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技术总监被公司辞退,转身竞争对手50万年薪挖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0:28 5

摘要:2024年6月,广州的夏天已经带着灼人的热气,启智科技研发中心的空调却总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进度表,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滑,落在浅蓝色的工牌上——上面印着“陈明,技术总监”,还有启智科技标志性的蓝色logo。

第一章 启智科技的“风雨欲来”

2024年6月,广州的夏天已经带着灼人的热气,启智科技研发中心的空调却总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进度表,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滑,落在浅蓝色的工牌上——上面印着“陈明,技术总监”,还有启智科技标志性的蓝色logo。

“陈总,测试那边反馈,第三模块的并发量还是上不去,用户峰值一到就卡壳。”实习生小林抱着笔记本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运营部催了好几次,说明天就要跟客户演示,要是还这样……”

我揉了揉眉心,接过小林的笔记本。屏幕上的报错日志密密麻麻,红色的警告符号像扎眼的刺。这个项目叫“智慧城市安防系统”,是启智今年的重点项目,客户是珠三角某地级市的政府部门,预算足,要是成了,不仅能完成公司年度KPI的三分之一,还能打响启智在政务领域的名气。

“把核心开发组的人叫到会议室,十分钟后开会。”我把笔记本还给小林,顺手拿起桌上的搪瓷杯——这是我刚进启智时,公司给老员工发的纪念品,杯身上的“启智十年,与你同行”早就掉了漆,却比那些昂贵的保温杯更让我顺手。

研发中心的会议室在楼层尽头,玻璃门能看到外面的办公区。我走进去的时候,核心开发组的几个人已经到了:后端负责人老周,头发花白了一半,是跟我一起进启智的老同事;前端负责人阿杰,刚三十岁,戴黑框眼镜,说话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测试负责人李姐,做事严谨得近乎苛刻,跟我搭档了五年,从没出过岔子。

“情况我大概了解了,”我把笔记本连上台式机,屏幕上跳出项目架构图,“并发量上不去,问题应该出在数据库连接池和缓存策略上。老周,你这边把连接池参数再调一下,把最大连接数从200提到500,超时时间缩短到3秒;阿杰,前端这边做个本地缓存,常用的静态资源别每次都请求服务器;李姐,你安排测试人员,等他们改完,立刻做压力测试,模拟五万用户同时在线的场景。”

“五万用户?会不会太激进了?”老周皱了皱眉,“现在的架构,撑三万就顶天了,要是强行提,怕会崩得更厉害。”

“客户那边要求的是峰值四万,我们必须留出冗余。”我指着架构图上的核心模块,“实在不行,就临时加两台云服务器,做负载均衡,费用我跟财务申请。这个项目不能出岔子,大家辛苦一下,今晚加班搞定。”

没人抱怨。在启智的八年,我们早习惯了这样的节奏——项目紧的时候,连续熬几个通宵是常事。老周拍了拍我的肩膀:“放心,陈总,今晚肯定给你搞定。”

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办公区的人大多走了,只剩下几个加班的同事,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我刚回到工位,手机就响了,是妻子林薇打来的。

“老公,你今晚还加班吗?妈说想让我们回家吃饭,她炖了你爱吃的排骨。”林薇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她是小学老师,每天跟一群孩子打交道,比我还累。

“今晚得加班,项目明天要演示,出了点小问题。”我看了眼电脑屏幕上的代码,“你们先吃,不用等我,我忙完了就回去。”

“那你记得吃晚饭,别又跟上次似的,忙到半夜才想起没吃饭。”林薇絮絮叨叨地叮嘱,“孩子今天在学校得了小红花,还说要等你回来给你看。”

“知道了,”我心里软了软,“让孩子早点睡,我回去的时候轻一点,别吵醒他。”

挂了电话,我拿起桌上的外卖订单——是楼下便利店的便当,已经凉了。刚想加热,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新来的CTO张磊走了进来。

张磊是三个月前空降的,据说是CEO从某大厂挖来的,年薪比我高两倍,说话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跟他一直不对付,尤其是在技术路线上:他主张用最新的微服务架构,不管项目大小,都要拆成几十个服务;我却觉得,对中小项目来说,单体架构更稳定,维护成本也低,没必要盲目追求“高大上”。

“陈总监,还在忙?”张磊靠在我的工位旁,手里拿着个最新款的折叠屏手机,“智慧城市那个项目,听说遇到点问题?”

