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放宽三四轮车驾照要求了!百姓的3个不便太真实 你觉得可行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9:04 1

摘要:前几天去乡镇菜场买菜,看到卖水果的李姐蹲在路边叹气。她的电动三轮车被停在一旁,车斗里还装着没卖完的橘子,一问才知道,因为没考到D照,车被暂时扣了,要交罚款不说,还得重新去考驾照才能取车。李姐快55岁了,平时就靠这三轮车拉点水果在周边村镇卖,她说“考驾照要记理论

前几天去乡镇菜场买菜,看到卖水果的李姐蹲在路边叹气。她的电动三轮车被停在一旁,车斗里还装着没卖完的橘子,一问才知道,因为没考到D照,车被暂时扣了,要交罚款不说,还得重新去考驾照才能取车。李姐快55岁了,平时就靠这三轮车拉点水果在周边村镇卖,她说“考驾照要记理论、练绕桩,我连智能手机都不太会用,哪能考过啊”。其实像李姐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三四轮车是很多百姓谋生、代步的刚需工具,可现行的驾照要求却让大家面临不少麻烦,今天就把这些实际问题讲透,也聊聊放宽要求的必要性。

先把核心情况说清楚,目前我国对三四轮机动车的驾照管理有明确规定:电动三轮车、燃油三轮车需持有D照(普通三轮摩托车驾驶证),部分低速四轮车需C3或C4照(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驾驶证)。考这些驾照要通过科目一(理论考试)、科目二(场地技能)、科目三(道路驾驶)和科目四(安全文明考试),流程和考小型汽车驾照类似,还设有年龄限制——申请D照需18至60周岁,C3/C4照需18至60周岁(部分地区允许60至70周岁人员通过额外体检申请)。但实际使用三四轮车的群体中,不少是老年人、小商贩,他们用车以短途、低速、小负荷为主,复杂的驾照要求让他们陷入“想用车却不敢开、想考驾照却考不过”的困境。

第一个让百姓犯难的不便,是驾照考试的难度和成本,对低收入、低学历群体不友好。考D照或C3照,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操作场地技能,比如绕桩、坡道定点停车、单边桥等,对年轻人来说都要花1-2个月时间,对学历低、记忆力下降的中老年人更是难如登天。

像李姐,她只有小学文化,科目一的1000多道理论题里,有很多“制动距离”“车辆盲区”“交通标志含义”等专业术语,她连题目都读不太懂,考了三次都没及格。而且考驾照的费用也不低,在县城里,报名、体检、练车、考试加起来要2000-3000块,对靠小生意谋生的人来说,这笔钱相当于一两个月的收入。更麻烦的是,很多乡镇没有考点,考科目二、科目三还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来回跑几趟,既耽误做生意,又要额外花交通费、住宿费,负担实在太重。

还有农村的王大叔,他60岁刚过,之前靠电动三轮车拉点自家种的蔬菜去镇上卖,现在超龄考不了D照,只能推着小推车去,单程要走一个多小时,遇上雨天路滑,菜都要被淋坏。他说“我这三轮车最快也就跑25公里每小时,就在村里和镇上之间跑,从没上过主干道,真没必要按机动车驾照的标准来要求”。

第二个现实的不便,是年龄限制把很多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挡在门外。现行规定中,D照、C3/C4照的申请年龄上限是60周岁,超过60岁就不能新考驾照,可如今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依然有短途出行的刚需——比如帮子女带娃、去菜场买菜、去社区看病,三四轮车速度慢、稳定性好,刚好适合他们。

