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远山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银行转账成功的提醒短信。
手机震动了一下。
陈远山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银行转账成功的提醒短信。
"向尾号6789的账户转入人民币5000.00元。"
这已经是第26个月了。
自从女儿思怡结婚后,他每月15号都会准时给她转这笔钱。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
陈远山看着窗外飘起的雪花,心里盘算着该给女儿打个电话了。
过年的事,得早点商量。
他已经一个人过了六个春节,今年说什么也要去女儿家。
01
六年前的那个春天,张慧兰走得很突然。
肺癌晚期,从确诊到离世只有三个月。
陈远山记得最后那个夜晚,妻子拉着他的手说:"远山,思怡还小,你要多照顾她。"
那时思怡才刚满二十岁,正在读大学。
妻子走后,这个家就只剩下他们父女两个人。
陈远山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
思怡想要什么,他从来不会拒绝。
学费、生活费、买衣服、买化妆品,只要女儿张口,他立刻就转账。
"爸,我想学钢琴。"思怡大二时这样说。
"学,一定要学。"陈远山二话不说就给她买了一架钢琴。
"爸,我想去欧洲旅游。"思怡大三时又说。
"去,我给你钱。"陈远山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一大半。
那时的思怡会撒娇,会在他生日时亲手做蛋糕,会在他感冒时买药回来。
父女两个人相依为命,感情深得像朋友。
思怡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会计的工作,陈远山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女儿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
但他还是每个月给她转生活费,因为他知道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在这个城市生活不容易。
"爸,我有工资了,你不用给我钱了。"思怡曾经这样说过。
"傻孩子,爸爸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不给你给谁?"陈远山总是这样回答。
那时的思怡还会每个周末回家吃饭,还会陪他看电视,还会给他讲工作上的事情。
陈远山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女儿长大了,懂事了,还依然依恋着他。
直到两年前,思怡带王宇轩回家吃饭。
"爸,这是我男朋友宇轩。"思怡红着脸介绍。
王宇轩礼貌地叫了声"叔叔好",还带了礼品。
陈远山仔细观察这个年轻人,觉得还算不错。
有稳定的工作,人看起来也老实。
最重要的是,他能让思怡开心。
"好好对我女儿。"陈远山拍拍王宇轩的肩膀说。
"您放心,我会的。"王宇轩认真地回答。
那顿饭吃得很愉快,思怡一直在笑,陈远山也很高兴。
他以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了一个好男人,以为从此以后女儿会更加幸福。
可是他没想到,这也是他们父女关系的转折点。
02
陈思怡和王宇轩谈恋爱的一年里,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从每周一次变成两周一次,再变成一个月一次。
"思怡在忙什么呢?"陈远山问过几次。
"和男朋友约会呢,年轻人嘛。"邻居李阿姨这样安慰他。
陈远山理解,女儿有了自己的生活。
但他心里还是会空落落的,尤其是周末的时候。
家里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发慌。
两年前的秋天,思怡和宇轩结婚了。
婚礼办得很热闹,陈远山高兴得像个孩子。
他花了十万块钱给女儿办嫁妆,又给了小两口二十万买房的首付。
"爸,你这样太破费了。"思怡当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女儿出嫁,这是应该的。"陈远山笑得合不拢嘴。
婚后的头几个月,小两口还会经常回来看他。
思怡会给他做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宇轩会陪他下棋。
陈远山觉得家里又有了生气。
但是慢慢地,他发现了一些变化。
思怡不再像以前那样和他分享生活中的事情了。
以前她会告诉他工作上遇到了什么人,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
现在她总是说"都挺好的"、"没什么特别的"。
宇轩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热情了。
以前他会主动和陈远山聊天,会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现在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看手机,偶尔应付几句。
陈远山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他告诉自己这很正常。
小两口有了自己的小家,当然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彼此身上。
他不能太自私,不能要求女儿永远像小时候那样依恋他。
于是他开始主动减少对女儿的"打扰"。
以前女儿不回家他会主动打电话,现在他会等女儿先联系他。