“小问题,今晚就能解决。”我收起外卖,语气尽量平和。

“小问题?”张磊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嘲讽,“我听说,测试那边反馈,并发量连三万都撑不住?这样的水平,怎么跟客户演示?”

“我们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临时加服务器做负载均衡,明天肯定能达标。”我不想跟他争论,毕竟他是我的上级。

“加服务器?治标不治本。”张磊把手机揣进兜里,“我早就跟你说过,这个项目应该用微服务架构,你非要用单体,现在出问题了吧?明天要是演示砸了,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我攥了攥拳头,忍住没发火:“张总,项目启动的时候,我们评估过,单体架构完全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且开发周期短。现在临时改架构,根本来不及。”

“来不及?那是你能力不够。”张磊转身就走,留下一句,“明天演示要是出问题,你就等着跟HR谈吧。”

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空调的冷风吹在身上,却觉得浑身燥热。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突然觉得有点疲惫——在启智八年,从普通开发做到技术总监,我以为自己已经站稳了脚跟,可张磊的到来,让我第一次有了“随时会被取代”的不安。

那晚,我们加班到凌晨两点,终于把并发量稳定在了五万。老周揉着通红的眼睛,笑着说:“陈总,你看,没问题吧?”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说点什么,却觉得嗓子发紧。

第二天的演示很成功,客户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赞不绝口,当场就签了合同。庆功宴上,CEO王总举着酒杯,对我笑着说:“陈明,干得不错,这个项目要是成了,给你发奖金!”

我笑着道谢,心里却没多少喜悦——张磊坐在王总旁边,看我的眼神里,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冷意。我知道,这场“胜利”,并没有让我在启智的处境变好,反而可能让张磊更想把我“优化”掉。

第二章 猝不及防的“优化通知”

演示成功后的一个月,项目进入了维护阶段,我稍微松了口气。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陪孩子玩一会儿,陪林薇逛逛街,这种“正常”的生活,让我暂时忘了职场上的暗流。

可平静没持续多久。7月中旬的一个周一,我刚到公司,“陈总,麻烦你上午十点到HR办公室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谈。”

李敏跟我认识五年,平时关系不错,她从没这么正式地跟我发过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十点整,我走进HR办公室。李敏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一份文件,脸上的表情很复杂。她给我倒了杯茶:“陈明,坐吧。”

“李姐,什么事?”我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攥着衣角。

李敏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我面前:“公司最近在做战略调整,研发中心要优化人员结构……这份是《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你看一下。”

“优化人员结构?”我拿起文件,上面的“解除劳动合同”几个字像炸雷一样在我脑子里响,“为什么是我?智慧城市的项目刚签了合同,后续维护还需要我……”

“是张总的意思,也是王总的决定。”李敏的声音很低,“张总说,研发中心需要‘新鲜血液’,你的技术理念太‘陈旧’,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方向。而且……他说你在团队里的‘威信太高’,不利于新管理模式的推行。”

“技术理念陈旧?”我笑了,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在启智八年,从普通开发做到技术总监,带了十几个项目,哪一个不是按时按质完成?张磊空降三个月,没做过一个实际项目,凭什么说我的理念陈旧?”

“陈明,我知道你委屈,”李敏递过来一张纸巾,“但这是公司的决定,我也没办法。公司会给你N+1的补偿金,还有未休的年假,折算成工资一起发给你。另外,王总说,会给你写一封推荐信,帮你找下家。”

我看着文件上的签名,王总的名字签得龙飞凤舞,却像一把刀,扎得我心疼。在启智八年,我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里,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甚至为了项目,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家长会,错过了父亲的六十大寿。可最后,却落得个“技术陈旧”“威信太高”的罪名。

“我能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吗?”我攥着文件,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

“当然,”李敏点点头,“你慢慢来,我跟保安打个招呼,晚点走也没关系。”

回到研发中心,办公区的同事都在忙碌,没人知道我要被辞退了。我走到工位前,看着桌上的搪瓷杯,看着电脑里没写完的代码注释,看着墙上贴着的项目进度表,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老周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陈总,昨晚辛苦你了,客户那边反馈很好,王总还在群里夸我们了。”

我看着老周,想说点什么,却怎么也开不了口。阿杰和李姐也围过来,笑着说要我请客,庆祝项目成功。

“我……”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我被公司辞退了,张总说我理念陈旧,跟不上发展。”

办公区瞬间安静下来。老周愣了一下,随即怒了:“什么狗屁理念陈旧?他张磊懂个屁!这个项目要是没有你,能这么顺利?”

