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力量谱写科普新篇 南岸区老科协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1:01 1

摘要:金秋九月,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在南岸区如火如荼开展。南岸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区老科协”)紧紧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经验智慧,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

金秋九月,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在南岸区如火如荼开展。南岸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区老科协”)紧紧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和经验智慧,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民生服务有机融合,让科普之花在城乡各地绚丽绽放。

非遗+科普:老手艺有大学问

9月4日清晨,涂山窑文创实践基地,桌上整齐摆放着玳瑁釉瓷样品、茶盏与新鲜花枝,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科普盛宴正待启幕。非遗传承人李朝霞以玳瑁釉瓷为媒,不仅讲述了涂山窑的千年历史,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釉色形成的科学原理、烧制过程中的材料学知识以及温度控制的科学技术。村民们俯身细看展品纹路,听着专业解答,眼中满是对“老手艺里大学问”的惊叹。

活动创新拓展了科普外延,将茶艺、插花等美学生活方式与非遗文化相结合。

区老科协会长谭晓庆在活动中表示:“涂山窑文创实践基地不仅是非遗传承的场所,更成为了南岸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科普方式,让村民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感受科学魅力,这正是科普工作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田间课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9月15日上午,广阳镇银湖村的枇杷园里满是热闹的讨论声——时值秋季果树管理的关键时期,老科技工作者们深入田间地头,20多位种植户围着老科协的农业专家,一场“接地气”的田间技术培训正在这里进行。

培训现场,农业专家从枇杷的生长特性讲起,详细讲解了秋季修剪的技术要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方法,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特别是在土壤改良方面,专家们现场演示了如何进行精准施肥。

“过去我们都是凭经验施肥,现在才知道要讲究科学配比。”一位参加培训的种植户感慨道。专家们还针对当地常见的枇杷裂果、品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水分的科学管理、微量元素补充等技术措施。

此次培训不仅安排了室内讲解,更设置了田间实操环节。专家手把手教导农户如何正确进行果树修剪,并现场解答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受到了农户们的热烈欢迎。

校园讲座:院士专家引领科学梦想

9月18日的南岸区川益小学,教学楼前的电子屏上滚动着“2025年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的字样,孩子们端坐在阶梯教室,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讲台——柴宏祥教授的《海绵城市》科普讲座,马上就要开始了。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下雨时城市里的水去哪里了?”柴院士一开口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透明的“海绵城市模型”。“你们看,当下雨时,透水路面会让水渗到地下,草地像海绵一样吸水,多余的水会流进河道和蓄水池,这样就不会淹水啦!”

讲座中,柴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向小学生们讲解了海绵城市的科学理念和技术原理。在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从雨水收集利用到城市绿化建设,展现出对城市环境科学的强烈好奇心。

此次活动不仅传授了科学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种子。学校老师表示,这种专家进校园的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社区服务:健康科普贴近民生

9月20日一早,六院门诊大楼外就热闹起来——红色的横幅“宣传健康知识 服务社区居民”格外显眼,几张咨询桌依次排开,桌上放着血压仪、听诊器,还有堆得像小山的健康宣传册,区老科协六院专委会的医疗专家们穿着白大褂,正忙着为居民们服务。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服务区域:在健康咨询区,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专家耐心解答居民的健康疑问;在体检区,医护人员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基础健康筛查;在科普展示区,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在急救技能培训区,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指导居民进行实操练习。

本次活动特别注重健康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和治疗原理,让居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将医疗服务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很多居民表示希望这样“既长知识又得实惠”的活动能够经常举办。

“科普工作永远在路上”

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南岸区老科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围绕公众需求,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文化基地等阵地,把科普资源从“办公室”搬到“基层一线”,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科普活动,每一场活动都紧扣“接地气、惠民生”的目标,让传统文化有了“科技表达”,让现代科学有了“生活载体”。

“科普工作永远在路上。”谭晓庆说。未来,区老科协将继续秉持“科普为民”的宗旨,团结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深耕科普沃土、整合资源、创新形式,让科普不仅是“一月的活动”,更是“全年的陪伴”,让科学精神照亮南岸的每一个角落,为南岸区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坚实的全民科学素质基础。

来源:南岸微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