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轰鸣处幸福扎根时 南召县白土岗镇以工代赈绘就乡村振兴民生画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6:03 1

摘要:“以前刚搬过来那阵,心里总悬着块石头,就怕没活干、日子没着落。现在倒好,织地毯的车间就在家门口,我一个月稳稳挣3000多块,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顾得上,这日子过得别提多踏实!”南岗村易地搬迁户王大姐站在新型半自动织地毯机前,手指娴熟地穿梭操作,机器的轰鸣声中,她

“以前刚搬过来那阵,心里总悬着块石头,就怕没活干、日子没着落。现在倒好,织地毯的车间就在家门口,我一个月稳稳挣3000多块,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顾得上,这日子过得别提多踏实!”南岗村易地搬迁户王大姐站在新型半自动织地毯机前,手指娴熟地穿梭操作,机器的轰鸣声中,她的脸上绽放着藏不住的幸福笑容。这抹动人的笑意背后,是白土岗镇在省市县发改委的鼎力支持下,以“以工代赈”为笔,扎实书写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答卷的生动实践。

协同破“堵”,政策精准滴灌,加速项目落地。项目落地如播撒种子,前期保障便是催生成长的阳光雨露。在南岗村织地毯项目筹备的关键阶段,县发改委迅速组建服务专班,带着政策与诚意下沉一线,与镇、村精准对接需求,打响了项目推进的“攻坚战”。

针对项目初期“标准模糊、审批受阻”的堵点,专班精准出台靶向支持政策,为场地选址规范、环评审批流程等关键环节画出“路线图”,让各项筹备工作有章可循。面对资金保障难题,专项扶持资金及时注入,为项目全周期推进筑牢“钱袋子”。政策铺路、资金托底之下,白土岗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高效完成场地选址、环评办理等一系列手续,并与引进企业深度磋商,创新敲定“不低于6%租赁标准收取租金进行二次分配”的利益联结模式,保障群众利益。从资金到位到设备安装调试,仅用不足半年时间,这个承载着群众期盼的惠民项目便在南岗村落地生根,织机的第一声轰鸣,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序曲。

就业解“忧”,岗位送到家门,温暖群众心坎。“搬得出”只是易地搬迁的第一步,“稳得住、能增收”才是让群众安身立命的核心。在县发改委的精准谋划与强力推动下,白土岗镇将以工代赈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度融合,把“家门口的就业岗”送到群众眼前。

项目规划之初,县发改委便锚定“易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将“就近就业”纳入以工代赈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划定“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务工、强化技能赋能培训、保障收益精准反哺”三大硬指标。白土岗镇严格对标落实,从岗位适配到技能培训全程跟进,最终带动50余名易地搬迁户及南岗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不用操心家里的老人孩子,这份工作真是说到了我们心坎里。”一位务工村民的话语,道出了众人的心声。以工代赈的红利精准滴灌到群众身上,让“安置”与“安心”相伴,“安居”与“乐业”同行。

管护固“本”,机制长效护航,共绘振兴新篇。项目要实现长久惠民,完善的管护机制便是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南岗村织地毯项目之所以能持续运转、不断释放效益,关键在于县发改委的前瞻性布局与全链条保障。

早在项目审批阶段,“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便被列为核心要件,县发改委明确要求项目需同步配套管护体系、收益分配方案与效益跟踪机制,更将管护经费保障、收益民生导向等内容写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从制度源头为项目长效运转“保驾护航”。遵照这一部署,白土岗镇指导南岗村组建管护专班,由村“两委”干部牵头,联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设备维护、流程规范等工作,同时严格落实收益分配制度,确保项目切实发挥效益。如今,企业在规范运营中收获效益,村集体在租金分成中不断壮大,群众在稳定务工中增收致富,“三方共赢”的美好图景在织机轰鸣中愈发清晰。

从政策精准铺路到资金坚实托底,从就业岗位精准供给到长效机制保驾护航,县发改委以全周期、多维度的支持,白土岗镇党委政府以敢担当、勇作为的责任,让南岗村的新型半自动织地毯项目真正成为破解搬迁后续难题、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民心工程”。织机不停,幸福不止,这台转动的机器,正为白土岗镇的乡村振兴写下“接地气、见实效”的生动注脚。

来源:时代报告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