“老周,别激动,”我拉住他,“是公司的决定,没办法。我回去收拾一下东西,以后……你们多保重。”

收拾东西的时候,同事们都过来帮忙。小林把我桌上的书一本本放进纸箱,阿杰帮我把电脑里的个人文件拷贝到U盘,李姐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她弟弟的联系方式:“他在星云智能做HR,你要是找工作,可以联系他,星云跟我们是竞争对手,待遇比启智好。”

我接过纸条,心里暖暖的。在启智八年,最值得的不是职位和薪水,而是这些一起奋斗过的同事,这些像家人一样的朋友。

走出启智大楼的时候,已经是中午。阳光刺眼,我站在马路边,看着大楼上的“启智科技”四个大字,突然觉得很陌生。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林薇打来的。

“老公,你中午回家吃饭吗?妈炖的排骨还热着。”

“薇薇,”我声音发颤,“我被公司辞退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薇的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很坚定:“没事,老公,辞退就辞退,你这么有能力,还怕找不到工作?回家吧,我们一起想办法。”

挂了电话,我拦了辆出租车,报了家里的地址。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后退,像我八年的启智生涯,就此翻篇。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容易,但有林薇的支持,有同事们的关心,我一定能挺过去。

第三章 失业后的“中年焦虑”

回到家的时候,林薇和我妈已经在门口等我了。我妈手里拿着围裙,脸上满是担忧:“明明,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会被辞退?是不是跟领导吵架了?”

“妈,不是吵架,是公司战略调整。”我换了鞋,把纸箱放在玄关,“没事,我这么大个人了,还怕找不到工作?”

林薇拉着我坐在沙发上,给我倒了杯温水:“别硬撑,心里不舒服就说出来。我们昨天还在说,等这个项目结束,带你去旅游,现在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再找工作也不迟。”

我妈走进厨房,没多久就端出一碗排骨:“快吃,还热着,你最喜欢的糖醋味。不管怎么样,先把饭吃了,身体是本钱。”

我拿起筷子,吃了一口排骨,熟悉的味道,却没什么胃口。我妈坐在我旁边,絮絮叨叨地说:“你爸年轻的时候,也被工厂辞退过,那时候我们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比现在难多了,不也挺过来了?你现在比你爸那时候强多了,有技术,有经验,还怕找不到好工作?”

林薇也帮腔:“就是,我昨天问了我们学校的老师,她老公在互联网公司做HR,说现在技术总监很抢手,你要是找工作,肯定很多公司要。”

她们越是安慰我,我心里越难受。34岁,上有老下有小,房贷每个月要还八千,孩子的学费、兴趣班费,我妈的药费,每个月加起来要一万多。以前在启智,我年薪四十万,虽然不算顶尖,但足够支撑家里的开销。现在失业了,这些开销都成了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投简历。打开招聘软件,才发现34岁的“技术总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抢手。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里,明里暗里写着“35岁以下优先”,还有些公司觉得我在启智待了八年,“思维固化”,不适应新的技术栈。

面试了几家公司,都不太顺利。有家创业公司,老板画了个大饼,说“只要项目成了,就给你期权”,却只愿意开三十万年薪,比我在启智还低;有家上市公司,面试我的技术负责人是个刚毕业五年的年轻人,拿着我的项目经验挑三拣四,说“你们以前的架构太落后,我们现在都用云原生了”;还有家外包公司,薪资给得还行,三十五万,却要求我去外地驻场,至少半年,我实在舍不得家里,只能拒绝。

每次面试回来,我都躲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发呆。林薇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只是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我爱吃的菜,晚上陪我一起看电影,缓解我的压力。

有天晚上,我正在改简历,孩子乐乐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爸爸,你看,我画的我们一家人,你什么时候陪我去游乐园啊?你都好久没陪我玩了。”

我看着画纸上的一家人,乐乐画得歪歪扭扭,却把我的手画得特别大,旁边写着“爸爸最厉害”。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抱住乐乐:“对不起,乐乐,爸爸最近有点忙,等爸爸找到工作,就带你去游乐园,好不好?”