住在城郊的张阿姨今年63岁,每天要骑电动三轮车去3公里外的幼儿园接孙子,还要顺路买 groceries。之前她没考驾照,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怕被交警查到,有一次为了躲交警,差点撞到路边的行人。她想考驾照,可年龄超了,只能托人帮忙“找关系”,最后不仅没办成,还差点被骗了钱。“现在公交要等半小时一班,站点还远,我腿脚不好,走路去接孙子要四十多分钟,有三轮车能省不少事,可就是没驾照不敢放心开”,张阿姨的话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无奈。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三四轮车本是解决老年人短途出行的好工具,可驾照的年龄限制却让他们陷入“无证驾驶有风险,放弃用车不方便”的两难。尤其是在农村,公交班次少、覆盖范围有限,没有三轮车,老年人出门买个药、串个门都成了难题。

第三个容易被忽视的不便,是部分三四轮车用途特殊,按机动车驾照标准要求没必要。不是所有三四轮车都是“高速机动车”,很多低速三四轮车——比如小区保洁用的垃圾转运车、物业用的物资配送车、小商贩用的流动小吃车,最高速度不超过25公里每小时,重量不超过400公斤,行驶范围只在小区、菜场、村镇内部,从不进入城市主干道,这类车的使用场景和电动自行车类似,却要按机动车标准考驾照,实在没必要。

就像小区里的保洁刘师傅,他每天骑电动三轮车在小区内转运垃圾、运送清洁工具,行驶速度不超过15公里每小时,从不出小区大门。可按规定,他还是要考D照才能开车,不然物业不敢让他上岗。刘师傅月薪只有2200块,考驾照的费用对他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而且他每天要工作8小时,根本抽不出时间去练车,最后只能自己掏钱雇人帮忙转运垃圾,每个月又多了一笔开支。

还有夜市里卖炸串的周师傅,他的电动四轮小吃车最高速度20公里每小时,每天只在夜市周边1公里范围内活动,从不走主干道。可因为没考C3照,他被查过好几次,罚款交了不少,现在只能趁着晚上交警下班了才敢出摊,生意受了很大影响。“我的车又开不快,也不占主干道,就是做点小生意糊口,真没必要非要考个驾照”,周师傅无奈地说。

可能有人会担心,放宽驾照要求会影响交通安全,其实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类管理”来解决,不是“一刀切”地放开。比如对最高速度≤25公里/小时、重量≤400公斤、行驶范围限于小区、村镇、菜场等封闭或低速区域的三四轮车,参考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模式——不用考复杂的驾照,只需登记上牌、参加1-2天的安全培训(内容以“避让行人、低速行驶、车辆检查”等实用知识为主),就能合法上路;对最高速度>25公里/小时、重量>400公斤,或需要进入城市主干道的三四轮车,仍按现行规定要求驾照,确保道路安全。

而且安全培训比理论考试更实用,很多百姓不怕“学安全知识”,怕的是“考专业理论”。比如农村地区可以组织流动培训点,上门给村民讲“怎么在雨天安全行车”“怎么避让农用机械”“怎么检查刹车是否正常”,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用车能用到的技能,比死记硬背理论题更有意义。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试点这种模式,比如河南部分乡镇,对使用低速三轮车的村民开展短期安全培训,通过简单考核后发放“通行标识”,既保证了安全,又方便了百姓,试点区域的交通事故率反而下降了15%。

年龄限制也可以适当放宽,比如将D照、C3/C4照的申请年龄上限提高到65周岁,对65-70周岁的申请人,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重点检查视力、反应能力),确保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需求,而不是直接禁止。这样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又能通过体检把好安全关,一举两得。

2025年,百姓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三四轮车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很多人谋生、生活的必需品。政策的初衷是保障交通安全、方便百姓生活,要是现行的驾照要求反而给百姓添了麻烦,就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放宽三四轮车驾照要求,不是“降低安全标准”,而是“让政策更贴合民生”——让需要用车的人能合法、安全地使用,才是真正的便民利民。

你觉得应该放宽三四轮车驾照要求吗?身边有没有人因为考驾照难,耽误了谋生或出行?或者你对三四轮车管理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让更多人关注这个话题,推动政策更贴近百姓的实际需求。

我是知足常乐,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知足常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