以前他会经常给女儿发微信问她在做什么,现在他会忍住这种冲动。
但是每月5000元的生活费,他从来没有断过。
这是他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他和女儿之间最后的纽带。
每个月15号,他都会准时转账,雷打不动。
03
今年春节特别早,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陈远山从腊月十五开始就在准备过年的东西。
他去超市买了思怡最爱吃的零食,买了她最爱的水果。
又去商场给她买了一条围巾,给宇轩买了一件羊毛衫。
这些东西堆在客厅里,让空荡荡的家里多了一些过年的气氛。
陈远山每天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就暖洋洋的。
他已经想好了,今年一定要去女儿家过年。
去年春节,思怡他们说要去宇轩的老家拜年,陈远山只能一个人在家看春晚。
前年春节,思怡他们去了海南旅游,说是蜜月旅行的补偿。
陈远山理解,新婚夫妇总是有很多计划。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他们结婚已经两年了,应该稳定下来了。
而且他听李阿姨说,宇轩的父母今年也要来这边过年。
一家人团团圆圆,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陈远山想象着那个画面:他和思怡一起包饺子,宇轩在旁边帮忙,宇轩的父母也在聊天。
大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
这样的春节才有意思。
腊月二十日那天,陈远山给思怡发了微信。
"思怡,爸爸想和你们商量一下过年的事。"
过了两个小时,思怡才回复:"爸,什么事?"
"爸想去你们家过年,可以吗?"
这次思怡回复得更慢了,足足等了半天。
"爸,我和宇轩商量一下再回复你吧。"
陈远山看着这条消息,心里有些不安。
还需要商量什么?他是思怡的父亲,去女儿家过年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但他还是耐心地等待着女儿的回复。
一天过去了,没有消息。
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
到了腊月二十三,陈远山终于忍不住了。
他决定给女儿打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来。
"爸?"思怡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思怡,关于过年的事......"
"爸,我们商量过了,今年可能不太方便。"
陈远山愣了一下:"为什么不方便?"
"就是...就是有些事情要处理。"思怡的话听起来很勉强。
"什么事情?爸爸可以帮忙的。"
"不用了爸,真的不用。"
陈远山听出了女儿语气中的抗拒,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
"思怡,爸爸已经准备好了给你们的礼物......"
"爸,今年真的不行,明年吧,明年一定。"
电话挂断了。
陈远山拿着手机,看着客厅里那一堆准备好的年货,心里五味杂陈。
04
腊月二十五的晚上,陈远山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
电视里正在播春节联欢晚会的预告,主持人兴奋地介绍着今年的节目。
但陈远山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他在想女儿刚才的话,在想她拒绝的理由。
"有些事情要处理",这算什么理由?
什么事情比和父亲一起过年更重要?
陈远山起身走到女儿的房间门口。
这个房间已经空了两年,但他每个月都会来打扫一遍。
床单被罩洗得干干净净,书桌上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
就像思怡随时会回来一样。
墙上还贴着思怡大学时的照片,那时的她笑得那么灿烂。
"爸爸,等我毕业了赚钱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
这是思怡大四时说的话。
陈远山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是妻子去世后,女儿说过的最暖心的话。
现在思怡确实毕业了,也有工作了。
但她似乎忘记了当年的承诺。
或者说,她的生活里有了更重要的人和事。
陈远山理解,这很正常。
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当然要以小家为重。
但理解归理解,心里的失落却怎么也挥散不去。
他想起妻子临终前说的话:"远山,思怡还小,你要多照顾她。"
这些年他确实照顾了思怡,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感情上。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了什么。
是不是太宠女儿了?
是不是让她觉得父亲的爱理所当然?
还是说,女儿真的遇到了什么困难,不方便让他知道?
陈远山越想越不安,决定再给女儿打一次电话。
这次电话响了更久才被接起来。
"爸?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思怡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思怡,爸想问问,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如果需要帮助,你一定要告诉爸爸。"
"没有困难,我们都挺好的。"
"那为什么不能让爸去你们家过年?爸一个人在家......"