“好!”乐乐在我脸上亲了一口,“爸爸,你别着急,妈妈说你是最厉害的工程师,肯定能找到好工作。”

乐乐走后,林薇走进书房,坐在我旁边:“老公,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乐乐还小,他不懂什么是失业,他只知道你是他爸爸,只要你在他身边,他就开心。我们慢慢来,总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怕……我怕找不到年薪四十万的工作,我们的房贷、乐乐的学费,还有妈的药费,都要靠你一个人,我怕你太累。”我把头靠在林薇肩上,声音带着点哽咽。

“傻瓜,我们是夫妻,本来就该一起承担。”林薇拍了拍我的背,“我这个月发了绩效奖金,有两万多,够我们用一阵子了。你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们就把房子卖了,换个小一点的,压力也小一点。”

“不行,”我赶紧摇头,“这房子是我们结婚的时候买的,乐乐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不能卖。我再找找,肯定能找到合适的。”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李姐给我的那张纸条派上了用场。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她弟弟李哲——星云智能的HRBP。

李哲很热情,听说我是李姐的朋友,又在启智做过技术总监,立刻跟我约了面试:“陈哥,我们星云现在正在招高级技术总监,负责政务线的项目,跟你以前做的智慧城市很对口。我们CTO是张鹏,你应该听说过,他以前在阿里做过技术负责人,很看重实际能力,不搞那些虚的。”

我心里一动。张鹏的名字我确实听说过,他写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实战》是我当年做项目时的参考书,没想到他现在在星云智能。

面试定在周五下午。我提前半小时到了星云智能的大楼,比启智气派多了,大厅里的显示屏上,播放着星云做的几个大项目: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都是跟政务相关的,跟我的经验很匹配。

面试我的是张鹏和技术部的几个负责人。张鹏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穿着休闲的T恤和牛仔裤,没有一点高管的架子。他没问那些虚头巴脑的技术理论,而是直接跟我聊项目:“陈明,你之前做的智慧城市安防系统,我看过案例,并发量处理得不错。如果让你在星云做一个类似的项目,你会怎么设计架构?要考虑后期的扩展性,比如以后要接入公安、消防的系统。”

我心里松了口气,把我之前的思路跟他详细说了一遍,包括如何做微服务拆分、如何设计API网关、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张鹏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比如“跨部门数据对接怎么解决”“如何应对突发的流量峰值”,我都一一解答。

面试结束的时候,张鹏笑着说:“陈明,你的经验很符合我们的需求。我跟HR聊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走出星云智能的大楼,我心里有了点底气。我给林薇打了个电话,笑着说:“薇薇,这次面试很顺利,对方CTO很认可我的经验,应该有戏。”

“真的?太好了!”林薇的声音里满是喜悦,“晚上我们出去吃,庆祝一下!”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去了乐乐最喜欢的披萨店。乐乐吃得满脸都是番茄酱,笑着说:“爸爸,你找到工作了,是不是就能带我去游乐园了?”

“是,”我摸了摸乐乐的头,“等爸爸入职了,就带你去。”

我看着林薇和乐乐的笑脸,心里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工作,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第四章 星云智能的“橄榄枝”

周一早上,我刚起床,就接到了李哲的电话。

“陈哥,恭喜你!我们CTO和CEO都很认可你的能力,决定给你发offer。”李哲的声音很兴奋,“薪资方面,我们给你定的是年薪五十万,其中基本工资三十万,绩效十五万,还有五万的年终奖。另外,公司会给你发期权,四年行权,每年行权四分之一。福利方面,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缴纳,还有补充医疗保险、年度体检、带薪年假十五天,这些都跟启智差不多,但我们的加班比启智少多了,基本不提倡加班。”

五十万?我愣了一下,比我在启智高了十万,还带期权。我赶紧说:“李哲,谢谢你,我没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入职?”

“你要是方便的话,下周一就能入职。”李哲笑着说,“我把offer发给你,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就签了,然后我帮你办理入职手续。对了,我们CTO张总说,想在你入职前跟你聊一聊,确定一下你负责的项目方向,你今天下午有空吗?”

“有空,我现在就可以过去。”

下午,我再次来到星云智能。张鹏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都是他自己写的,其中一幅“知行合一”,写得苍劲有力。

“陈明,坐。”张鹏给我倒了杯茶,“我跟你聊一下你入职后的工作方向。我们星云最近在跟省政务厅谈一个‘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的项目,预算很大,要是成了,能占我们今年营收的一半。这个项目需要对接省内十几个地级市的政务系统,技术复杂度很高,我想让你负责这个项目的技术架构和团队管理。”

“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我来了兴趣,“具体需要做哪些功能?”

