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降息周期开启!衰退还是软着陆?这三大信号决定市场方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22:33 1

摘要:消息一出来,华尔街立马炸锅,有人觉得这是政策利好,赶紧抄底股票债券;也有人嘀咕:是不是美国经济快扛不住了,联储才急着“放水”?

美联储上个月突然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可是三年多来头一回动真格的。

消息一出来,华尔街立马炸锅,有人觉得这是政策利好,赶紧抄底股票债券;也有人嘀咕:是不是美国经济快扛不住了,联储才急着“放水”?

现在市场最纠结的就是这一点:咱们现在做的是“降息交易”,还是“衰退交易”?

前者意味着经济软着陆,股债能双赢;后者可就惨了,美股怕是要跌惨。

那美国经济到底有没有衰退风险?咱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要说美国经济有没有病,得先看看权威“体检报告”。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判断衰退有个不成文的标准:GDP要是连续两个季度“缩水”,消费和就业还跟着恶化,那十有八九是进衰退期了。

就像人发烧咳嗽还浑身没劲,大概率是生病了。

现在美国的情况是啥样呢?2025年二季度GDP增速1.2%,比一季度慢了一半,但好歹还是正增长。

就业数据就有点“扎心”了:8月非农新增才2.2万人,前一年的数据还被下修了91.1万,相当于突然告诉你“之前算错了,实际没那么多人找到工作”。

不过呢,失业率还稳在4.3%,不算特别难看。

消费这块儿,老百姓花钱的速度没以前猛了,但也没断崖式下跌,尤其是退休的大爷大妈们,该买的还是照买,毕竟他们的钱更多跟股市挂钩,就业好不好对他们影响没那么大。

拿现在的数据跟历史上12次衰退期比,工业生产、居民收入这些指标虽然在往下走,但整体还在“正常区间”。

放以前,就业要是走弱,十有八九预示着经济要出问题,工作少了,收入就少,消费跟着缩水,恶性循环就来了。

但现在这套逻辑好像“不太灵”了,主要是俩新情况打乱了节奏。

头一个是AI来“抢饭碗”了。

2025年美国在AI上砸了5000多亿美元,这钱砸下去,GDP是涨了,但不少岗位也被AI“接管”了。

比如英特尔这些大公司裁了不少人,但AI工程师却供不应求。

现在的非农数据其实有点“失真”,因为它没算上AI机器人干的活儿,所以有时候看着就业数据差,其实经济可能没那么糟。

就像你去果园摘苹果,以前10个人摘,现在2个人加8台机器,效率更高了,但统计的时候只算2个人的工作,看着人数少了,其实产量没变。

第二个是退休的大爷大妈成了“消费主力”。

美国65岁以上的人现在占总人口18%,他们花钱的速度比年轻人还快,这些人退休金和股票分红占收入大头,跟有没有工作关系不大。

股市一涨,他们钱包鼓了,该旅游旅游,该买东西买东西,无形中给消费上了道“保险”。

所以现在就业不好,但消费没崩,很大程度上是这帮“银发族”在撑着。

美国过去的衰退,十有八九跟金融危机有关,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2020年疫情熔断,但现在联储当“消防员”的本事大涨,灭火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搁以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联储当天就宣布注资3000亿美元,跟“撒钱”似的稳住了局面。

现在联储的“灭火器”可不少:BTFP融资计划、定期回购工具,还有数字美元试验,都是为了防止金融系统“起火”。

而且现在银行杠杆率比2008年低多了,抗风险能力强,就算有点小麻烦,联储也能及时“浇水”。

想想也是,现在联储盯着就业比盯着通胀还紧,只要就业别崩得太离谱,降息宽松的政策肯定跟得上。

没了金融危机这个“导火索”,光靠消费和生产慢慢走弱,想把经济拖进衰退,难度可不小。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啥呢?

美债收益率可能还要往下走,股票呢,只要不衰退,盈利就不会太差,联储降息又给股市加了把火。

新兴市场和咱们中国就更受益了,美元要是变“弱”,外资可能更愿意往咱们这儿跑。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