"爸,我知道你一个人辛苦,但是今年真的不行。"
"为什么不行?总要有个原因吧?"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
"爸,你别问了,总之今年不行就是不行。"
陈远山听出了女儿话里的不耐烦,心里更加难受。
"思怡,爸这些年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告诉爸爸,爸改。"
"没有,你没做错什么。"思怡的声音软了一些,"爸,你别多想,就是今年情况特殊。"
"什么情况特殊?"
"就是......算了,不说这个了。爸,你早点休息吧。"
电话又一次被挂断了。
陈远山握着手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05
腊月二十八,距离除夕只有一天了。
陈远山看着满客厅的年货,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再打一次电话给女儿,这次一定要问清楚。
如果女儿真的有困难,他可以帮忙。
如果没有困难,那他至少要知道被拒绝的真正原因。
作为父亲,他有这个权利。
电话拨通后,却是宇轩接的。
"叔叔好。"宇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宇轩,思怡呢?"
"她在厨房做饭。"
"那正好,我想和你聊聊。"陈远山深吸了一口气,"关于过年的事情。"
电话那边沉默了几秒钟。
"叔叔,这个......思怡应该和您说过了吧?"
"她只是说不方便,但没说具体原因。宇轩,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这个......"宇轩似乎在犹豫。
"是不是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需要钱吗?还是工作上有什么问题?"
"不是的,叔叔,我们都挺好的。"
"那为什么不能让我去你们家过年?"陈远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恳求,"我一个人已经过了六个春节了,今年真的很想和你们在一起。"
电话那边又是一阵沉默。
陈远山能听到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还有思怡在说什么话的声音。
"叔叔,其实......"宇轩终于开口了,声音有些为难,"其实是这样的......"
陈远山屏住呼吸,等待着女婿说出真正的原因。
"我们家确实住不下。"宇轩的声音越来越小。
"住不下?你们不是买的三室一厅吗?"
"是三室一厅,但是......"
宇轩停顿了一下,陈远山能感觉到他在组织语言。
"但是我爸妈已经来了,他们......"
06
"他们一人一个卧室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陈远山的心里爆炸了。
陈远山愣住了,手机差点从手里滑落。
"一人一个卧室?"他不敢置信地重复着。
"是的,叔叔,我爸妈他们......习惯分房睡,所以......"宇轩的声音越来越小。
陈远山感到血液直冲脑门。
王福生和李秀英,两个人占了两个卧室,剩下一个主卧是小两口的。
那他这个岳父,要睡在哪里?
客厅吗?
"宇轩,你的意思是,你父母一人一个房间,而我这个做岳父的,要去睡客厅?"
"不是的,叔叔,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是,实在是安排不下......"
"安排不下?"陈远山的声音开始颤抖,"宇轩,我问你,你父母什么时候到的?"
"腊月二十号。"
陈远山算了一下,那正是他给思怡发微信询问过年安排的日子。
也就是说,在他提出想来过年之前,宇轩的父母就已经安排好了。
而且一安排就是一人一个卧室。
"我再问你,他们要住到什么时候?"
"正月十五。"
整整一个月!
陈远山彻底明白了。
不是住不下,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来。
不是临时的安排问题,是计划好的排斥。
"宇轩,我最后问你一个问题。"陈远山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如果我坚持要来,你们会怎么安排?"
电话那边传来了宇轩和思怡的低声讨论声。
几分钟后,宇轩回答:"叔叔,要不然您住宾馆吧?我们出钱,找个好一点的......"
住宾馆。
女婿的父母住女儿的房间,而他这个做父亲的,要住宾馆。
陈远山觉得自己的心被人狠狠地扎了一刀。
07
"让我和思怡说话。"陈远山的声音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
这种平静比愤怒更可怕。
过了一会儿,思怡接过了电话。
"爸......"她的声音里带着愧疚。
"思怡,你听到刚才的对话了?"
"听到了。"
"我想问你,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宇轩的意思?"
思怡沉默了很久,久到陈远山以为电话断了。
"爸,是我们一起商量的结果。"
陈远山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好,我明白了。"
"爸,你别生气,我们真的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陈远山苦笑了一声,"思怡,你知道爸爸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我知道,爸爸你很辛苦......"