“主要是三个模块:政务服务大厅、数据共享平台、监管分析平台。”张鹏打开电脑,调出项目需求文档,“政务服务大厅要实现‘一网通办’,老百姓不用跑各个部门,在网上就能办理所有业务;数据共享平台要打通各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通;监管分析平台要实时监控业务办理情况,分析数据,给政府决策提供支持。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各个地级市的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也不一样,对接起来很麻烦。”

“我之前做的智慧城市项目,也对接过多个部门的系统,有经验。”我看着需求文档,“我觉得可以先做一个适配层,统一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然后再跟各个地级市的系统对接。另外,数据安全很重要,必须做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防止数据泄露。”

张鹏点点头:“跟我想的一样。我之所以找你,就是看中你有政务项目的经验,知道怎么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怎么解决跨部门对接的问题。这个项目团队,我已经给你配好了核心成员:后端负责人老赵,以前在华为做过政务项目,经验很丰富;前端负责人小夏,刚从阿里过来,技术很扎实;测试负责人王姐,在星云待了五年,对政务项目的测试标准很熟悉。你入职后,先跟他们磨合一下,然后制定项目计划,争取下个月启动项目。”

“没问题。”我心里很激动,这个项目不仅跟我的经验对口,而且挑战性很大,做好了,就能在星云站稳脚跟。

“对了,陈明,”张鹏突然说,“启智那边,你还有联系吗?他们最近在跟我们抢一个智慧交通的项目,你要是了解他们的技术路线,可以跟我说说,我们也好做应对。”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星云和启智是竞争对手,张鹏是想让我透露启智的情况。我摇了摇头:“张总,我在启智待了八年,虽然被辞退了,但我不能泄露他们的商业机密。这是我的职业底线,希望你能理解。”

张鹏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我欣赏你的底线。你放心,我只是随口一问,没别的意思。星云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不是你手里的‘情报’。”

离开星云的时候,我心里很踏实。张鹏的态度,让我觉得自己没选错——这是一家尊重员工、尊重职业底线的公司,值得我为之奋斗。

入职前的几天,我忙着跟启智的同事告别。老周请我吃了顿饭,喝了点酒,他红着眼睛说:“陈明,你走了,我们研发中心就没主心骨了。张磊最近在搞微服务,把我们以前的项目拆得乱七八糟,好多老同事都想走了。”

“老周,你要是想走,随时跟我说,星云现在还在招人,我帮你内推。”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经验,到星云肯定能拿到好待遇。”

“再说吧,”老周叹了口气,“我在启智待了十年,有点舍不得。你在星云好好干,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合作。”

入职那天,林薇特意给我做了早餐,还帮我熨了新衬衫:“老公,到了新公司,好好工作,跟同事好好相处,别再跟领导吵架了。”

“知道了,”我笑着抱了抱她,“晚上我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庆祝。”

星云的入职流程很顺畅,HR带我熟悉了办公环境,介绍了同事。技术部的同事都很热情,老赵给我递了杯咖啡:“陈总,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以后我们一起干,争取把智慧政务的项目拿下来。”

小夏也笑着说:“陈总,我看过你写的技术博客,里面关于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写得特别好,以后还请你多指教。”

王姐递给我一份文档:“陈总,这是我们以前做政务项目的测试标准,你先看一下,有不明白的随时问我。”

我看着热情的同事,心里暖暖的。在启智的最后那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已经对职场失去了信心,可在星云,我又找到了当初刚入职场时的热情和期待。

下午,我跟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开了第一次会,确定了项目的时间表和分工。老赵负责数据共享平台的后端开发,小夏负责政务服务大厅的前端开发,王姐负责整个项目的测试计划,我负责整体的技术架构和跟政府部门的对接。

会议结束的时候,张鹏走了进来:“陈明,省政务厅的领导想下周跟我们聊一下项目的初步方案,你跟我一起去。”

“好,我准备一下方案。”

“不用太紧张,”张鹏笑着说,“他们就是想了解一下我们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你把你以前做的智慧城市项目跟他们说说,再把我们的方案讲清楚,肯定没问题。”

