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一半是李靖打下的——后世甚至流传出这么一句戏言。李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李景曾任隋朝驾部郎中,舅舅韩擒虎更是名震天下的隋将。
“唐朝名将李靖、托塔天王李靖和陈塘关李靖,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有人说,哪吒之魔童闹海里那位风尘仆仆、手提玲珑宝塔的天王爷就是大唐名将李靖;也有人坚称,封神演义里的陈塘关李靖是历史原型。可真相到底如何?
有一人帮助李世民平定天下,却为何一度在隋炀帝面前屡遭冷遇?他正是史书中赫赫有名的唐朝名将李靖。
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一半是李靖打下的——后世甚至流传出这么一句戏言。李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李景曾任隋朝驾部郎中,舅舅韩擒虎更是名震天下的隋将。
小李靖从襁褓里起就没少听兵书,十三四岁就能拆招放劲,得到韩擒虎赞道:“靖儿少年有大志,必不负家门。”可即便家世、才学样样在线,他的仕途也没想象中顺畅。
成年后入隋朝任右领军中郎,将校出入禁中,地位却晦暗不显——因他耿直,不会拍马逢迎,久而久之被边缘化,干脆被逐出京城。
乱世易主,李靖辗转投奔李渊。彼时天下动荡,隋炀帝号称“巡游四海”、运京洛九万里漕运,却日薄西山。
李靖察见李渊欲图不轨,按理应该速去告急长安。可路上变故突生,他被李渊人马擒下。
李渊最初打算斩草除根,可看他身上那股将才风骨,又听了李世民几次求情,才将他押到太子府,封为牙将。于是,这一纸“玄武门之变”就成了李靖人生的转折点。
玄武门血案前,他婉拒太子党;血案之后,他被委以重任,身披长铗,成为李世民麾下最信任的虎将。
李靖上阵平定东突厥,斩首万余,建功立业;那时北方草原诸部时而借机骚扰边境,时而结盟又反目,河西走廊、靺鞨高句丽、突厥南下,都成了大唐难解的疙瘩;李靖带兵出塞,熟读《六韬》、《三略》,布阵如神,连连获胜,彻底扫清隋末以来的流寇与蛮夷之患。李渊常言:“卫青、霍去病可配一方,靖将军亦当并列。
李世民更是视他如臂使指,手书密诏:“令开府仪同三司,专讨幽并十国。到了天宝末年,年过六旬的他还能策马挥戈,直取回纥、吐蕃,平定西域诸国隐患,实在是大唐的“不世英才”。
可这么显赫的一位大将,为何会被后人神化成“托塔天王”?不得不提的,便是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北方护法。
玄宗开元年间,佛法盛行,寺院耸立京畿,僧侣讲经,百姓供养,佛教四大天王中多闻天王主管北方。又恰逢李靖开疆拓土,稳固了大唐北方边墙,乡野百姓口口相传:“他坐镇北疆,如同北方天王下凡。
”渐渐地,寺庙里的僧人索性把“毗沙门”贴给李靖:一座庙里供毗沙门,多数都摆个唐代战甲赤面,将一手托塔、一手执戟的图像画上。道士也凑热闹,吹嘘李靖是太上老君座下的弟子,号称“金身罗汉”,信徒如云。
商人祈求财运,士兵求平安,百姓求子嗣,哪件事儿不去请“托塔天王”?于是,历史上的大唐名将李靖,彻底被贴上了神仙的标签。
但扯开佛道,咱们再回头看看流传最广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那里边的陈塘关总兵李靖,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小说里他镇守陈塘关,夫人殷氏贤良淑德,长子杨戬冷静,次子哪咤天真,么儿哪吒却“出世即能言,顷刻踏石行”。
那年哪吒三岁便下界,指天画地,称自己是“灵珠转世”,连爹都吓懵了。等哪吒手刃龙太子,为民除害,龙宫告到天庭,父母俱被株连,哪吒大闹莲花洞,自刎“削骨还父、剥肉还母”,天庭太乙真人救活他。
从此哪吒与李靖父子成了“水火不容”的一对——哪吒手持风火轮,李靖手托玲珑宝塔,三番五次在天庭与陈塘关之间厮杀。直到哪吒甘愿降尊,收了宝塔,父子才冰释前嫌,一同出征,讨伐纣王。
整个故事充满了神魔大战的激烈,李靖也被赋予了“陈塘关总兵”的荣光,却与历史毫无瓜葛。
说到这里,再回过头来看,这三位李靖:一位是隋末唐初的战功赫赫的开府仪同三司,真正的历史人物;一位是佛教和道教融合的神祇形象——托塔天王,百姓心中的“万能神”;第三位则是明代小说家虚构的陈塘关总兵,哪吒父亲的角色。三者相互借用名字、叠加职责、混淆身份,最终在民间传说里搅作一团,让人误以为是同一人。
其实他们各有来历,各有属性,根本不是同一个“李靖”。
李靖能战,风骚千古;托塔天王能护,万人信仰;陈塘关李靖则是虚幻世界的英雄父亲。三位同名,却分属历史、宗教、文学三个不同领域,口口相传,才把这“三李靖”演绎成了一出又一出的传奇好戏。
下次遇见有人问,“你说,哪吒他爹,是那个真将军吗?”你就可以笑着告诉他:历史上只有一个大唐名将李靖,他的战功留在《旧唐书》《资治通鉴》,可托塔、陈塘关那些事儿,都是后来添油加醋的神话与小说罢了。
信息来源:《旧唐书·李靖传》;《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太平广记》卷二六;《封神演义》。
来源:文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