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浅丘三县坡(桥):永川、大足、荣昌交界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6:49 1

摘要:重庆市永川区西部的“阴山背斜”,为川(盆)东平行岭华蓥山构造(褶皱束)西南向余脉延伸,地层是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多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故而煤炭资源蕴藏丰富,且产量可观,开采历史亦悠久。为便捷矿区运输条件,五十年代后期“永荣煤矿”正式成立后,从成渝铁路

重庆市永川区西部的“阴山背斜”,为川(盆)东平行岭华蓥山构造(褶皱束)西南向余脉延伸,地层是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多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故而煤炭资源蕴藏丰富,且产量可观,开采历史亦悠久。为便捷矿区运输条件,五十年代后期“永荣煤矿”正式成立后,从成渝铁路双石桥车站往西南方向引出了一条支线,线位傍依阴山山脉西麓,蜿绕田园和农居,经大涧口、红炉镇,最终到达永荣镇七井矿(韦家沟居民点),线路全长20.8公里,采用762米窄轨修造,并定制了专用电力机车负责牵引运行。2020年随着重庆市境内许多煤矿关停,这条窄轨铁路也结束了使命。当地借此宣传文旅项目,保留了一台电力小火车头作为景观展示。还对原红炉窄轨火车站做了一番改造,但房屋里没有任何内容,除引入商业经营外,完全能修建一座小火车主题博物馆,吸引人流量前往参观。

红炉窄轨火车站站房(改造后的新貌),这里是红炉镇红庆村驻地——油坊院子,早年因开设过榨油作坊而得名。1951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当地同时也建立了村民协会,红色喜庆下衍生民主建政,遂定称红庆村(此后一度改为大队)

作为交通景观停放在红炉火车站的窄轨专用电力机车,型号为“ZL24-7-750”,运行时速35KM/h,由常州内燃机车厂生产

红庆村南侧约2公里为红炉场镇,地名标识牌醒目矗挂于路旁(图右)。左侧峰峦即阴山背斜。山麓缓坡间,分布着大量采矿点。煤矿关停前后阶段,在原矿区配套企业的基础上引进了多家民营工厂与生产作坊,有机电、机械、食品等门类,以实行产业转接,防止矿区空心化。远处背靠山脉的白色层房屋是红炉镇敬老院,位置虽不错,附近却到处都是工厂制造区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吧。而窄轨铁路的路基就在公路下方(图左),轨道尚有留存,但多数线位都被泥土填埋或石板跨行小桥阻隔。

红炉镇,旧称“红炉厂”,当地居民几乎从事手工打铁,以此谋生,“多铁炉冶匠、渐增街房”。清代乾隆年间场集聚兴后,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取定“红炉厂”,另也喻意“炉火通红”

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版《永川县志.卷三.建置.场镇》(许曾萌 吴若枚 编修)对“红炉厂”的文字记述,其方位里程除周边永川本县各场集外,更特别提到了“北至荣昌界十五里”,突出县域毗邻、相近之特征。

清代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版《永川县志》配套舆图(永川县境全图)对“红炉厂”的大概位置标注。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永川县红炉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红炉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并入新店乡。1953年恢复红炉乡,1958年红炉乡与新店乡合并组建红新人民公社,1959年两地又单独析分了出来。1983年恢复乡治,1992年与新店乡再度合并升设红炉镇。1994年永荣镇5个村与罗汉场划归红炉镇

红炉镇政府办公大楼,正对阴山背斜。1997年由老街西迁约600米到红欣村(今改社区),并修建了一座广场供居民休闲游乐,也是场镇上的防灾避险空间点。

红炉镇与荣昌区峰高街道、大足区邮亭镇交界,场北约9公里有一座“三县桥”,即是永、荣、足三县(区)的中心边界点,那儿设立官方界桩。从红炉镇前往三县桥途中经过了高升桥,这里是原永川红炉镇红桂村驻地(2004年并入红庆村),基层管理今属红庆村柏杨沟组。 图右那块路牌指向上的荣昌后缀通名,则仍然是“县”。荣昌于2015年4月获批撤县设区(国函【2015】74号),同年6月18日正式挂牌。十年过去了,在偏远乡村与城市角落里,还有这类区划沿革遗留标识。

