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事天天借我饭卡,我改订外卖不去食堂三天后食堂大妈打电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6:42 1

摘要:我的餐盘在食堂里被挤压得发出刺耳的声响,周围的同事们谈笑风生,只有我,眉头紧锁,味同嚼蜡。自从那个叫小雅的女同事出现后,我的午餐时间就成了炼狱。

我的餐盘在食堂里被挤压得发出刺耳的声响,周围的同事们谈笑风生,只有我,眉头紧锁,味同嚼蜡。自从那个叫小雅的女同事出现后,我的午餐时间就成了炼狱。

她总能精准地在打饭窗口“偶遇”我,然后用她那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轻声细语地问:“小李,你饭卡里还有钱吗?我又忘带了……”一次两次是意外,可连续两个月,每天中午都上演这出戏,我就知道,我被盯上了。

她不是忘带,她是故意的。我试过早去,试过晚去,试过装作没看见,但她就像个幽灵,总能在我刷卡的那一刻,准时出现。这天,我下定决心,改订外卖,誓要摆脱她的纠缠。

我以为世界终于清净了,没想到三天后,食堂大妈的一个电话,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也揭开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职场谜团。

01

“小李,你饭卡里还有钱吗?我又忘带了……”

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循环播放。两个月了,整整两个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准时准点,小雅都会出现在我的打饭窗口旁边。

她总是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米色毛衣,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脸上不施粉黛,看起来确实有几分楚楚可怜。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让人很难拒绝。

第一次,我没多想,随口应了声“有啊”,就把饭卡递了过去。她接过卡,刷完饭菜,又小心翼翼地递还给我,嘴里说着“谢谢小李,明天就还你”。我没在意,觉得同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可第二天、第三天……这句“明天就还你”成了她每天的固定台词,而饭卡里的钱,却从未见她主动充值或归还过。

我开始感到不适。倒不是因为那点饭钱,而是这种被当作“冤大头”的感觉,让我很不爽。我们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福利待遇也算中等偏上,食堂饭菜便宜又好吃,一顿饭也就十来块钱。

小雅的工资和我相差无几,怎么可能连饭钱都付不起?

我偷偷观察过她。她不爱和同事们扎堆,总是独来独往。午休时间,别的同事都在聊天、刷手机,她却喜欢坐在工位上,捧着一杯白水,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窗外。

她的午饭,总是比别人简单,不是一份素面,就是两只馒头配咸菜。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是在减肥,可后来次数多了,我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手头拮据?

但是,即便拮据,也不至于天天借饭卡吧?而且,她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每次都是我主动提醒,她才像恍然大悟一般,哦一声,然后说“等我发工资了就还你”。可工资发了,她还是照借不误。

有一次,我故意说:“小雅,我饭卡里余额不多了,可能不够刷了。”她听了,竟然丝毫没有犹豫,直接说:“没关系,不够我再补给你现金。”然后,她就真的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零钱,递给我。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讨债的,心里堵得慌。

我尝试过多种办法来摆脱她。

比如,早上故意晚点到公司,避开她的同事。但她似乎总能比我更晚。

比如,午饭时间故意去晚,等到食堂人少的时候再去。结果她比我更有耐心,宁愿饿着肚子,也要等到我出现。

比如,假装接电话,从她身边匆匆走过。她会追上来,拍拍我的肩膀,然后用她那无辜的眼神看着我。

甚至,我假装生病,不去食堂,结果她直接把电话打到我工位上,问我为什么不去食堂,是不是病了。那语气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关心”,让我毛骨悚然。

我开始在心里给她贴标签:寄生虫、绿茶、心机女。她成了我午餐时间的噩梦。

终于,我忍无可忍了。这天早上,我打开外卖APP,熟练地订了一份丰盛的午餐。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我不再去食堂,彻底断了她的“饭卡念想”。

我甚至还为此感到一丝得意,想象着她中午在食堂找不到我时,会是怎样一副焦急又无奈的表情。

第一天,午饭时间,我的外卖准时送达。我坐在工位上,一边享受着香辣可口的麻婆豆腐,一边偷偷观察着小雅。她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地朝食堂的方向张望。我心里暗爽,看来我的“断粮”计划奏效了。

第二天,她依然没有来找我。我甚至看到她中午只吃了一个白馒头,配着一包方便面里的调料包。我心里虽然有些不忍,但更多的还是解脱。我告诉自己,这是她咎由自取。

第三天,我正吃着外卖,手机忽然响了。来电显示是“食堂大妈”。我愣了一下,食堂大妈怎么会给我打电话?难道是我的饭卡落在食堂了?我带着疑惑接通了电话。

“喂,小李啊,你这几天怎么不去食堂吃饭了?”大妈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啊,大妈,我最近有点忙,就点外卖了。”我随口敷衍道。

“哎呀,你可不能不来啊!”大妈的语气更急了,“你知不知道,小雅那孩子,天天蹲在食堂门口问你咋不来,说没人借卡,她吃不上饭了!”

