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号那天,我估摸着不少人跟我一样,盯着抽签直播,心跳得比国足队员冲刺还快。
各位老铁,咱先透口气。
10月2号那天,我估摸着不少人跟我一样,盯着抽签直播,心跳得比国足队员冲刺还快。
那感觉,咋说呢,就跟你明知道自己家孩子偏科严重,但还是忍不住幻想他能分进一个学霸少、题还简单的考场。
成年人的侥幸心理嘛,都懂。
说真的,那场2-1干掉阿联酋的比赛,我看到下半场手心都出汗了。
咱们这国字号的队伍,这些年给球迷的体验,就像是买了一支永远在跌的股票,偶尔给你个红线,你都激动得以为牛市要来了,结果第二天直接给你干到熔断。
所以当裁判吹响终场哨,那股劲儿,真不是赢球的喜悦,更像是一种“哎哟我滴妈,总算没搞砸”的解脱。
要知道,上次咱们U23队伍在亚洲杯正赛里赢个西亚球队,那历史得用放大镜在故纸堆里找。
这一下,感觉像是心里堵了多年的那块石头,终于松动了那么一丢丢。
当然了,一场球,算个屁。
真正让我觉得这帮小伙子有点不一样,是对澳大利亚那场球。
比分0-0,场面那叫一个“丑陋”,你要是奔着艺术足球去的,估计能当场把电视砸了。
全场被人家按着打,咱们活脱脱就是个缩在塔下清兵线的超级兵,对面经济领先一万,推了九十分钟愣是没把咱们水晶给点了。
主教练安东尼奥那套战术,说白了就是摆大巴,把所有能堵的窟窿全堵上。
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
咱们的队伍,向来是眼高手低,总想踢点“漂亮足球”,结果是攻不成守不就,两头不着调,最后把自己晃倒了。
可这次,小伙子们愣是把这辆破大巴开得稳稳当当,纪律性强得让人陌生。
这玩意儿不高级,甚至有点憋屈,但管用。
在咱还没学会开跑车之前,能把大巴开利索了,不丢人。
这批孩子,像王钰栋,都是03、04年的,他们身上没背着咱们这些老球迷心里的那些“债”。
什么“黑色三分钟”、“打平就出线”,对他们来说就是历史课本里的名词。
他们上场,脑子里可能就一件事:干就完了。
这种愣头青的劲头,有时候真能把老师傅给干蒙。
你看王钰栋在前场那股不管不顾的冲劲,糙是糙了点,但那股狠劲,是现在这支队伍的“精气神”。
所以啊,绕回到抽签这事儿。
咱们是第四档,就是食物链最底层,等着被翻牌子的命。
抽签前一堆人分析,什么上上签,什么死亡之组。
最好的剧本是跟越南、泰国、伊拉克这几个哥们玩,大家菜鸡互啄,说不定还能啄出个线。
最惨的就是掉进日韩沙特那个坑里,基本上就是三场比赛打完,锻炼了队伍,然后订票回家。
可我转念一想,咱们什么时候沦落到要靠抽签来决定生死了?
足球这玩意儿,终究是靠脚踢出来的,不是靠手摸出来的。
你总想着捏软柿子,万一在人家眼里,你才是那个一捏就出水的软柿子呢?
与其求神拜佛,不如自己兜里多揣几块板砖。
安东尼奥的思路就很光棍:我打不过你,但我能恶心死你,我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花,然后再找机会偷你一个。
这就是弱者的生存法则,很现实。
八强,这目标就很妙。
它不像“夺冠”那么虚无缥缈,也不像“参与为主”那么没出息。
它就在那儿,跳一跳,说不定真能摸着。
也算是给足协这些年搞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青训计划一个交代。
虽然咱们都知道,这些年青训的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踢出来的,还是靠他们自己在底层联赛里野蛮生长。
明年一月,去沙特比赛,那鬼天气,估计撒泡尿都能瞬间蒸发。
后勤、天气,这些都是考验。
但归根结底,还是看场上那十一双腿。
能不能在被压着打了80分钟后,脑子还清醒,还能跑得动?
能不能在0-1落后时,不是互相埋怨,而是红着眼把球往回抢?
这才是“蜕变”。
不是你赢了两场球就成了什么黑马,而是你的骨头变硬了。
所谓60年的魔咒,说白了就是自己吓自己,你越怕,那鬼影子就越真实。
当你一拳把它干穿的时候,你才发现那玩意儿原来是纸糊的。
所以,抽签结果出来那天,不管是谁,日子都得照过,训练都得照练。
碰上日本韩国,就当是提前考研,看看自己跟一本线差多少分。
碰上越南泰国,也别觉得稳了,人家现在的小快灵,专治咱们这种转身慢的。
行了,各位老铁,你们怎么看这事儿?
评论区里说道说道,你们是想让这帮小崽子们去死亡之组开开眼,还是找个安逸点的组,先混个出线再说?
来源:秃子聊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