三县桥附近的小地名叫做“廖家院子”,只有4、5户农家,零散分布于浅丘田园间,基层管理今属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高龙庙组。图为廖家院子居民点空间风貌,有着大片水稻田和玉米地。

绿荫大树下的这座房子,便是廖姓住户,“廖家院子”的核心场所。目前廖家人已经搬到了荣昌城区买房安居,此房长期空置,仅涉及产权归属。春节或清明节等特定日子,廖家人才会短暂回来。而这片区域小专名,也被廖家人占据了称谓先机。

与廖家院子正对遥望的农户是一位袁姓大姐。袁大姐今年73岁,丈夫在外务工,个人独自留守在家里种田与饲养家禽。说明来意后,她非常热情的带领我们去界桩位置看看。袁大姐手指的方向,为永川、大足、荣昌三区交界处,老地名除“三县桥”外,还有那座“三县坡”。

“三县坡”地形空间全貌,也算是附近一处高地。个人用红色字体根据袁大姐告知的归属指向进行了标注。永川与荣昌以图中前方山坡(三县坡)为界,右侧永川,左侧荣昌(荣昌植被相对稀疏),而与大足仅隔了一条小溪沟。山坡南侧的水稻田也属于永川。而“三县桥”坐落在山坡(图右)下方的密林里。

三县坡南侧风貌,水稻田属于永川,玉米田属大家,以中间小溪沟邻界划分(红色箭头指向)。

穿过稻田,一眼就看到了“三县坡”下的永川、大足、荣昌三区界桩。

原来的三县,2015年后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均变成了三区

过了这座小石桥,近距离拍摄三区界桩。原本以为这座小石桥就是传说中的“三县桥”,但袁大姐说还不是,三县桥在界桩南侧,已被草丛覆盖,路“走不通了”。

永川、大足、荣昌三区中心交界点。界桩为三角型单立,分别立有两座,时间相隔20年(老界桩1998年,新界桩2018年)。老界桩设立时,重庆刚升格直辖市,并对各区县进行过一轮勘界。

站在界桩荣昌一侧眺望永川境内。远处朝界桩这会又走来一位大姐。经过交流得知,这位大姐姓李,与袁大姐是邻居,也是廖家院子居民点的住户。多年前从红炉镇矿区嫁了过来,丈夫仍在外务工。李大姐还有一个身份——界桩管理人。据她介绍说:镇政府与村委会要求她每天负责对界桩与三县桥进行打造,主要工作量是用扫帚清洁界桩周边及三县桥的桥面,用锄头清除杂草和泥土,甚至还要用抹布擦拭三个桥墩,随时保持良好环境。待清扫完成后再用手机拍摄照片给村镇两级责任人。他们支付给李大姐的费用是600元一个月,李大姐说干起来非常辛苦,如果能增加一点,当然更好。体现了普通劳动人民,勤劳又善良的纯真本性。

从界桩位置拍摄北侧三县坡。此处界桩三方基层管理建制: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高龙庙组、荣昌区峰高街道千秋村5组、大足区邮亭镇新红村3组。三区村民小组中,永川采用小地名,荣昌与大足仍是数字排序。

三区界桩南侧的“三县桥”(红色箭头指向处),确实已被杂草覆盖得很深了。

李大姐过来是要准备例行打扫界桩与三县桥,便在袁大姐的协助下,正式开启了工作。两位大姐从新老界桩处拨开杂草丛,缓慢走向三县桥。

界桩位置建有水泥敷筑的小平坝空间,短期内杂草很难生长。而三县桥就不一样了,周围都是泥壤与水源,非常容易滋生草木植被。如果久不清理,或长时间无人行走,就会被杂草覆盖(如图所示)。两位大姐在四川盆地闷热的夏季里辛苦劳动,一定要为她们记录下工作瞬间。偏远的政区界桩,除官方勘界划定、立桩标识以外,还有像李大姐、袁大姐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维护者。

