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晚上,我吃完晚饭,心里突然特别想吃烧烤,就悄悄带着五岁的女儿穿过马路,去对面那家小摊买了烤鱼、生蚝,还点了一杯冰凉的杨枝甘露。母女俩坐在小凳子上,吃得满嘴油光,特别满足。其实我们一年也就这么一两次这样的“小放纵”,图的就是个开心。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叮嘱女儿
那天晚上,我吃完晚饭,心里突然特别想吃烧烤,就悄悄带着五岁的女儿穿过马路,去对面那家小摊买了烤鱼、生蚝,还点了一杯冰凉的杨枝甘露。母女俩坐在小凳子上,吃得满嘴油光,特别满足。其实我们一年也就这么一两次这样的“小放纵”,图的就是个开心。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叮嘱女儿:“千万别告诉你奶奶,不然她又要唠叨了。”我知道婆婆一向讲究饮食清淡,总觉得烧烤是“热气”的东西,对身体不好,尤其不让我们孩子多吃。
可没想到,刚进家门,三岁的儿子鼻子特别灵,闻到味道就问:“妈妈,姐姐,你们是不是吃烧烤了?”女儿没心机,直接就说了实话。婆婆一听,立刻皱起眉头,开始念叨起来,从烧烤不健康说到我带孩子不负责,再到生活习惯不规律,一句接一句,像念经一样没完没了。我一开始还忍着,可听着听着,心里的火气也上来了。我觉得她管得太宽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为什么连吃顿烧烤都要被指责?于是我也忍不住顶了回去,语气越来越冲。
两人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大,孩子在旁边都吓呆了。公公看不下去,猛地把碗摔在桌上,大声吼了一句:“都别说了!”那一刻,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从那天起,我和婆婆谁也不再开口,整整半个月,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吃饭时各吃各的,走路时错开时间,连眼神都尽量避开。以前我们也吵过,但从没冷战这么久。这次,我甚至脱口而出:“要不您回老家住吧。”这话一出,她眼神明显黯淡了一下。
可今天,电视里正好在播我们俩都喜欢的一部老剧,她忽然轻声说:“这演员年轻时候真好看。”我顺口接了一句:“是啊,我小时候最爱看她演的戏。”就这样,一句话打开了沉默的闸门。我们慢慢聊起剧情,聊起过去,仿佛那半个月的冷战从没发生过。或许我们都记得那天的争执,但更愿意选择放下。亲妈常说:“老人七十多了,能陪咱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别总为小事伤和气。”现在想想,确实如此。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多一些体谅,日子才会更暖。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