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城市火了,原因竟然是这

B站影视 2024-12-06 13:42 1

摘要:《报告》聚焦城市文旅新热潮,精心构建了二级评估体系,选取全国35座代表性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文旅经济活力、文旅传播活力、文旅服务活力、文旅消费活力以及城市环境活力五大维度,对样本城市的文旅活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全方位、深层次地测量并展现各个城市在文旅方面的综合表现

11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发布了《2024活力之城文旅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聚焦城市文旅新热潮,精心构建了二级评估体系,选取全国35座代表性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文旅经济活力、文旅传播活力、文旅服务活力、文旅消费活力以及城市环境活力五大维度,对样本城市的文旅活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全方位、深层次地测量并展现各个城市在文旅方面的综合表现与潜在动能,发掘活力城市优秀实践。

这35座样本城市,既包含具有显著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的一线、二线城市,也纳入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三线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与层次分布,确保研究在保持广泛代表性的同时,也能深入洞察不同层级城市文旅产业的独特特征与发展趋势。

报告的数据主要汲取自多元化的权威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各城市文旅局、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各级政府公开的信息资源,以及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在对各城市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后,报告经过数据核验、整理以及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形成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过去一年,这些代表性城市无论规模大小,文旅产业均呈现出多元化且全面发展的态势,展现了城市文旅最具有活力的一面。许多“现象级”的城市故事轮番出圈,爆款不断,传播了城市文化,引发了情感共鸣,也让城市活力脱颖而出。

文旅经济繁荣度不断提升

近一年来,中国城市文旅经济繁荣度不断提升,大多数城市的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实现连续上涨,文旅打卡城市和目的地也层出不穷。依托于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各城市的文旅经济发展潜力不断被激发,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上迈出更大步伐。与此同时,文旅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部分城市文旅资源差异化竞争的软实力。

其中,部分城市凭借在非遗传承、文化旅游以及博物馆建设等领域的亮点,实现了文旅融合的显著成效。比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通过举办青年非遗新秀训练营及非遗新秀展等活动,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还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通过“文旅+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并积极推进市场开发,将非遗转化为经济动能,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有12处坐落在东城区。东城区以此为契机重现玉河故道风光,还原崇雍大街古都风貌,推出了文物活化创新多个举措,推动了文旅经济的发展。古都洛阳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构建了包括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在内的博物馆集群经济形态,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扬州,通过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创新文旅节庆活动等,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展现了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泉州持续做大做强世界遗产超级IP,全方位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成为众多旅行者心中最佳旅行体验地之一。黄山作为徽派文化聚集地,传承并发扬鱼灯表演、黎阳吊狮等一系列非遗文化,这些文化瑰宝不仅丰富了黄山的文化内涵,更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带动当地旅游经济。

凭借优势的创意策划能力、高科技产业基础、消费市场,各城市积极推进文旅新业态发展,吸引省内周边地市游客体验游玩。广东省内游客对广州夜游表现出强烈兴趣,珠江夜游和广州塔夜景成为广州夜游的两大热点。南京城墙博物馆打造“城墙的一天”沉浸式影院、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全真互联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明潮那些事儿”浸入式数字体验馆等游览项目,赢得广泛赞誉。

此外,低空经济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各地相继出台鼓励支持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文件,相关产业发展势头日渐成形。深圳依托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重优势,通过“文化+航空”“旅游+航空”“体育+航空”等跨界融合模式,推出了无人机编队表演、直升机低空观光等低空旅游产品,为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这些新业态不仅为深圳文旅经济注入了强劲增长动力,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拓展。

深圳低空文旅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旅游领域本身,其产生的连锁效应还带动了航空器制造、维修保养、航空培训以及低空物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壮大,也彰显了低空文旅作为新兴业态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假日经济”是城市文旅竞争的重要赛道。从各城市的信息传播集中程度来看,2024年春节成为各城市通过密集宣传拉拢游客的时间点,多个城市在这个时间点,打出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等宣传策略,以更浓的“年味儿”博得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各城市通过策划特色活动、推出创新举措,特别是发放“文旅消费券”吸引游客、刺激消费。不少城市将文旅消费券与政务平台结合,设立为常态化机制,长期利好外地游客。在“假日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城市文旅活动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以及有效的宣传推广,成为吸引游客、赢得旅游市场的关键。

与此同时,年轻人群作为文旅消费者的重要群体,成为各城市提升文旅融合深度的新方向。随着Z世代文旅消费实力壮大,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积极探索将二次元、电竞为主的亚文化与文旅相融合,孵化新的文旅产品与业态,吸引年轻人来旅游,实现“1+1>2”效益。

当前,动漫展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一大文旅项目,举办地也将接收由此而来的文旅热度提升红利,进而促进文旅消费的提升。在动漫领域,武汉GGF动漫游戏节高居最受“00后”喜爱活动榜首。武汉扎堆举办中国动漫嘉年华、动漫游戏展等活动,集结国内外知名动漫IP,让年轻人在欣赏二次元文化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同时也推动了动漫相关产品的消费和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