我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我知道,这是我在星云的第一个挑战,也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辜负张鹏的信任,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第五章 智慧政务项目的“攻坚战”

跟省政务厅领导的沟通很顺利。我把以前做的智慧城市项目案例详细介绍了一遍,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项目成果,又把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的方案跟他们讲清楚,从技术架构到实施步骤,从数据安全到后期维护,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领导们很满意,尤其是对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赞不绝口:“陈总监,你们的方案很务实,考虑得也很周全。我们之前跟其他公司聊过,他们的方案要么太复杂,要么不接地气,你们这个,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

张鹏笑着说:“领导,这都是陈明的功劳,他有丰富的政务项目经验,这个方案主要是他牵头设计的。”

从政务厅出来,张鹏拍了拍我的肩膀:“陈明,干得不错!接下来,就是跟各个地级市的政务部门对接,收集他们的需求,调整方案。这个过程会很麻烦,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你要有耐心。”

“我知道,”我点点头,“以前做智慧城市项目的时候,也跟很多部门打过交道,有经验。”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天天在各个地级市之间跑,跟当地的政务部门沟通需求。有些部门很配合,把自己的系统架构和数据格式都提供了出来;有些部门却很抵触,担心数据泄露,或者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找各种借口推脱。

有次去一个偏远的地级市,负责政务系统的王科长,对我们的方案百般挑剔:“你们这个方案不行,跟我们现有的系统对接不了,要是强行对接,我们的业务会受影响。”

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适配层设计文档:“王科长,我们专门设计了适配层,能兼容你们现有的系统,不需要你们做太多改动,只需要提供接口就行。而且,我们会派技术人员过来,帮你们做对接,不会影响你们的业务。”

“接口也不能随便提供,”王科长喝了口茶,语气很傲慢,“我们的数据都是涉密的,万一泄露了,谁负责?”

“王科长,我们的方案里有数据安全模块,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日志审计,能保证数据的安全。而且,我们会跟你们签保密协议,要是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数据泄露,我们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我耐心地解释,尽量让他放心。

那天,我跟王科长聊了三个多小时,从技术细节到项目意义,从数据安全到后期维护,终于说服了他。离开的时候,王科长握着我的手说:“陈总监,你这个人很实在,不像其他公司的人,只会画大饼。我相信你们,我们愿意跟你们合作。”

回到广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林薇给我留了灯,桌上放着热好的饭菜。我吃着饭,跟她聊起白天的事,她笑着说:“老公,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以前你跟人沟通都有点害羞,现在都能跟科长聊三个多小时了。”

“都是被逼出来的,”我笑着说,“做政务项目,技术重要,沟通更重要。要是跟政府部门沟通不好,技术再好也没用。”

项目需求收集完后,我们开始正式开发。团队里的气氛很好,老赵、小夏、王姐都很给力,遇到问题一起讨论,有困难一起解决。跟在启智不同,星云不提倡加班,张鹏总说:“工作要高效,把工作放在上班时间完成,下班了就好好休息,陪伴家人。”

但有时候,项目赶进度,我们还是会加班。有次为了赶在月底完成数据共享平台的初版,我们连续加了三天班。第三天晚上,张鹏过来了,手里提着奶茶和汉堡:“大家辛苦了,先吃饭,别累坏了。这个项目不急,我们可以稍微推迟一点,不用这么拼。”

老赵笑着说:“张总,我们不是拼,是觉得这个项目有意义,想早点做出来,让老百姓早点享受到便利。”

张鹏点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帮我们把奶茶和汉堡分给大家。那天晚上,我们加班到十一点,终于完成了初版。张鹏开车送我回家,路上他说:“陈明,你带团队的能力很强,这个团队在你的带领下,越来越有凝聚力了。”

“都是大家的努力,”我笑着说,“他们都很有经验,也很负责。”

“你不用谦虚,”张鹏说,“我看了你的项目管理日志,每个任务都安排得很合理,每个人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了。以后,技术部的管理工作,我想多交给你一些,你有没有兴趣?”

