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关注国内外蛋白组学、蛋白修饰组学应用领域的科研进展,普及蛋白组学在生命科学及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一起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关注国内外蛋白组学、蛋白修饰组学应用领域的科研进展,普及蛋白组学在生命科学及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一起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胰腺癌(尤其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年相对生存率仅13%,其肿瘤细胞间复杂的通讯网络对细胞命运决定和疾病进展至关重要,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张常华教授团队联合英国癌症研究院Axel Behrens院士团队在Nature上发表重磅成果,研究发现PDAC间质细胞分泌的GREM1蛋白是维持上皮PDAC细胞命运的关键。然而,PDAC间质细胞自身命运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张常华教授等团队肿瘤细胞的代谢出发,证实了肿瘤细胞产生的乳酸通过NBS1乳酰化调控肿瘤化疗抵抗新机制,成果发表于Nature顶刊。
9月24日,张常华教授团队与Axel Behrens团队再次联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IF=48.5)上发表了题为“SPP1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mesenchymal cell fate in pancreatic cancer”的最新成果。该研究通过血浆蛋白质组学发现并证实骨桥蛋白SPP1是维持胰腺癌间质细胞命运的关键调控因子,揭示了SPP1与GREM1共同决定胰腺癌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策略。
该研究通过血浆蛋白质组学筛选出关键调控因子SPP1,其在晚期PDAC患者中显著上调,并结合转录组学、类器官模型等实验,首次揭示了分泌蛋白SPP1通过CD61受体激活NF-κB-BMP2–GREM1信号轴,形成上皮-间质细胞双向调控环路,精确控制PDAC上皮与间充质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机制。景杰生物为该研究提供了基于磁球的10X高深度血浆蛋白组技术支持(产品:10X Blood+DIA蛋白组)。
1、血浆蛋白组揭示SPP1与PDAC进展及EMT特征正相关
研究首先对比了早期(I/II期)和晚期(III/IV期)PDAC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发现SPP1在晚期患者中显著高表达;通过单细胞测序和公共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高表达SPP1的癌细胞群体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特征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高SPP1表达的PDAC患者预后更差。
小鼠模型、类器官模型进行功能验证发现,敲除Spp1后,间质细胞标志物(Vim、Fn1等)表达显著降低,上皮细胞标志物(Krt19、Cdh1等)表达升高,间质肿瘤细胞完全消失,类器官形成的肿瘤更小且以上皮细胞为主,证实上皮PDAC细胞分泌的SPP1是维持间质PDAC细胞命运的必需因子。
2、SPP1通过CD61受体调控间质细胞命运
SPP1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启动下游信号发挥功能。研究团队发现,在PDAC小鼠模型中SPP1与已报道的受体整合素CD61(Itgb3编码)表达呈互补模式。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SPP1通过其受体CD61发挥作用——CD61主要表达于MPCs,其敲除表型与Spp1敲除高度相似,均导致MPC命运丧失和肿瘤生长抑制,表明CD61是SPP1发挥功能的关键介导者。
3、SPP1与GREM1的调控环路及分子机制
为深入解析SPP1-CD61的下游信号机制,研究者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Spp1或Itgb3缺失导致BMP2和GREM1表达显著降低,而过表达Itgb3则上调BMP2和GREM1。
机制上,SPP1通过CD61激活NF-κB信号通路,NF-κB的RelA亚基结合到BMP2启动子上,促进BMP2转录。BMP2一方面诱导其下游靶基因ld1-3和GREM1表达,另一方面反馈抑制SPP1表达,形成精细的BMP2、SPP1、GREM1调控环路。此外,构建Spp1和Grem1双敲除模型发现,敲除Grem1可逆转Spp1敲除导致的上皮表型,恢复间质特征,证实二者存在拮抗作用,共同决定胰腺癌细胞命运。
4、表型和靶向治疗潜力探究
最后,研究在自发成瘤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条件性敲除Spp1显著延迟肿瘤发生,减少肝肺转移,并延长小鼠生存期。组织学分析显示,Spp1缺失的肿瘤中间质细胞比例大幅下降,上皮细胞占主导,证实SPP1是PDAC恶性进展的关键驱动因子。
在这一模型中,研究使用靶向SPP1的单克隆抗体治疗,显著延长了小鼠寿命并抑制肿瘤转移,且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转化潜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血浆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鉴定并验证了SPP1是维持胰腺癌间质细胞命运的关键因子,揭示了SPP1通过CD61-NF-κB-BMP2-GREM1通路调控细胞命运,且与GREM1形成旁分泌调控环路的分子机制,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SPP1及其相关通路作为潜在靶点。
本研究的突破在于,将血浆蛋白质组学筛选与功能验证深度结合,从临床样本中精准定位关键调控因子SPP1,进而层层深入解析其调控胰腺癌细胞命运的分子网络。这种“筛选-验证-机制”的研究思路,为癌症领域从临床样本发现靶点、再通过基础研究验证并转化的研究模式提供了典范。景杰生物在蛋白质组学技术上的支持,助力研究快速锁定关键因子,后续也可依托修饰组学、空间蛋白质组学等更精准的技术,进一步探索SPP1相关通路的翻译后修饰调控,为胰腺癌机制研究和靶点开发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推动癌症研究向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景杰生物作为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针对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完整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了血液蛋白质组学-基于抗体、血液蛋白质组学-基于磁球、高深度血液蛋白质组、N-糖基化组学、O-GlcNAc修饰组学、完整N糖肽组学及PRM靶向蛋白质组学等检测服务,完成了数以千计的样本检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开发和项目经验。同时,截至目前,关于生物标志物项目成果接连见刊Cell、Nature、Nat Metab等顶尖期刊。
来源:景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