入境游持续火爆

2024年以来,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热潮。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下,“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为国外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各城市的入境游呈现火爆的景象。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免签入境外籍游客呈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 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 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三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 ;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此外,境外博主“China Travel”视频发布量明显增加,其旅游视频主打真实、随性风格,以街拍、体验为重点,既有TikTok上聚焦单次体验的短视频,也有面向传统长视频平台侧重记录旅行全程的长视频,总体上向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可爱的中国。

这些博主的“China Travel”视频以及各地发布的文旅宣传内容,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从YouTube发布的数据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和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城市IP的国际化传播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也往往会成为入境游游客打卡的第一站。在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高耸的城市建筑群、丰富的美食、和谐的生活等都给来入境游的游客以良好的观感,改善了部分外媒对中国的不实报道所产生的偏见。

与此同时,文旅服务政策和举措陆续出台,进一步改善入境游体验。2024年3月,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推动支付为民,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为了让境外游客不仅能来还想常来,张家界围绕交通畅达“吸客”、景区畅游“宠客”、城市畅玩“留客”下足功夫,在全国率先开展外币现钞兑换“汇钱包”服务,90%以上ATM机支持外卡取现。

值得一提的是,受社交媒体的影响,外籍游客对中国已有基础了解,因而产生了更加个性化的旅行需求。除了广州、深圳等入境游传统目的地外,苏州、张家界、西双版纳、崇左等城市也成为入境游的新兴热门目的地。

旅行目的地的变化之外,外籍游客更加看重深度文化体验游和主题游,徒步、泛舟、溶洞探险、骑行、自驾等轻型探险主题游也比较受欢迎,定制化旅游正当时。西双版纳抢抓入境和过境免签政策红利,打造了“曼谷+清迈+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多国联动、双向环游的跨境旅游品牌,今年1—10月,全州接待海外游客数量是2023年全年的2.5倍。拥有中国唯一的跨界瀑布——德天瀑布的崇左,可体验“一日游两国”,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打卡。

城市频现“现象级”传播

随着国内旅游逐渐恢复,网络爆红并迅速转化为线下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城市文旅的新特征。以短视频平台为核心的自媒体传播力崛起,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细分了城市文旅的不同赛道,为文旅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城市和传统旅游目的地之外的小众城市提供了出圈机会。

2024年以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迅速走红,掀起新的城市文旅热潮。相较于传统旅游热门目的地,新晋“网红城市”类型更广,分布更散。这些城市通过抓住“流量密码”,接住了“泼天富贵”,轮番成为2024年国内旅游的焦点。

在热点话题的滋养下,多个城市文旅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既为城市带来了关注度和流量,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被流量话题带火的“网红城市”也正在加快经济变现的速度,让“流量”变“留量”不再是句空话,而是真正的文旅经济价值转化。

2024年暑期,《黑神话·悟空》火爆上线,山西文旅也随之出圈,省内太原、大同、运城等多座城市受益。其中,该游戏在大同市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华寺等6个旅游目的地取景,吸引玩家线下打卡,大同文旅火爆出圈。

从2024年爆火的“网红城市”案例来看,城市特色在自媒体时代被进一步放大,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特点,哈尔滨的冰雪奇缘、阿勒泰的风光令不少游客见图心动,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与此同时,热点话题成为城市出圈的重要契机。热点话题的爆火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如“成都迪士尼”,这些网红人物/事件在绝对规模和前期投入上相较于传统景点的营造都微不足道,却能带动现象级的话题热度,进而撬动城市文旅关注的巨大流量。

济南古早“网红”大明湖畔的超然楼,成为新晋“流量担当”。每当夜幕降临,超然楼前游客齐刷刷地举起手机记录亮灯时刻,持续引爆社交媒体。今年,济南聚力打造“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文旅新IP,游客接待量以及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以烟火气著称的“网红”长沙,找准“流量赛道”,做大区域协同文旅蛋糕,既点燃了文旅融合的热情,更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演艺、影视、体育与文旅深度联动

过去一年,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演唱会、音乐节为代表的演艺活动层出不穷,成为城市文旅释放活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演艺经济碰撞文旅发展时,海口、石家庄、烟台、常州等城市掌握了这一组合的新能量,借助音乐节、演唱会的强大吸引力,实现文旅消费增长。

发力打造“Rock Home Town”品牌IP的石家庄,今年以来,已经举办了摇滚音乐演出209场,观演人数超百万人次,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消费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已接待游客过亿人次。常州运用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从“乐园之都”成功转型为“青春乐都”,不但吸引周边的江浙皖鲁年轻乐迷短线出行,还吸引大量广东年轻乐迷远道而来。潍坊发力打造新青年音乐节、风筝音乐节、起浪音乐节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乐迷。

当然,也不乏一些演艺活动因缺乏新意和特色而陷入票房疲软、现场观众兴趣缺缺、氛围沉闷的尴尬境地。烟台“日出”演唱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日出”演唱会结合烟台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让数万名观众一同迎接海边日出,别具一格且充满创新性的策划理念,赋予烟台一个鲜明的城市标志性记忆,形成专属烟台的“日出效应”。