我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她天天蹲门口?吃不上饭?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原以为的胜利,此刻却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02

食堂大妈的话,像一记闷雷,在我耳边轰鸣。她天天蹲在食堂门口问我?说没人借卡,她吃不上饭了?这信息量太大,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以为她只是想占便宜,没想到,她竟然对我的饭卡产生了如此强烈的依赖。

“大妈,您……您没开玩笑吧?”我结结巴巴地问,心里隐约生出一丝不安。

“我开什么玩笑啊!”大妈的嗓门提高了几分,带着点埋怨,“那孩子平时就瘦瘦弱弱的,这几天更是脸色苍白。她不好意思跟别人开口,就天天在那儿守着,问每一个进食堂的同事,有没有看到你。

说你饭卡里有钱,她能吃得上饭。我看着都心疼!”

大妈的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扎进了我的心里。我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愧疚。我之前的所有猜测、所有抱怨,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的狭隘和刻薄。

我把她当作一个心机女,一个寄生虫,却从未想过,她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

挂断电话,我的外卖也变得索然无味。我抬头看向小雅的工位,她正低着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着,但背影看起来却格外单薄。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午休时望向窗外,而是紧紧地抱着自己的手臂,仿佛很冷。

我心里乱糟糟的。难道我真的误会她了?可是,如果她真的经济困难到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向公司求助?公司是有员工互助基金的,虽然额度不高,但至少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且,她为什么偏偏只借我的饭卡?

难道是觉得我好说话?还是……

我决定下午去一趟食堂,看看情况。我并不是想去“救济”她,只是想亲眼看看,食堂大妈说的是不是真的。

下午上班后,我趁着去茶水间倒水的机会,绕道去了食堂。午饭时间早已过去,食堂里空空荡荡,只有几个食堂阿姨在收拾餐具。我一眼就看到了食堂大妈,她正在擦拭桌子。

“大妈,下午好啊。”我走过去,故作轻松地打了个招呼。

大妈看到我,眼睛一亮:“哎呀,小李啊!你可算来了!”

“我……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东西。”我找了个蹩脚的借口。

大妈也没多想,她放下抹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李啊,你可得帮帮那孩子。她真是不容易。我看她这几天,就靠着馒头和白水过日子呢。”

“她……她为什么不自己充饭卡呢?”我试探着问。

大妈叹了口气:“这我就不知道了。她这孩子,平时不爱说话,问她什么也支支吾吾的。就说自己忘带了,没钱了。”

我的心更沉了。食堂大妈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小雅可能真的有困难。但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她不寻求其他帮助,偏偏要依赖我?

回到办公室,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我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但眼睛却时不时地瞟向小雅的工位。我发现她今天的工作效率似乎很低,总是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然后又猛地回过神来,继续敲打键盘。

她的脸色确实不太好,眼下有明显的青色。

我开始回忆起更多关于小雅的细节。她从来不参加公司的团建活动,无论同事们怎么邀请,她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她穿的衣服总是那几件,款式老旧,质地普通,和办公室里其他女同事的光鲜亮丽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很少和人有眼神交流。在会议上,她也很少发言,即使被点名,也只是简单地回答几句,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以前,我把这些都归结为她性格内向、不合群。现在看来,这些行为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我突然想起,有一次加班到很晚,我准备打车回家时,看到小雅的工位灯还亮着。我走过去,发现她竟然趴在桌上睡着了,身上只盖着一件薄薄的开衫。

我当时只是觉得她工作太拼命了,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不是“拼命”,而是“无家可归”?这个念头让我心里一惊。

我决定,明天,我要去食堂吃饭。不是为了让她借我的饭卡,而是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她,试图找出她行为背后的真相。我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带着偏见去判断一个人了。

03

第二天中午,我特意早早地来到了食堂。我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很快就锁定了小雅的身影。她果然在食堂门口,正像食堂大妈说的那样,眼神焦急地朝里面张望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当她的目光和我对上时,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一种复杂的、像是愧疚又像是松了口气的神色取代。

我径直走向打饭窗口,没有像以前那样刻意避开她。我甚至没有看她,只是默默地打好饭,然后刷卡。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小李,你……你今天来食堂了啊?”

我转过身,看到小雅站在我身后,手里拿着一个空空的餐盘。她的脸色比昨天更白了,嘴唇有些干裂,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安和期待。

“嗯。”我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没有接她的话茬。我心里有些挣扎,是把饭卡给她,还是不给?如果给了,她会不会觉得我还是那个“冤大头”?如果不给,她是不是真的会饿肚子?

就在我犹豫的时候,食堂大妈从窗口探出头来,笑呵呵地对小雅说:“小雅啊,小李今天来啦!快,赶紧打饭去!”

