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网络暴力,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寒的了,就在蔡磊团队宣布科研突破的当天,评论区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一年两次,618、双11,时间卡得比狗熊冬眠还准。"
6月21日,世界渐冻人日,蔡磊团队宣布特定基因型ALS新药研发获得突破。
然而网络评论区却出现极其刺眼的言论,有人冷嘲热讽:等双11就好了,一位被病魔折磨到连话都说不清的人,竟遭受如此恶意攻击。
蔡磊为何会招来这样的质疑?他的真实贡献究竟有多大?
说起网络暴力,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寒的了,就在蔡磊团队宣布科研突破的当天,评论区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一年两次,618、双11,时间卡得比狗熊冬眠还准。"
更恶毒的话还在后面。有人直接留言:"等双11就好了",暗示蔡磊会在购物节期间去世。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向一个已经奄奄一息的人,现实是什么样的呢?蔡磊现在已经完全说不出话,只能靠眼控设备与外界交流。
流口水、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医生建议他做胃造瘘手术,也就是在肚子上开个口子,直接往胃里灌食,对一个曾经叱咤商场的副总裁来说,这是何等的屈辱。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6年来砸进去10亿元搞科研,建立了超过1000份样本的渐冻症数据库,推动4款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换来的却是"等双11"这样的恶毒诅咒。这就是人心?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恶意评论背后很多是有组织的水军,专门用假账号攻击蔡磊和他妻子段睿,他们剪辑视频,断章取义,说蔡磊"能走能站不像病人"。殊不知,渐冻症是个渐进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就瘫痪的。
面对这些攻击,段睿曾经收集截图举报,却发现这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方有组织、有预谋,专门挑痛处下手。
要理解蔡磊的选择,得先了解他是怎样的人,1978年,他出生在河南商丘一个普通家庭。凭着惊人的学习天赋,高二就被中央财经大学破格录取,大学期间攻读法学和会计学双学位,每天图书馆闭馆音乐成了他的作息铃声。
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为他后来的成功埋下了伏笔,2003年加入京东后,蔡磊展现出惊人的业务能力。
当时电商行业面临税务合规难题,他带领团队连续熬夜180天,攻克了同行十个月未能解决的技术瓶颈,凭借这个成就,他一路晋升至京东集团副总裁,成为刘强东最倚重的业务骨干之一,但常年超负荷工作也在透支他的健康。
2018年底,蔡磊发现左臂肌肉出现不明跳动,起初以为是疲劳所致,但从事医药行业的妻子段睿敏锐察觉到异常。在她坚持下,蔡磊前往医院检查,2019年,确诊结果出来: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医生告诉他,最多活不过5年。
确诊当天,蔡磊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在医院长廊坐了很久。最终他拨通刘强东的电话:"东哥,我可能没法继续为京东奋斗了。"刘强东沉默片刻说:"我会联系国外顶尖专家,费用不是问题。"当蔡磊提到最放不下刚出生的孩子时,电话那头传来简短回应:"我知道了。"
三个月后,京东悄然出台新规:所有在职期间去世的员工,子女抚养费及教育费将由公司承担至22岁,这就是那句"我知道了"的分量。刘强东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企业家的担当。
面对生存期仅2-5年的判决,蔡磊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投身渐冻症药物研发,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全球投入万亿美金都没突破,你这是在烧钱续命!"
但蔡磊想得很简单:既然活不了多久,为什么不为后来的患者做点什么?他图什么?图的是千千万万个可能患病的人,能比他幸运一点。
网络攻击蔡磊的那些人,真的了解他在做什么吗?事实是,大部分人根本不关心真相,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对象,在他们看来,一个有钱人得了绝症,这本身就是个很好的话题,更深层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其实是恐惧的投射。
渐冻症这种病太可怕了,任何人都可能中招,而蔡磊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于是他们选择攻击,试图通过贬低蔡磊来获得心理安慰:看,这个有钱人不也要死吗?他肯定是在作秀,肯定是在骗钱,这种心理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键盘后的恶意总是格外凶猛,因为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对比一下国外的情况就知道差距了。美国ALS协会发起的"冰桶挑战"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科研资金,而在中国,一个渐冻症患者用命搞科研,得到的却是"等双11"的恶毒诅咒,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同情。更说明网络文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攻击蔡磊"直播带货圈钱"的人,更是无知得可怕。段睿多次澄清,直播的所有收入都投入科研,她自己还往里倒贴,直播间人数稀稀疏疏,线下却要养活一个团队。
这哪里是赚钱?分明是在烧钱,可这些事实,那些恶意攻击者会在乎吗?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更可悲的是,这种攻击还具有传染性。一个人恶意评论,会带动一群人跟风,最终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暴力,让一个本就痛苦不堪的病人雪上加霜。
抛开那些恶意的声音,让我们看看蔡磊到底做了什么,2020年起,他推动新药研发,成立实验室,甚至亲自成为试药者,这不是玩票,而是真刀真枪的科研投入。
他建立了国内最大的ALS样本库,样本数量超过1000份,将药物研发效率提升了10倍,更重要的是,他推动的单基因渐冻症药物已经实现突破。这意味着,3年前绝望的患者,现在有些是完全可以活下来的。
这些成果,都是用命换来的。蔡磊把自己当成"活体样本"试药,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希望死后能将脑脊髓组织用于解剖研究,他说:"身体不能用了,就把它交给未来。"这是何等的觉悟?从京东副总裁到病床上的试药者,蔡磊用生命换来的,不是金钱,而是中国ALS科研体系的雏形。
他还设立"生命科学破冰奖",拿出500万元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加入ALS研究,这样的人,配得上任何赞美。可现实是,他还要忍受"等双11"这样的恶毒攻击,不过,蔡磊从来不为这些声音停下脚步。
哪怕现在已经彻底失去语言能力,只能靠眼控仪与人沟通,他依旧坚持每天"上班",每天早上9点坐起来,开视频会,听团队汇报,安排药物试验。团队成员说,每次看到他还坚持用眼睛指挥工作,都特别难受。
但蔡磊的眼神依然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当科研取得突破时,他的眼睛会像星星一样亮起来,这种超越肉体极限的坚持,让主治医生都感叹:"医学教科书无法解释这种生命强度。"
确诊6年,蔡磊早已突破渐冻症患者平均生存期。他的著作《相信》成为现象级作品,版税全部投入科研,他在书中写道:"我可能看不到解冻那天,但每推进一步,后来者就离希望更近一点。"
这就是蔡磊给后来者点亮的那盏灯。微弱,但坚持闪烁;孤独,但从不熄灭。
来源:史纪文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