因影视作品带来对城市的关爱,阿勒泰等城市享受到了文旅消费红利,从舆论关注热度转化为文旅消费行动力,让城市文旅消费更上一个台阶。

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通过细致描摹各城市生活面貌,打造出富有深度的文旅场景,实现触动大众内心的成效,热门影视IP自带情绪价值光环,更进一步将情绪价值传导向故事发生城市的文旅。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展现了北疆的风土人情,对哈萨克族牧民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准刻画,为观众打开了认识新疆的一扇新窗口,随着《我的阿勒泰》的热播,阿勒泰一炮而红,到阿勒泰“去班味”成为年轻人的旅游新风尚。

而“跟着赛事去旅游”,也成为新的潮流。体育赛事作为一座桥梁,连接着体育迷与旅游爱好者,使他们在体验体育竞技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之余,领略举办地的自然风光之美、人文景观之韵以及独特文化之魅。多个城市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等一系列新颖企划,巧妙地将体育赛事的观赏性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为游客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盛宴,借助体育赛事的强大吸引力,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提升城市知名度并打造活力形象。近年来,成都擦亮“赛事大户”名片,通过“赛事+文旅”的模式创新,激发文旅新活力。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城市文旅产品,助力文体旅产业融合跑出“加速度”,也让短期流量转化为城市的长期吸引力。

与此同时,不少地级市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举办诸如马拉松、环湖跑等特色鲜明的“文旅+体育”融合性赛事,紧密联动当地旅游资源,实现场景化获客。

以演唱会、音乐节为代表的演艺活动,成为城市文旅释放活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图/视觉中国

生态旅游已成新趋势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之下,生态环境成为构建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文旅业态的必然要素。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及人文环境的资源禀赋,“生态+”正在成为城市文旅展现融合发展活力的方向,“生态+乡村”“生态+康养”“生态+研学”等方式激发出文旅发展竞争力。

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越来越多城市有机融合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出了相关旅游线路,指引游客享受自然与生态保护的红利。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以绿兴城的湖州城市文旅活力也因此得到滋养。湖州的文旅活力由绿而兴,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和充满特色的文化图景,构建出具有湖州韵味的文旅叙事体系和融合IP,实现了用生态引客、以文韵留人。生态活力最终转化为湖州发展的底气,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千亿级产业。

此外,更多城市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相结合,让绿水青山在全域旅游的框架之下,成为当地文旅经济焕发活力的关键。

而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小而美”的县域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奔县”热度持续攀升,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宠。该趋势反映出游客的旅游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热门旅游城市的“公式化”体验,而是更加向往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良好、民俗文化保护完整且慢节奏适合深度游的县域小城。

多个城市抓住了游客向往深度游、慢旅游的出游需求变化,积极讲好县域旅游故事,而其火爆程度也超乎想象。其中,多个城市的县域旅游着重为人们提供一次“回归自然宁静”的休闲之旅,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喜爱。无锡宜兴“白塔畔问星云”乡村旅游线路在2024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国最低海拔滑雪公园——竹海滑雪场今年初正式营业,成为当地体育旅游新亮点,也激发了县域旅游的发展活力。

生态环境成为构建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文旅多业态的必然要素,进一步激发各城市文旅发展活力。图/视觉中国

整体向好,但仍面临挑战

中国城市文旅活力整体向好,但也要看到仍面临文旅产品同质化、流量红利快速流失、入境游服务不完善等挑战,应积极应对。

以入境游服务为例,各城市可采取“接轨国际+本地特色”的整体思路。一方面,借鉴参考国际旅游名城、知名景点服务宣传模式,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尽快推动实现涉外文旅服务宣传接轨国际,让服务信息有效触达外籍游客;另一方面,打造内涵丰富的“China Travel”认证服务品牌,包含外籍游客专门服务站点建设、软件应用引导能力、翻译智能化设备应用水平、社会力量参与入境游导览等,推动服务品牌整合国际传播。

当前,文旅服务领域中的新业态正逐渐显露出同质化趋势加剧与经济效益下滑的显著特征。对于各城市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独特资源与文化底蕴,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去发掘和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符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旅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提升经济效益,推动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出圈”获得泼天流量,但如何借力数字互联与用户生成内容,实现去中心化宣传,让流量具有可持续性就显得十分关键。比如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美食探店、旅行攻略等内容,增加城市曝光率;加强与游客的互动,拉近城市与游客的距离;与知名IP、关键意见领袖、网络综艺等进行跨界合作,创新文化表达,加快传统文化现代转译,以跨界引流快速扩大城市文旅的受众群体。

与此同时,加强区域协同及资源共享,以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做大区域文旅蛋糕,也是推动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心城市可以扮演好交通枢纽、服务中心、形象宣传桥头堡的角色;周边城市供给特色文旅体验,在区域内开发差异化文旅产品,做到一城一特色。同时,畅通区域内客流引流渠道,做好特色文旅路线宣传,研究推出区域交通联票、景点优惠联票、文旅活动套票等多种优惠组合,鼓励旅行社运营区域内精品小团,引导游客灵活选择路线。

发于2024.12.9总第116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谁是2024年的活力之城

记者:孙晓波

编辑:蔡如鹏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