"不,你不知道。"陈远山打断了她,"你不知道爸爸每个周末坐在家里等你回来的心情,你不知道爸爸每次看到别人家团聚时的羡慕,你更不知道爸爸这六年来是怎样一个人过每一个春节的。"
思怡在电话那边哭了起来。
"爸,对不起......"
"你知道吗?爸爸今年准备了一个月的年货,全都是你和宇轩爱吃的。我还给你买了围巾,给宇轩买了衣服。我以为今年终于可以和你们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了。"
"爸,你别说了......"思怡哭得更厉害了。
"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在你心里,公婆比父亲重要,夫家比娘家重要。这我都能理解,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这很正常。"
陈远山的声音越来越平静,平静得让人心疼。
"但是思怡,你能不能告诉爸爸,这些年爸爸每个月给你的5000块钱,在你心里算什么?是应该的吗?还是你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这个问题问得思怡哑口无言。
"爸,不是这样的......那些钱,我很感激......"
"感激?"陈远山笑了,但这笑声比哭还难听,"思怡,如果真的感激,你就不会让爸爸住宾馆,让外人住爸爸的女儿家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宇轩劝慰思怡的声音,还有一个陌生女人在问发生了什么事。
那应该就是李秀英的声音。
陈远山想象着那个场面:女婿的父母坐在客厅里,女儿在哭泣,女婿在安慰,而他这个做父亲的,在电话这边像个外人。
"思怡,爸爸最后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思怡的声音颤抖着。
"如果今天的情况反过来,是爸爸家里来了客人,而你们想回来过年,爸爸会怎么做?"
思怡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她知道答案。
如果是父亲家里有客人,而她要回家,父亲会毫不犹豫地让客人让出房间,或者父亲自己去住宾馆。
因为在父亲心里,女儿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在女儿心里,父亲却不是。
08
挂断电话后,陈远山在客厅里坐了很久。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窗外的世界一片白茫茫。
他看着客厅里那些准备好的年货,突然觉得很可笑。
一个58岁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期待着和女儿过年,结果却被告知要住宾馆。
陈远山站起身,开始收拾那些年货。
零食、水果、围巾、羊毛衫,一样一样地装回购物袋里。
明天他要把这些东西退掉,能退的退,不能退的送给邻居。
收拾到一半,门铃响了。
陈远山打开门,看到思怡站在门外,眼睛红红的,手里提着一个袋子。
"爸,我来接你。"
陈远山看着女儿,心情很复杂。
"接我去哪里?"
"回家,回我们家。"思怡的声音还带着哭腔,"我已经和宇轩的父母说了,让他们去住宾馆。"
陈远山摇摇头:"不用了,思怡。"
"爸,真的,我已经安排好了......"
"不用了。"陈远山重复了一遍,声音很轻但很坚定,"爸爸想明白了。"
思怡愣住了:"爸,你在说什么?"
"思怡,爸爸这些年确实做错了。"陈远山看着女儿,眼中有种释然的光芒,"我以为无条件的付出就是爱,结果却让你忘记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孝心。"
"爸......"
"从今天开始,爸爸不会再每个月给你钱了。你已经长大了,有工作了,应该自己承担生活的责任了。"
思怡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爸,你是不是还在生气?"
"不,爸爸不生气。"陈远山淡淡地笑了,"爸爸只是突然想通了一些道理。"
他伸手轻抚了抚女儿的脸颊,就像她小时候那样。
"思怡,爸爸爱你,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但是爱不应该是无原则的纵容,更不应该让你觉得理所当然。"
"爸爸希望你能明白,孝心不是挂在嘴边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当你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的时候,爸爸的门永远为你敞开。"
说完这些话,陈远山轻轻关上了门。
思怡站在门外,手里提着那袋年货,眼泪不停地流。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她的第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但她忘记了下面的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外面的雪还在下着,但陈远山的心里,却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他知道,真正的爱,有时候需要用坚持原则来表达。
而真正的成长,有时候需要用失去来换取。
除夕夜,陈远山一个人包了饺子,看了春晚,过了一个简单而踏实的年。
他相信,总有一天,女儿会明白父亲今天的选择。
那时候的团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团聚。
来源:小徐社会历险记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