正在辛苦清理“三县桥”的李大家与袁大姐

李大姐带有锄头、镰刀与铲子,工具完全齐备。前段时间才下过一场大暴雨(2025年7月初),冲积了很多泥壤到桥面,导致脚踩深陷,步行打滑,清理工作并不简单,只能一边除草,一边铲泥。而受雨水浸润后,任务原计划里的桥墩擦拭这次就不用了。经过约20多分钟清理,“三县桥”终于露出了本来面貌,只是一座普通的石板平桥。两位大姐还介绍说:“三县桥有三个桥墩,因地处三县交界,则是三县各管一墩”。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无准确的解释或佐证,个人感觉大概率源自于民间传闻,口口转述。亦从侧面反映出不同政区辖境之间,对重要构筑物资源均会产生归属争议。根据李大姐目前居住的地点与任务下达单位来看,三县桥实际的管理方为永川区。另外,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涉及“三县桥”词条的所辖政区也是在永川。

袁大姐正在给我们介绍桥墩归属的典故

三县桥建造于1969年,此前老地名叫做叫做“土坝”,建成后遂更名。从三县桥通往南侧永川境内的道路完全已无法行走,而道路也不是李大姐的清扫范围。只有等待岁末年初时,村里会统一对杂草开展大规模“收割”处理,多条石板路径将会在上半年内变得“畅行无阻”。

清理工作快要结束了,袁大姐再看看桥墩情况

站在李大姐与袁大家清理后的三县桥上向北拍摄新老界桩与“三县坡”高地,但杂草覆盖下的桥墩却没有看到了。桥下潺涌着永川、荣昌与大足天然分界的那条小溪沟(属嘉陵江水系.小安溪支流)。

清理工作结束后,袁大姐竟拿起手机,对工作“成果”拍摄下了一段视频。她说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发现这里。界桩虽不是传统景观,但作为重要政区地理标识,见证了区划沿革与勘界归属,且意义非同。

也许两位大姐在辛勤劳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作为政区地理爱好者,长期关注边界与界桩,这个乐趣则与她们“感同身受”,情绪价值观被瞬间拉满。

两位大姐仍久久不愿离开,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传播表达。正前方的崖壁树丛位于“三县桥”东侧,是属于大足区境内的小地名——岩湾。

短暂玩乐一阵后,两位大姐还是离开了三县桥,沿乡间小路朝各自家里走去,稻田与她们的背影交织映衬。而渝西的水稻8月立秋前后就将收获。图中正前方山坡上,绿树遮蔽处的房屋,就是界桩日常维护者李大姐的家。

影像地图上的廖家院子与三县桥位置示意,旁边的三县坡高丘(凸起状)也很明显,截取自天地图。

影像地图上的永川、大足、荣昌三区边界线示意,截取自GE(谷歌)地图。红圈处即廖家院子与三县桥(坡)的范围。

① 2024年政协重庆市永川区委员会百姓提案:《关于开发打造红炉段窄轨‘旅游小火车’的提案》 第163-160号

② 1987年《四川省永川县地名录.双石区.红炉公社.红庆大队》词条 180页

博雅地名网: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红庆村 词条

③ 老曹的铁路摄影馆:永川煤矿“ZL24-7-750型窄轨电力机车”2010年4月拍摄

④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 词条

⑤ 1987年《四川省永川县地名录.双石区.红炉公社》179页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 词条

⑥ 《澎湃新闻》专题报道:“重庆市部分区划调整:潼南、荣昌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 2015年5月9日

⑦ 永川、大足、荣昌分别于2006年10月、2011年10月、2015年4月撤县(市)设区,详细公函可搜索查询各大区划类网站,对此均有记录。

⑧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重庆市永川区三县桥 词条

来源:天地舆图的历史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