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条刻意煽动地域对立的言论引发数万条谩骂,当一段AI合成的虚假视频制造社会恐慌,当“努力无用论”等消极论调在社交平台蔓延,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行为正侵蚀着网络生态的健康根基。对此,中央网信办近期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以
当一条刻意煽动地域对立的言论引发数万条谩骂,当一段AI合成的虚假视频制造社会恐慌,当“努力无用论”等消极论调在社交平台蔓延,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行为正侵蚀着网络生态的健康根基。对此,中央网信办近期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以精准施策筑牢网络空间的情绪防线。
网络空间的情绪操纵早已形成套路化运作,其危害渗透于社会肌理的多个层面。部分势力借社会热点事件强行给群体贴标签,将个体矛盾放大为地域、性别或身份对立,让理性讨论让位于情绪化攻讦;一些账号以“内幕消息”为名炮制经济民生谣言,用“阴谋论”话术渲染恐慌氛围,甚至伪造政府公告误导公众;更有甚者利用AI技术合成暴力画面,或策划“打人挑战”等直播噱头,将暴力戾气包装成流量密码。从“饭圈”粉丝的恶意拉踩,到“喷系少年”的组织化“开盒”攻击,再到各类“贩卖焦虑”的带货套路,这些行为不仅撕裂社会共识,更可能诱发现实冲突,某同事因朋友圈诋毁致他人抑郁的案例,便印证了情绪伤害的真实代价。
此次专项行动展现了精准治理的鲜明态度,将整治焦点对准问题最突出的领域与环节。在平台覆盖上,重点锁定社交、短视频、直播等情绪传播高发阵地;在排查维度上,全面穿透话题榜单、推荐算法、弹幕评论等关键环节,实现对情绪操纵链条的全流程监管。整治内容更直击四大核心乱象:一是严厉打击群体标签化炒作等挑动极端对立行为;二是坚决清理虚假信息与“焦虑带货”等宣扬恐慌的内容;三是重点整治AI美化暴力、直播约架等煽动戾气的行径;四是着力清除“读书无用论”等消极悲观论调。这种靶向治理的思路,既回应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为平台整改提供了明确标尺。
净化网络情绪生态,需要形成监管、平台与公众的合力。中央网信办明确要求各地网信部门从严处置违法违规账号与MCN机构,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形成震慑;同时督促平台压实主体责任,深入自查算法推荐、内容审核等环节的漏洞。而每一位网民的理性参与同样关键,主动举报情绪操纵内容、拒绝跟风传播极端言论,正是对清朗行动的有力支持。正如“清朗”系列行动一贯坚持的,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从源头遏制情绪污染。
网络空间不应是情绪的垃圾场,而应是理性交流的公共域。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既是对情绪操纵乱象的“亮剑”,更是对网络文明的守护。随着治理行动的深入推进,那些靠煽动情绪牟利的灰色链条必将被斩断,一个更理性、更温暖、更具建设性的网络环境正在形成——这正是数字时代赋予每个人的共同福祉。
来源:太平真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