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12月7日清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撕裂天空,珍珠港上日军战机的轰鸣声掠过,炸弹在港口炸开的水柱,甚至比远处的火山还要高。
1941年12月7日清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撕裂天空,珍珠港上日军战机的轰鸣声掠过,炸弹在港口炸开的水柱,甚至比远处的火山还要高。
就在这天,美国太平洋舰队6艘主力舰沉入海底,3700多名美军倒在血泊中。
而彼时的东京,日本军部的军官们正举着香槟庆祝,他们坚信,这场“完美偷袭”会让日本成为太平洋的霸主。
但没人想到,仅半年之后,一场海战会让局面彻底逆转,日军的称霸世界的“帝国梦”也被粉碎。
珍珠港的硝烟还没散的同时,自大的日军又把兵锋指向东南亚。
马来半岛,英军指挥官帕西瓦尔中将曾拍着胸脯保证:“日军绝不可能穿越丛林!”
可他忘了,日军早已训练出擅长丛林作战的“白骨部队”——这些士兵背着压缩饼干,踩着绑腿,在泥泞的雨林里昼夜行军,绕开英军布防的铁丝网,直插后方。
1942年1月31日,日军打到新加坡城下。
这座被英军吹嘘为“固若金汤”的要塞,仅抵抗了15天就竖起白旗。
当8万英军放下武器,排队向日军投降时,新加坡市民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殖民者垂头丧气,又看着日军士兵腰间挂着缴获的英军刺刀,心里满是复杂——他们以为“解放者”来了,却不知是一场更深的灾难。
与此同时,菲律宾战场上,美军将领麦克阿瑟站在马尼拉的指挥部里,看着地图上不断缩小的防线,内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当日军像潮水般涌来,美军的坦克在热带暴雨里陷进泥坑,士兵们连饮用水都不够。
1942年3月,麦克阿瑟被迫登上鱼雷艇撤离,临走前他对着麦克风说:“我会回来的!”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军的誓言,却也成了当时菲律宾民众的绝望注脚。
短短6个月,日军把战线拉到了6400公里长,从缅甸的仰光到太平洋的关岛,从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到越南的稻田,都插上了“太阳旗”。
东京的报纸天天刊登“大东亚共荣圈”的地图,宣称要“把亚洲还给亚洲人”,可在朝鲜半岛,400万民众正被日军强行押往矿区和战场;在台湾,青年们被强征进“自愿团”,家人只能在码头哭着送别,却不知道这一别是否还有归期。
1944年的越南河内,农民阮文泰蹲在稻田里,看着日军士兵把刚成熟的稻穗装进卡车,手里的镰刀掉在地上。
“这是我们全家的口粮啊!”他冲上去阻拦,却被日军的枪托砸倒在地。那一年,为了供应驻菲律宾的日军,日军下令征收越南所有的稻米,连种子都没给农民留下。
很快,饥荒席卷了越南。阮文泰的小女儿因为没饭吃,饿得肚子鼓起来,最后在他怀里断了气。
他抱着女儿的尸体走到街上,看到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有的倒在路边,有的蜷缩在破庙里。后来有人统计,这场饥荒夺走了近百万越南人的生命——而东京的报纸上,还在宣传“日军与越南民众共克时艰”。
这样的残酷,在日军占领区随处可见。在缅甸,日军一开始扶持反英的民族主义者,承诺帮助缅甸独立,可当反英武装发现日军只是把缅甸当战争基地,拒绝再为日军运送物资时,日军立刻露出了獠牙,烧了他们的村庄,抓捕了带头人。
那些曾经相信“大东亚共荣”的人,慢慢看清了日军的真面目。
菲律宾的学生们偷偷印发传单,号召大家反抗;印度尼西亚的农民藏起粮食,不给日军一粒;越南的青年们组成游击队,在丛林里袭击日军的运输队。
日军以为靠武力能征服一切,却忘了,民心从来不是靠枪炮能赢来的。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域的海面上,日军航母“赤城号”的甲板上,飞行员们正忙着给战机装弹,准备对中途岛发起第二轮攻击。
舰长南云忠一站在舰桥里,看着海图,嘴角带着微笑——他以为美军的航母还在很远的地方,这场战斗会和珍珠港一样顺利。
可他不知道,美军早已破译了日军的密码,知道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就在日军战机准备起飞时,美军的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天空。
第一颗炸弹落在“赤城号”的甲板上,刚好引爆了堆在那里的鱼雷,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炸弹接连命中。
短短5分钟,“赤城号”就变成了一片火海,南云忠一看着燃烧的航母,手里的望远镜掉在地上。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原本计划好的“偷袭”,会变成美军的“伏击”。很快,日军的另外三艘航母“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也相继被击沉,海面上漂满了油污和,日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中途岛海战,成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日军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再也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进攻;而美军则趁机展开反击,麦克阿瑟兑现了“我会回来”的承诺,率领部队反攻菲律宾;尼米兹将军率领海军,开始实施“跳岛战术”,逐个夺取日军占领的岛屿。
1944年7月,美军攻占塞班岛,B-29轰炸机第一次飞到东京上空。当燃烧弹落在东京的街道上,日军民众终于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曾经叫嚣着“征服世界”的日军,此刻只能躲在防空洞里,听着炸弹的爆炸声,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活着。
四、自食恶果1945年8月15日,东京广播电台里,天皇裕仁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宣布日本投降。
那一刻,阮文泰站在越南的稻田里,听到消息后,对着天空磕了三个头,告慰女儿的在天之灵;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马尼拉,看着美军士兵升起星条旗,想起了1942年撤离时的场景,眼眶湿润了;南云忠一如果还活着,或许会明白,靠侵略建立的“帝国”,终究会像泡沫一样破灭。
回望那段历史,日军用6个月的时间横扫太平洋,却在中途岛一战后节节败退,最终走向投降。
他们错把武力当实力,错把掠夺当“共荣”,错把民心当草芥。而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那些被掠夺的土地和资源,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见证着侵略的残酷,也见证着正义终将到来。
如今,太平洋的海水依旧在中途岛海域拍打海岸,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往事。
我们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任何试图靠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最终都会自食恶果;只有尊重和平,珍惜民心,才能让世界真正安宁。
各位对此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