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和丰楼焕新回归!“豫园食集”重新定义“小吃王国”,场景升级重塑上海美食新地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2:05 1

摘要:9月26日,豫园商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小吃汇聚地——和丰楼美食广场,于“豫园·美食总动园”活动期间(自9月20日起)以全新形象“豫园食集”焕新亮相。与此同时,豫园商城九大老字号餐饮集体“活”了起来,变身“新角色”,于青砖灰瓦之间,展开一场舌尖上的美味挑战。

摘要:豫园和丰楼焕新回归

9月26日,豫园商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小吃汇聚地——和丰楼美食广场,于“豫园·美食总动园”活动期间(自9月20日起)以全新形象“豫园食集”焕新亮相。与此同时,豫园商城九大老字号餐饮集体“活”了起来,变身“新角色”,于青砖灰瓦之间,展开一场舌尖上的美味挑战。

打造传统与潮流

融合美食文化新标杆

坐落于大豫园文化片区的核心区域,和丰楼作为该区域历史悠久、地位显著的餐饮地标,始终占据着重要的文化与商业位置。其不仅是豫园商城六大名楼之一,更继承了一个半世纪的老城厢小吃的历史,同时作为曾经开创上海餐饮风尚的美食地标。和丰楼以“和聚天下味”闻名沪上,有“小吃王国”的美誉,也多次荣获“上海餐饮著名传统品牌企业”“中华餐饮名店”等荣誉。其名取“丰盛”之意,寓意“和气生财、小吃丰盛”。

豫园文化饮食集团联席总裁杨炯表示,此次焕新重启,和丰楼以“豫园食集”的定位重新启幕,不仅是品牌自身的一次重要升级,更是大豫园片区提升整体餐饮消费体验的关键举措。“豫园食集”秉持“数字+非遗+美食”的创新理念,重现老城厢市井烟火气,汇聚沪上及全国多地的热门小吃,旨在打造传统与潮流相融合的美食文化新标杆。

打造传统与潮流相融合的美食文化新标杆。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和丰美食楼品牌总经理王斐介绍,焕新后的“豫园食集”以东方生活美学为底蕴,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场景进行全面升级,打造出集好吃、好看、好玩于一体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室内一尊高9米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自一层贯通至三层,结合灯光与AI、CG技术,在复杂曲面上实现高精度视觉呈现,以水流动画与雾森效果营造出“孔孔淌泉、百孔生烟”的东方意境,自然引导客流动线。中央电梯外观打造为高约14米的廿四节气长卷,传递“不时不食”理念,并每小时上演3分钟裸眼3D mapping秀,与太湖石、天灯祈福等形成“大合唱”,增强文化氛围。二楼一幅12米长卷“百味入画图”,以移步换景手法融汇中国八大饮食文化,观众触屏可互动探索各地小吃及市井烟火声景。此外,数字花窗通过外立面和各类屏幕动态展示美食文化、品牌故事及活动资讯。

老字号与新品牌交融共生

近40家餐饮品牌集中亮相

豫园食集延续“小吃王国”定位,实现老字号与新品牌交融共生。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家餐饮品牌集中亮相,包括地道老上海风味提篮桥葱油饼、上海人私藏最好吃的生煎之一晓燕生煎、沪上粤菜新宠匠心小厨、杭州中山南路“排队王”王日顺号、坚持纯汤打底的德元兰州纯汤牛肉面、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榜的井梅无锡面馆等,涵盖非遗老字号、米其林推荐品牌等多类风味,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地方美食体验。作为大豫园片区文化商业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豫园食集”此次引进的餐饮业态和场景化消费模式,也将促进提带大豫园文化片区的夜经济消费能动力。

特色小吃集中亮相。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知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的新片《我的美食向导2》与“豫园食集”的品牌焕新深入合作。豫园食集二楼设立“我的美食向导快闪店”,轮动引进纪录片中的知名餐厅,使市民游客无需离沪即可品尝全国名小吃。开幕当日,陈晓卿也亲临现场分享创作理念,为豫园食集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豫园食集”开业之际,豫园商城携手老字号,联动全域小食大餐,重塑豫园美食的心智,打造“豫园美食总动园”活动,传递有温度、有情感的美食故事。

从9月20日起,美食COSER穿梭园内进行趣味走秀;“锅碗瓢盆打击乐”周末开演;10月18日至31日,“全国毛绒美食大会市集”开市,打造集美食、文化、社交于一体的城市级消费体验,并升级互动玩法与全维度优惠福利。

感受美食与文创的碰撞。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园区还推出五大主题美食路线,打破空间限制,依据不同食客偏好精准规划游览动线。游客可沿“老字号寻味线”体验非遗技艺,也可选择“潮流打卡线”感受美食与文创的碰撞。众多商家联合推出优惠与限定福利,进一步让消费者享受“薅羊毛”的乐趣。与此同时,外滩艺术季系列艺术装置,也以加入美食元素的形象落位豫园商城,不仅串联整个大豫园文化片区,更打造出一个既好看又“好吃”的艺术现场。

“豫园美食总动园”延续豫园年轻化转型的成功路径。未来,这里将成为连接大豫园传统文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枢纽,通过持续的内容共创,打造城市文商旅新地标。

头图:豫园和丰楼焕新回归。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