行动完成了晋宋王朝的更替过程。
宋武帝刘裕
杨坚出身北魏武川镇军阀世家,其父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受封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历任北周骠骑大将军、大司马等要职,其长女杨丽华为北周宣帝皇后。公元580年宣帝病逝后,年仅八岁的静帝宇文阐即位,杨坚以国丈身份总揽朝政,受封丞相。他迅速铲除宇文氏宗室势力,先后诛杀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等五位亲王,又平定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等人的武装反抗。次年二月,杨坚授意心腹太傅李穆、大将军卢贲等人制造"天命在隋"的舆论,同时派庾季才等人入宫逼迫静帝禅让。静帝下诏逊位时,杨坚依照禅让惯例三让后接受。公元581年三月四日,杨坚在长安临光殿正式即位,改国号为隋,改元开皇。登基后降封静帝为介国公,但随即于五月派人将其杀害,同时将北周宗室数十人全部处死。
隋文帝杨坚
武则天原为唐太宗才人,后成为高宗皇后。高宗晚年多病,她逐渐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去世后,她先后废黜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于690年颁布《大云经》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授意僧人法明等造舆论,又命侍御史傅游艺率百姓上书请改国号。同年九月,睿宗被迫上表请改武姓,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宣布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任用酷吏索元礼、来俊臣等打击李唐宗室,诛杀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十二位亲王,同时广开科举提拔寒门,设立殿试制度。晚年因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被迫传位中宗,恢复唐朝社稷。705年去世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
武则天影视形象
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后叛降唐朝,被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他以开封为基地,逐步吞并中原诸镇,成为晚唐最强藩镇。903年他率军入关中控制唐昭宗,挟天子以令诸侯,次年派人弑杀昭宗,立哀帝李柷。905年在滑州白马驿屠杀裴枢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黄河,彻底清除唐廷势力。907年授意心腹张全义、杨师厚等人伪造祥瑞,并联藩镇将领上书劝进。同年三月哀帝被迫下诏禅位,朱温假意推辞后,于四月在开封受禅,改国号为梁,改元开平。登基后降封哀帝为济阴王,但次年即派人将其毒杀,同时将李唐宗室男子全部处死。为巩固政权,他诛杀义子朱友恭、氏叔琮等知情兵变旧部,又大规模屠杀唐朝旧臣,这些行动完成了唐梁王朝的更替。
朱温
赵匡胤出身将门,早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因战功升任后周禁军高级将领。960年正月初,正值后周恭帝年幼,北方传言契丹联军南下,赵匡胤奉命率军北上御敌。行军至陈桥驿时,其弟赵光义与谋士赵普策动兵变,将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开封,迫使恭帝禅让,兵不血刃控制都城。他改国号为宋,改元建隆,降封恭帝为郑王并迁居房州。为巩固政权,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兵权,又陆续平定李筠、李重进等后周旧臣的反抗,同时采取“先南后北”战略逐步统一中原。其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开创了文人治国的统治模式。
赵匡胤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推行削藩政策,先后废除周王、代王等亲王。朱棣于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战争,他于1402年率军攻破南京金川门,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随后即位,改元永乐。他延续洪武朝政策并强化君主集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并修建紫禁城,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派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西洋,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汇集古代文献,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加强对边疆管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朱棣
小结:
这10位皇帝,胡亥沙丘之变篡诏杀扶苏,屠戮宗室终亡秦;王莽伪饰谦恭造符瑞,禅让代汉立新朝;曹丕通汉献帝三让,假禅让实夺曹魏;司马炎承三代积势,逼曹奂退位建晋;刘裕弑安帝立恭帝,晋宋更迭开南朝;杨坚以外戚诛北周宗室,假禅让真篡位;武则天废子称帝改唐为周,唯一女皇终归唐;朱温弑昭宗屠白马驿,灭唐建梁行酷政;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启北宋;朱棣靖难之役夺侄位,迁都北京创永乐盛世。这些帝王或矫诏、或造祥瑞、或逼禅让、或行兵变,从沙丘密谋到陈桥兵变,从外戚夺权到亲王造反,共同揭示皇权更替的残酷本质——表面“天命所归”实为精心策划,所谓“禅让”多是刀锋下的戏剧。他们虽开创盛世、或速亡江山,却皆以非正统手段突破继承制度,在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中,将“篡位”变为“正统”,书写了权力交替的血色规则。
来源:历史影视小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