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医疗是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开辟了新的道路。当前,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智慧医疗
1.定档11月11日!第四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即将启航
2.雷军谈造芯:十年投五百亿自研手机芯片
3.微珩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加速AI推理芯片及国产HBM研发
4.总投资2.1亿元 硅耐光电项目签约贵州
5.存储厂商至讯创新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6.安路科技DR1系列FPSOC荣获2025工博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7.左蓝微电子入选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深耕射频技术
1.定档11月11日!第四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即将启航
智慧医疗是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开辟了新的道路。当前,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智慧医疗是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市场在政策、技术、资本和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2.85亿元,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37%,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11.3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0亿元。
为把握前沿技术、持续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第四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南渡江论坛)将于2025年11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南渡江论坛从202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交流、加速资源对接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和医疗大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跨界融合盛会。论坛每年定向邀请“芯片+医疗”双赛道头部机构,演讲企业覆盖联影智能、华大智造、傅利叶智能、术理创新、傲意科技、臻泰智能、程天科技、希润医疗、脑虎科技、芯脑科技、无疆脑智、景昱医疗、微灵医疗、柔灵科技、希润医疗、迈联医疗、小维健康、灵伴科技、乐普云智、睿瀚医疗、阿叟阿巴、虚之实、思跃欣、彼爱方好、数药智能、千丘智能、聚交芯创医疗、资福医疗等40余家上下游龙头,累计线下参会嘉宾超过500人,线上直播观看近6万人次,媒体原创报道逾300篇。会议期间,嘉宾代表团还实地探访了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并与相关政府领导进行座谈,促进了政企双方在政策、需求、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加深合作意向。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拟)、海口市人民政府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拟)、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将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以期推动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论坛将邀请约200位来自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出席会议。会议形式包括主题分享、成果展示、圆桌讨论、自由交流和媒体报道等。此外,论坛主办方将在会议的第二天(11月12日)安排嘉宾参观海口高新区,并与相关政府领导进行座谈。海口国家高新区1991年获批设立,是海南唯一国家级高新区,占地85.42平方公里,实施“一区七园”多元布局,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园区通过完善金融配套、简化审批流程等举措,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已成为海南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线下论坛仅限受邀参与。详细论坛议程将后续公布,如欲线下参会,可发送申请至 event@verisilicon.com 以获取参会邀请函。
欢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位同仁与合作伙伴踊跃报名参会,携手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促进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与合作创新,深化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共同构建开放、联动、共赢的产业生态。
2.雷军谈造芯:十年投五百亿自研手机芯片
9月25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2025年雷军年度演讲”中宣布,小米将坚定不移地投入芯片自研领域,计划在未来十年内至少投入五百亿元人民币用于手机SoC(系统级芯片)的研发。
雷军强调,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为了芯片领域的巨头。他指出,芯片技术在小米的发展过程中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关键环节。尽管当前造芯的复杂度远超十年前,但小米依然决心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
雷军在演讲中提到,未来十年小米将坚持自研手机SoC,这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考验,更是对长期战略定力的体现。
近年来,全球科技企业纷纷加大在芯片领域的投入,芯片自主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小米的这一战略布局,既是对行业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去年小米SU7正式发布,今年小米YU7、小米玄戒自研芯片发布,无一不是小米创业以来的最重磅突破,甚至芯片还是中国大陆首款3nm,实现了全中国的突破。
3.微珩科技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加速AI推理芯片及国产HBM研发
9月23日,杭州微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珩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A股上市公司迎丰股份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Nano Labs(毫微科技)。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加速公司端侧AI推理芯片和国产化高带宽内存(HBM)模组的研发,进一步巩固其在AI硬件产业的技术布局,围绕端侧大模型原生支持与高效内存调度、端侧HBM模组标准与产业链协同两大方面进行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微珩科技成立2025年02月,是一家专注于AI芯片和系统方案设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基于HBM的端侧AI推理芯片以及系统,团队在高性能计算(HPC)芯片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理念,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微珩科技表示,HBM技术作为AI计算的关键瓶颈解决方案,能支持大规模并行处理,这将显著提升芯片在复杂模型推理中的性能。公司AI推理芯片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开始交付,算力强劲,设计规格支持Deepseek 671B模型,还能实现实时、低延迟的端侧部署,满足边缘AI应用的多样化需求,并将开拓自动驾驶领域、通用AI等高增长市场的机会。
4.总投资2.1亿元 硅耐光电项目签约贵州
据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官微消息,9月23日,深圳市硅耐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与贵州省黔东南高新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据悉,此次签约的硅耐光电项目总投资2.1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4条光电耦合器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6亿只多品类光电耦合器,三年内年产值突破1亿元,年税收超200万元,并带动400余人就业。
