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曼,为什么敢在赛后喊“下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0:00 1

摘要:乒超联赛赛后采访区,蒯曼突然笑得直不起腰。记者追问原因,这位00后国乒主力抹着笑出的眼泪回答:“因为我觉得她(覃予萱)说得特别好,很开心要下班了!”

乒乓球拍挥动间,一个真实到让全网打工人共鸣的“下班”宣言,正悄然改写国乒面孔。

乒超联赛赛后采访区,蒯曼突然笑得直不起腰。记者追问原因,这位00后国乒主力抹着笑出的眼泪回答:“因为我觉得她(覃予萱)说得特别好,很开心要下班了!”

这个不到三秒的片段瞬间引爆社交媒体。“打工人DNA动了”等热评刷屏热搜,央视记者李武军发博称赞:“这才是竞技体育最动人的样子!”

而在同一赛场,蒯曼刚与日本名将平野美宇组成跨国双打,每局都打到12:10的窒息比分,展现出世界级选手的强悍实力。这种赛场的坚韧与赛后的松弛,构成了这位21岁小将的多维人生。

2004年年初,江苏盐城射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蒯本军为女儿蒯曼准备了周岁“抓周”仪式。这位乡镇中学的物理老师摆上钱、笔、书、计算器和乒乓球等物件,小蒯曼第一个抓起了乒乓球。

自小喜爱乒乓球、大学时因打球与妻子相识的蒯本军惊喜不已。他没想到,这个小小的选择,竟为女儿的人生轨迹定下了方向。

3岁多时,蒯曼已经拿着球拍模仿父亲打球,模样有板有眼。为使女儿接受正规训练,蒯本军收集比赛视频和女儿一起研究,再将自己学到的技术战术传授给蒯曼。

6岁那年,蒯曼首次代表射阳县参加盐城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获得第二名。被当地乒乓球总教练看中后,她开始走上职业训练之路。

训练的日子是枯燥的。当别的孩子在外玩耍时,蒯曼在训练;其他女孩子的玩具是娃娃,而蒯曼的玩具几乎都与乒乓球相关。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练球环境,蒯曼的父母买了一套跃层房子,特意把顶楼改造成乒乓球室。父亲坚持每天陪孩子练球,蒯曼从最初的每天两小时,逐渐增加到七小时。

2018年,14岁的蒯曼因成绩突出入选国家二队。初入国家队,面对强手如云的环境,她一度想退队。

蒯本军察觉女儿的消沉后,请假在队附近租房,通过陪练书法、听音乐帮她减压。父亲的陪伴犹如及时雨,帮助蒯曼走出了心理低谷。

赛场上的蒯曼是认真的,而赛场下的她则保持着00后的本色。这已不是蒯曼首次制造“采访事故”。

三个月前的WTT美国大满贯混双颁奖礼,她错把外籍主持人的手当成奖杯抓手,搭档林诗栋当场笑弯腰,蒯曼则捂着脸躲到搭档身后。这段视频在TikTok获得超200万播放量。

更早与王曼昱一起接受采访时,当记者严肃提问时,场外突发的噪音让蒯曼瞬间破功。她死命咬住嘴唇憋笑,整张脸涨得通红,采访结束的刹那立即蹲地大笑。

日本选手早田希娜与她交手后感慨:“蒯选手的笑容有治愈力。” 王曼昱这样评价场下的搭档:“小蒯能让任何场合变轻松。”

作为国乒女队现役唯一的左手主力,蒯曼在双打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她的存在让双打战术组合更加丰富,专业数据分析显示,她在双打中覆盖了95%的击球区域。

德国名将韩莹直言:“中国队的左撇子永远是战术核心。” 这一优势也使蒯曼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有力竞争者。

2025年多哈世锦赛上,蒯曼与王曼昱搭档女双,以六轮比赛全部3-0的绝对优势夺冠。赛后采访中,蒯曼坦言“一局未输”,这一实事求是的表述让王曼昱惊讶不已。

王曼昱后来解释道,她吃惊的原因是自己没想起她们在本届世锦赛的女双比赛中确实一局未输。这种真实,正是蒯曼个性的自然流露。

真实的个性也曾让蒯曼付出代价。亚洲杯季军战后,她反复提及半决赛输给王曼昱的遗憾,遭到“功利心太重”的批评。

更早时期因称呼孙颖莎为“那女的”,她遭遇长达半年的网络暴力。今年德班世锦赛又起风波,当记者问及双打表现,她坦诚回应“我们一局都没输”,部分观众指责她狂妄自大。

直到王曼昱公开表示:“蒯曼说的是事实,双打我们确实全胜。”争议才逐渐平息。

2022年,蒯曼的球技遇到瓶颈,一时无法突破,急得她时常失眠。父亲蒯本军带她看心理医生,鼓励她“每天进步一点”,帮她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

2023年亚洲杯对阵伊藤美诚时,蒯曼在0:2落后的情况下实现惊天逆转。比赛结束那刻,她摔坐在场边,绷带渗出血迹。这段视频至今仍在国乒内部作为心理教材。

蒯曼的出现,代表着国乒新一代运动员的转变。日本《卓球王国》杂志评价:“蒯选手的‘下班’发言,体现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自信。”

国内体育论坛投票显示,68%的年轻观众认为“真实比谦逊更重要”。她的B站训练Vlog创下520万播放纪录。

不仅是蒯曼,林诗栋在战胜樊振东后直言要“打爆所有人”;王楚钦在输球直播里坦然回应“难受还不让人说?” 新一代运动员正在撕碎完美偶像的标签,展现更加真实的自我。

生活中的蒯曼充满烟火气。训练馆储物柜里塞满零食,总被队友“打劫”。她的社交媒体最新动态是两只捡到的流浪猫,粉丝在评论区热烈讨论着她会给猫起什么名字。

当今社会,68%的年轻观众认为“真实比谦逊更重要”,蒯曼的出现恰逢其时。她的B站训练Vlog创下520万播放纪录,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高水平竞技与真实个性可以共存。

日本《卓球王国》杂志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蒯选手的‘下班’发言,体现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自信。”

这种自信,源于扎实的训练与坚定的自我认同。从盐城小镇走向世界赛场,蒯曼带着父亲的教诲,左手握拍,右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乒乓传奇。

来源:天天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