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人机的“高飞”、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迸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兴风险需求,这成为产险业的时代新课题。产险业如何深度参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期,记者走进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调研创新前沿动向。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9月26日电(记者 王淑娟)无人机的“高飞”、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迸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兴风险需求,这成为产险业的时代新课题。产险业如何深度参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期,记者走进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调研创新前沿动向。
专精特新企业的风险守护者
走进苏州市盛泽镇的鼎盛丝绸工厂内,一台台经过技术改造的现代织机正飞速运转,从这里生产出来的宋锦面料近年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作为“四大名锦”之一,宋锦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宋锦工艺繁杂,手工织造一日仅2至3厘米。鼎盛丝绸公司董事长吴建华在报纸上看到宋锦工艺濒临失传的报道,下决心改造生产设备,恢复宋锦生产。2012年,鼎盛丝绸成功研制了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的电子提花机,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将宋锦织造速度整整提升了200倍,让宋锦生产实现了产业化。近年来,随着新国潮兴起,“新中式”成为服装行业新赛道,宋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保险给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多加持。”吴建华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鼎盛丝绸的发展离不开保险的保驾护航,而且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保障需求也在变化。“我们现在已经是专精特新企业,但我们创业初期就开始和中国太保合作,机器损坏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都有涉及。”
随着企业发展,除了将宋锦面料产业化,前几年,吴建华还建立了以宋锦面料为主打的成品品牌“上久楷”。随着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销量不断增长,令他发愁的是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抄袭盗版的苗头,因此这两年他还投保了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执行保险等科技型保险险种。
吴建华还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年“上久楷”品牌刚建立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很难从银行融资,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为其提供了中小企业借款履约保证保险,助力公司最终融资500万元,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鼎盛丝绸面积巨大的展厅就坐落在生产车间对面,各种宋锦面料制成的礼品和产品在这里展示。记者在展厅看到,好几位年轻主播正身穿典雅的宋锦服饰对着手机镜头做网络直播,还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参观采购。“我们在社交平台有很多粉丝,不少网红主播、明星都穿过‘上久楷’的宋锦服饰。”吴建华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新国潮是一个新赛道,未来增长机会很大。
网络安全险加速释放价值
在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有很多科技型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医疗器械“独角兽”企业科塞尔,今年上半年刚完成近亿元的B+轮融资。数字化浪潮下,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背后离不开数字化的进程,而网络安全问题持续凸显,也呼唤网络安全险加速释放价值。
为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及工信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要求,苏州高新区于今年上半年启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中国太保作为服务商精准对接,推动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单位。“我们很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公司发展早期曾中过勒索病毒,现在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数据相互之间互有依赖,出现任何一个点的中断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险给了我们一个定心丸。”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高介绍道。
2018年,台积电遭受勒索病毒攻击,三大厂区生产线停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这一知名网络安全事件也在全球范围内给企业的网络安全防御与风险减量敲响警钟。
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企业客户部负责人张明表示,网络安全保险已成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消减网络安全风险敞口的有效途径,该保险方案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风险,覆盖数据恢复费用、勒索攻击损失、网络安全责任赔偿等场景。更重要的是,中国太保创新构建了“保前评估+保中监测+保后应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产融协同发展,在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成本、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构建数字金融生态方面实现新突破。据悉,2024年,中国太保苏州分公司为31家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保险保障超2亿元。
作为护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金融服务,网络安全险的价值正逐步被市场认可。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已经累计落地网络安全险保单超过1500单,总保额达115亿元;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共有46家保险机构备案了约320款网络安全保险产品。
科技保险破解“创新焦虑”
研发风险保障是科技保险的重要价值之一。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苏州在创新药研发、创新医疗器械、基因科技等领域优势突出。苏州工业园区是创新成果的主阵地,截至目前,今年园区已有6款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约占全国同期新增量的20%。生物医药“创新策源”效应不断凸显,在此链条中,科技保险的力量也开始彰显。
据悉,围绕新药临床试验周期长、海外项目覆盖全球、风险涉及业务全场景等特点,中国太保开发一揽子保险产品,包括上市前临床试验责任险、上市后生命科学产品责任险、知识产权执行及被侵权损失保险等创新险种。
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其不确定性,正成为医药企业的“隐忧”。因为临床失败不仅仅是方案失败,对医药企业而言,还可能面临受试者的“天价赔偿”。
“新药上市前要历经漫长的临床试验阶段,时间与资金投入占新药研发总投入很大的比重。为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医疗科研有序开展、保障医疗技术创新能力,我们积极推动临床试验责任保险。”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政保业务部负责人蒋晨浩介绍,临床试验中,一旦发生因使用药物引发不良反应,导致受试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约定进行赔付。该保险不仅保护了受试者的权益,而且减轻了医药研发机构的经济负担,能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专业性强,对保险公司而言风险评估和产品定价挑战不小。据悉,2022年,中国太保产险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柏柯莱保险公司共同成立了生命科学保险创新实验室,积极探索完善生命科学细分领域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合力打造融合“医学临床试验、金融保障服务方案、产学研功能一体化”的示范性实验室。
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顾珩表示,利用生命科学保险创新实验室在海外地区的资源,中国太保产险可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即符合境外法律法规又成本可控的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保险解决方案,形成了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产品体系。
近年来,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还先后落地了药品专利链接保险、医疗检测费用补偿责任保险、人类辅助生殖诊疗补偿责任保险等。2024年,中国太保为苏州262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生命科学产品责任保险等一揽子保险保障423亿元。
编辑:林郑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