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玉山县司法局立足职能,不断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持续创新普法工作形式,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将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焕发新活力。
9月7日傍晚,玉山县冰溪街道沿河路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不少市民正悠闲地散着步。在沿途步道旁,一系列法治宣传标语与文化展板巧妙融入景观之中。
近年来,玉山县司法局立足职能,不断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持续创新普法工作形式,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将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焕发新活力。
普法宣传进校园(图/受访单位提供)
阵地建设 法治宣传融入日常
全长1.5公里的法治文化街,将玉山县特有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同现代法治理念有机融合。市民在沿街休闲漫步的同时,既能感受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
近年来,玉山县持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普法体系,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打造法治文化街的同时,该县重点建设了“三清法治广场”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两大法治阵地。
“三清法治广场”以历史传承区、宪法宣誓区、现代弘扬区为核心板块,将法治精神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设立于玉山县公安局城东大楼内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充分运用高科技多媒体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法治学习场景,已成为全县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
玉山县司法局以“法治文艺巡演”“送法上门”作为流动普法主线,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借助短视频、漫画、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演绎法律故事;同时,玉山县司法局邀请法官、律师、普法骨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该县每年开展宣讲超百场,持续拓宽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精准对接 创新普法教育形式
5月26日晚,玉山县冰溪街道三里街社区广场灯火通明,“法治夜市集结号 全民学法正当时”活动正在这里热闹开展。宣传展板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一同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图文知识。法律咨询台前人流络绎不绝,律师耐心解答劳动争议、家庭纠纷等问题。围绕民法典设计的有奖问答题目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在拓展普法广度的同时,玉山县司法局更注重创新形式、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学法需求。针对农村群众白天忙于农活、集中学法难的问题,玉山县司法局将普法宣传与乡镇(街道)的“七点行动”(傍晚七点开展的基层服务活动)相结合,深入村庄院落,用“以案释法”的方式把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家常话”。
此外,玉山县司法局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目前已有来自村(社区)的2100余名“法律明白人”经过法律培训,已活跃在基层一线。他们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解读政策法规,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为法治宣传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纾困解难 法律援助暖人心
5月27日上午,玉山县法律援助中心,赵女士将一面印有“法律援助 温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上。
此前,赵女士的女儿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需长期住院治疗。因与责任方多次协商赔偿未果,赵女士一家承受着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2025年2月25日,赵女士来到玉山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工作人员在审核案件相关材料后,迅速为未成年人维权开启“绿色通道”,并指派江西盛义(玉山)律师事务所的付方倩律师承办。付律师详细了解案情,认真梳理证据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2025年5月16日,经玉山县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各方最终自愿达成协议,赵女士一家得到了应有的赔偿,这起困扰他们许久的案件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这是玉山县司法局持续深化“有法帮你”“法援惠民生”为民服务实践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该局大力推进“有法帮你·法援护苗”专项行动,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法律援助免除经济困难状况审查,截至目前,该局已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8件。同时,该局广泛开展“法援惠民生”“有法帮你”系列普法宣传30余场,累计为59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和答疑服务,切实为困难群众筑牢法治保护屏障。(张德强 张梦慧 记者王晓明)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来源:新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