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庆丰收 满族秧歌迎国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3:35 1

摘要:秋阳洒满村落,鼓点震彻广场。9 月 25 日清晨 8 时,梨树县孟家岭镇赫尔苏门满族村文化广场早已人头攒动,由镇文化馆指导、赫尔苏门满族村主办,孟家岭村、马家油坊村、二道沟村协办的 “庆丰收迎国庆大秧歌及广场舞友情展演” 在此拉开帷幕。500 余名演员与观众欢

—— 赫尔苏门满族村展演活动纪实

吉林梨树讯(记者 东方一)秋阳洒满村落,鼓点震彻广场。9 月 25 日清晨 8 时,梨树县孟家岭镇赫尔苏门满族村文化广场早已人头攒动,由镇文化馆指导、赫尔苏门满族村主办,孟家岭村、马家油坊村、二道沟村协办的 “庆丰收迎国庆大秧歌及广场舞友情展演” 在此拉开帷幕。500 余名演员与观众欢聚一堂,在欢歌笑语中共庆丰收喜悦,共迎国庆佳节,驻村干部李健与艺术家李宁共同主持了这场充满满族风情的文化盛会。

主持人:李健(左)李宁(右)

“今天这太阳,就像咱心里的日子一样红火!” 刚到场的村民王大娘攥着孙女的手,目光紧紧锁在广场中央的表演队伍上。彼时,来自四村的演员们已身着色彩艳丽的演出服整装待发 —— 赫尔苏门村的满族传统秧歌服绣着精致的云纹,马家油坊村的广场舞队穿着亮红色运动装,孟家岭村的表演者则搭配了蓝白相间的民族服饰,各色服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了广场上最亮眼的风景线。

村书记伊子民致辞

村书记伊子民的致辞率先点燃现场气氛。“大秧歌、二人转是咱满族的文化根脉,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如今有了年轻一代的创新,不仅扭出了满族人的豪情,更成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精气神’!”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阵阵掌声,不少村民自发挥舞起手中的小国旗,红色浪潮在广场上涌动。

赫尔苏门村队表演的扇子舞

随着主持人一声 “演出开始”,赫尔苏门村代表队的开场表演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十几位女演员手持彩扇,伴着铿锵的鼓点翩翩起舞,队形变换间,竟巧妙拼成 “中国” 两个红彤彤的大字。当 “中国” 二字在广场中央清晰呈现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动人瞬间,欢呼声与鼓点声交织在一起,成了秋日里最热烈的乐章。

整齐的秧歌舞

随后,各村代表队轮番登场,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村民侯丽萍带来的扇子舞《丰收中国》,扇影翻飞间尽展丰收的喜悦;王鹏与刘俊祯搭档表演的《双脚踏上幸福路》,舞步轻盈明快,唱出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月明、赵盼等四人合作的《手心有你》,动作整齐划一,传递出邻里间的温暖情谊;付德影与陈志玲演绎的《乘风破浪》,则以活力满满的舞姿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而于淑珍表演的二人转小品《走十步》,更是让现场笑声不断。她身着传统二人转服饰,用幽默的演唱词、夸张的动作演绎乡村生活趣事,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不少老人一边擦笑出的眼泪,一边念叨:“这戏演到咱心坎里了!”

能干的乐队

整场展演中,由 8 名东北汉子组成的乐队格外引人注目。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复杂的设备,他们仅凭锣、鼓、镲、唢呐四种乐器,便奏出了最地道的东北韵律。鼓点敲得震天响,唢呐吹得高亢嘹亮,镲片碰撞的清脆声响穿插其间,比音箱播放的乐曲更具感染力。“咱就是喜欢这口儿,敲着鼓、吹着唢呐,心里的劲儿就全出来了!” 乐队成员张大哥擦着额头的汗,脸上却满是兴奋。

美女们跳的广场舞

“所有演员都是志愿者,没拿一分钱报酬。” 村书记伊子民向记者感慨道,“外村的演员凌晨就起床准备,自掏腰包租车赶来,中午的饭钱也是自己解决。他们图啥?就图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图能给乡亲们带来快乐!” 这份纯粹的热爱,成了整场展演最动人的底色。

有年过七旬的老人坚持排练半个月,只为呈现最标准的秧歌步;有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到场,孩子在台下跟着节奏扭动,成了最小的 “观众演员”;还有返乡青年主动帮忙搭建舞台、维持秩序,用行动为家乡的文化活动添砖加瓦。

村支书伊子民在鼓励表演队队长侯丽萍

赫尔苏门村的美女留念

当正午的阳光爬上头顶,历时 3 个小时的展演在不舍中落下帷幕。散场时,村民们仍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刚才的精彩节目:“赫尔苏门村的‘中国’扇舞太绝了!”“于淑珍的小品我还没看够呢!”“明年咱也报名参加,跟着扭扭秧歌!” 大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脚步轻快地奔走相告,将这份丰收的喜悦与文化的温暖传递到村落的每个角落。

表演欲极强的演员

据悉,东北大秧歌在赫尔苏门满族村已传承数百年,起源可追溯至康熙年间。如今,这门传统艺术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更成了连接民族情感、凝聚乡村力量的纽带。“扭掉一年的疲惫,扭出日子的红火!” 正如村民们所说,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对丰收的礼赞、对祖国的祝福,它像一粒种子,将满族文化的魅力与乡村振兴的希望,深深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来源:淡泊九月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