资料显示,深圳市硅耐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2月23日,法定代表人为陈贵鑫,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企业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盐田社区银田工业区B7栋1层,所属行业为零售业,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产品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制造。
5.存储厂商至讯创新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近日,至讯创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简称“至讯创新”)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本轮融资由成都科创投领投,君信资本跟投,择遇投资和毅达资本持续加码。
至讯创新成立于2021年,在存储芯片领域构建起覆盖多技术路线、多容量等级、多应用场景的产品矩阵,公司已完成256Mb到8Gb SLC NAND闪存全容量点产品布局,并实现全线量产。目前,该系列产品在消费、工规和车规客户中实现了大规模出货。
目前公司在加速开发下一代存储产品,其中包括替代进口的全自研MLC NAND产品已经成功流片,即将在2026初全面推向市场。
6.安路科技DR1系列FPSOC荣获2025工博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9月23日,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路科技”)自主研发的SALDRAGON1系列FPSOC®凭借其突破性异构计算架构荣膺本届工博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引领中国工业发展的标杆性盛会,“集成电路创新成果奖” 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部共同组织评选,旨在推选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应用成果丰硕的集成电路产品,加快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进程。安路科技DR1系列FPSOC®能够获此殊荣,标志着业界对安路产品创新能力与应用价值的高度认可。
DR1系列以异构架构驱动工业升级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聚焦新型工业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旨在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安路科技DR1系列凭借其“高实时性RISC-V/高性能ARM CPU+高灵活性FPGA+高性能JPU+高效率NPU”的异构硬核架构创新,高度呼应了这一方向。
DRAGON1家族定位复杂嵌入式系统、低功耗和高性能芯片市场,产品集成FPGA可编程逻辑单元阵列、硬核处理器系统、运算加速引擎,产品集成单核64位RISC-V或双核ARMCortex-A35等高性能硬核处理器,具有专属MIPI高速视频接口、DDR3\DDR4高速存储接口,支持千兆以太网,配套公司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软件SDK、集成开发环境工具,能够满足工业等应用领域对计算能力、可扩展性、实时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高要求,为工业机器人、电力控制、通信设备等场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大幅缩短客户开发周期,助力“中国智造”向高端化跃迁。
生态伙伴联合创新,工博会现场展示“未来工业”精彩实践
安路科技携手生态伙伴基于安路产品打造了多场景创新方案。在智能视觉感知领域,基于DR1器件的单目测距解决方案通过对图像数据的精准采集与高效处理,可快速识别物体并精确计算其与摄像头的距离,为行车记录仪、高级辅助驾驶、智能交通及移动机器人导航等场景提供可靠的空间感知能力。
针对人机交互与安全监控需求,基于DR1器件的人体关键点检测解决方案通过对图像数据的采集和特征提取,可实时检测人体姿态及关键点信息,并将结果反标回rgb数据,通过HDMI接口输出至显示器。该方案可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异常行为识别、人机交互界面的手势控制等场景。
在工业数据采集领域,生态伙伴创龙科技推出的基于安路DR1系列的多通道AD采集处理方案,以DR1M90为核心处理器平台,集成2x ARM Cortex-A35@1GHz处理器与NPU,搭配94.464K FPGA逻辑单元,实现8通道、200KSPS同步并行采样能力。该方案可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监测设备、振动采集器及医学成像系统等领域,为工业设备提供高精度、低延迟的数据采集支持。
面向高端制造的图像传输需求,生态伙伴米联客打造的FPGA高清4K光纤工业相机方案,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MIPI解码并预处理,通过uiudp_stack和10GBASER-R万兆网子系统封装成网络数据包后通过光纤进行网络传输,在采集卡将接收到的数据解包,还原出图像数据,并采用米联客开源ISP方案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实现高速、低延迟图像采集并显著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可满足精密加工等场景对图像质量的严苛要求。
这些方案充分展现了安路科技与生态伙伴在异构计算、智能感知、高速传输等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持续技术创新,积极市场开拓
凭借其技术优势及生态协同效应,DR1系列目前已成功导入超200个客户项目,推动安路科技新签订单数量显著增长。
在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电力控制、医疗设备等传统领域的基础上,公司正进一步开拓边缘计算、汽车电子、低空经济等高价值新兴赛道,为客户提供兼具灵活性与高性能的国产芯片选择。
经过近年来的深耕布局,安路科技已打造了“芯片-方案-终端”的完整汽车电子技术链,为车规级创新应用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部分车规产品在国内主流车厂已经大批量商用。在智算中心服务器市场中,搭载安路芯片的服务器已成功进入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公司产品性能与稳定性获市场认可,随着数据处理需求爆发式增长,未来该领域收入有望持续提升。
此次DR1系列获奖是工博会对安路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安路将继续秉持“创新、可靠、合作”的理念,持续深耕FPSOC®技术,与生态伙伴协同推动国产高端芯片在应用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7.左蓝微电子入选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深耕射频技术
9月24日,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南京举办了“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发布会”。会上,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名单正式揭晓。左蓝微电子成功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这不仅是对公司近年来在射频前端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果的充分认可,更是对其未来成长潜力与战略价值的高度肯定。
据介绍,本次共评定出101家独角兽企业、52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和1516家瞪羚企业。其中,潜在独角兽企业首次实现江苏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常州市共有40家企业入选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左蓝微电子位列其中。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江苏省“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领域,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属于江苏省“10+X”未来产业体系,代表着江苏省产业创新的最高水平。
潜在独角兽企业作为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是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的高技术企业,已成为衡量地区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此次入选,彰显了左蓝微电子在射频前端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
左蓝微电子成立于2016年,一直深耕射频前端器件的设计、研发与产业化。公司拥有 PCT 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软著、商标等知识产权 170 余件,聚焦于高性能声表面波(SAW)滤波器、TC-SAW、PESAW、PEBAW滤波器/双工器/多工器、射频前端模组等核心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5G智能终端、通信基站、物联网、车联网、卫星通信等场景。
凭借在高性能滤波器设计、先进封测工艺、系统级集成能力等方面的持续突破,左蓝微电子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
来源:爱集微APP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