我愣了一下,随即说:“谢谢张总信任,我愿意试试。”

项目开发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技术难题。比如在对接某个地级市的系统时,他们的数据格式很特殊,我们的适配层无法兼容。老赵和小夏研究了两天,都没找到解决方案,有点泄气:“陈总,要不我们让他们改数据格式吧?我们这边实在没办法兼容。”

“不行,”我摇摇头,“他们的系统刚上线没多久,改数据格式成本太高,也会影响他们的业务。我们再想想办法,肯定有解决方案。”

那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待到凌晨,翻遍了相关的技术文档,终于找到一种特殊的解析算法,能兼容他们的数据格式。第二天,我把算法教给老赵和小夏,他们试了一下,果然能兼容。

老赵笑着说:“陈总,你真是我们的救星!要是没有你,我们还不知道要卡多久。”

“大家一起想办法,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我笑着说。

就这样,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的开发进展顺利。三个月后,项目完成了初版,开始在几个地级市试点运行。试点期间,系统运行稳定,没出现大的问题,老百姓的反馈也很好,都说“现在办事方便多了,不用跑各个部门了”。

试点成功后,省政务厅决定在全省推广我们的项目。推广那天,张鹏带着我去参加了启动仪式。省领导在仪式上说:“星云智能的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解决了我们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项目。”

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掌声,我心里满是自豪。这不仅是我在星云的第一个成功项目,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个项目——它不像以前的项目,只是为了公司的营收,而是真正能帮到老百姓,能为社会做贡献。

仪式结束后,张鹏拍了拍我的肩膀:“陈明,恭喜你,这个项目做得很成功。公司决定给你发一笔奖金,还会提前给你行权一部分期权。以后,政务线的所有项目,都交给你负责。”

我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我知道,这只是我在星云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但我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第六章 职场感悟与家庭温暖

项目推广成功后,我在星云的地位越来越稳。张鹏把政务线的所有项目都交给了我,团队也从原来的五个人扩展到了十五个人。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专注于技术,还要负责团队管理、项目规划、客户对接,虽然忙,但很充实。

有次跟老周聊天,他说启智的情况越来越差:张磊搞的微服务架构,把项目拆得乱七八糟,维护成本极高,很多项目都延期了;王总想挽回局面,却没人愿意听他的,老同事走了一大半,连阿杰和李姐都辞职了,去了一家小公司。

“陈明,幸好你走得早,”老周叹了口气,“现在的启智,早就不是我们以前待的启智了。”

我心里有点感慨,却没太多惋惜。职场就是这样,不进则退,要是不能适应变化,不能留住人才,再厉害的公司也会走下坡路。

在星云待了一年后,我的年薪涨到了六十万,期权也行权了一部分,家里的经济压力小了很多。林薇辞掉了小学老师的工作,开了一家小小的绘本馆,每天跟孩子们的绘本打交道,比以前开心多了。我妈身体也好了很多,不用再天天吃药,偶尔还能帮林薇照看绘本馆。乐乐上了小学,成绩很好,还当了班长,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夸他“懂事、聪明”。

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去游乐园,或者去郊外野餐。乐乐最喜欢坐在我的肩膀上,指着远处的风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林薇会拿出相机,拍下我们的笑脸,说要做成相册,等乐乐长大了给她看。

有次野餐的时候,林薇突然说:“老公,你还记得你被启智辞退的时候吗?那时候你天天躲在书房里,愁得睡不着觉。现在想想,幸好那时候你被辞退了,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

我抱着乐乐,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满是感慨:“是啊,有时候,失去不一定是坏事,可能是另一个机会的开始。要是没有被启智辞退,我可能还在那里,守着旧的技术理念,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现在在星云,我不仅学到了新的技术,还学会了管理,学会了沟通,这都是以前没有的。”

乐乐突然说:“爸爸,你现在是不是很厉害?我们老师说,你做的项目能帮很多人,你是大英雄。”

我笑了,摸了摸乐乐的头:“爸爸不是大英雄,爸爸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想帮更多的人。乐乐以后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不好?”

“好!”乐乐用力点头。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家人的笑声在郊外的草地上回荡。我知道,我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生活,不仅是因为我自己的努力,更因为林薇的支持,家人的理解,还有星云给我的机会。

职场就像一场马拉松,有时候会遇到坎坷,有时候会遇到岔路,但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跑出自己的精彩。

现在的我,不再害怕35岁的职场焦虑,不再担心被淘汰。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年龄,不是学历,而是你的能力,你的经验,你的责任心,还有你面对挫折时的韧性。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在星云努力,做好每一个项目,带好每一个团队,为政务信息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会多陪伴家人,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对我来说,事业再成功,也比不上家人的幸福重要。

来源:三杯续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