大妈的语气带着一丝催促和善意,仿佛在帮我们“撮合”。小雅的脸颊微微泛红,她迟疑了一下,还是把餐盘递给了我。

我接过卡,心里五味杂陈。我还是刷了。看着她端着餐盘,小心翼翼地走到一个角落坐下,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复杂。她依然是那么的安静,默默地吃着饭,没有和任何人交流。

我端着自己的餐盘,找了一个离她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我一边吃饭,一边偷偷观察着她。她吃得很慢,每一口都细嚼慢咽,仿佛在品尝着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她的饭菜分量很少,只有一荤两素,比我打的要少得多。

她没有喝汤,只是慢慢地喝着自带的水杯里的白水。

我注意到,她吃完饭后,并没有像其他同事那样匆匆离开,而是坐在原地发呆。她的眼神有些涣散,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过了一会儿,她才起身,默默地收拾好餐具,然后离开了食堂。

我心里开始冒出更多的疑问。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安静?为什么总是独来独往?为什么她的饭量那么少?为什么她看起来总是那么疲惫?

我决定找机会和她多说几句话,了解一下她的情况。我不能再凭着自己的臆想去判断她了。

下午,我趁着茶水间没人,主动找小雅搭话。她正在接水,背对着我。

“小雅,你最近是不是身体不太舒服啊?看你脸色不太好。”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一些,带着关切。

她身体一僵,转过身来,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啊……小李啊。”她勉强地笑了笑,“没什么,就是最近有点累。”

“工作压力大吗?”我继续问道。

她摇了摇头:“还好。就是……睡得不太好。”

“是吗?那可得注意身体。如果压力太大,可以和大家多聊聊,别总是自己憋着。”我试着引导她。

她低下了头,轻声说:“谢谢小李,我会的。”

她始终避开我的眼神,不愿与我深谈。这让我更加确定,她身上一定有什么秘密。

之后几天,我每天中午都去食堂吃饭。小雅也每天都来“借”我的饭卡。我不再抱怨,而是把这当作一个机会,一个观察她的机会。

我发现她每天的午餐都那么简单,即使我给她刷了更丰富的菜肴,她也只是象征性地吃几口,然后就会把剩下的倒掉。这让我很疑惑,如果她真的缺钱,为什么不把吃不完的打包带走?

有一次,我看到她打完饭后,竟然把餐盘里的肉菜偷偷地拨到餐巾纸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包好,藏进了自己的包里。我心里一惊,她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要带回去给家人吃?这个念头让我感到一阵心酸。

我开始在办公室里,更加留意小雅的一举一动。我发现她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工作起来却非常认真,几乎是办公室里最努力的人。她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

有时,我甚至能在深夜的办公室里,看到她的工位灯还亮着。

我甚至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职场同事借饭卡”的案例。大部分帖子都在抱怨这种行为,认为对方是占便宜、没素质。但也有少数人提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我的心,开始慢慢地向小雅倾斜。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厌恶她,反而生出一种莫名的同情。我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有很严重的困难,以至于连最基本的饭钱都成了问题?

而她把肉菜打包的行为,更是让我坚信,她背后一定有故事。

我决定,找个更直接的机会,去了解她的真实情况。我不能再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她“借”饭卡,更不能看着她深陷困境而无动于衷。

04

我心底的疑惑越来越深,对小雅的看法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不再把她视为一个占小便宜的“寄生虫”,而是开始怀疑,她是不是背负着某种沉重的包袱。

那个把肉菜偷偷打包的行为,像一根刺,扎在我心头,让我夜不能寐。

我开始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接近她。比如,在茶水间遇到时,主动问她:“小雅,最近工作还顺利吗?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总是礼貌地回应:“谢谢小李,都挺好的。”然后迅速地转移话题或者离开。

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鸟,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

有一次,我看到她工位上的笔掉了,我弯腰帮她捡起来。递给她的时候,我无意中瞥见她的手,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但指尖却有些粗糙,甚至有几道细小的裂口。这不像是长期坐办公室的人的手,更像是经常干粗活的人。

这个细节,又一次加深了我的疑虑。

我开始在下班后,故意晚走一些,想看看她到底几点离开公司,又会去哪里。结果发现,她总是比我更晚。有时,我能听到她工位上传来键盘敲击的声音,即使是深夜,她也还在工作。

有几次,我甚至看到她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身上只盖着一件薄薄的披肩。那个瞬间,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她到底是有多累?还是说,她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去?

我曾经试着匿名在公司内网的论坛上,发了一个关于“如何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同事”的帖子。本以为会引来一些讨论,结果大部分回复都是:“这种事情不好管,容易惹麻烦。”或者“公司有互助基金,她可以自己申请啊。”

这让我有些失望,也更加明白,小雅为什么不向外寻求帮助。在这个冷漠的职场环境中,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边界,生怕被别人的麻烦所牵连。

我决定换一种方式。如果她不肯开口,我就用行动去试探。

一天中午,我照常去食堂打饭。小雅又准时出现在我身后。我刷卡的时候,故意多刷了一份汤和一份水果。

然后,我假装不经意地对她说:“小雅,我今天胃口不太好,多打了一份汤和一份水果,你要是不介意,就帮我分担一下吧。”

小雅愣了一下,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

“不用了,小李,我自己有……”她的话还没说完,我便把汤和水果递到了她面前。

“没事,反正我也吃不完,倒掉也浪费。”我语气很诚恳。

她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汤和水果。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谢谢……”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我看到她把汤喝完了,水果也吃掉了。她的脸色似乎也好了些。但她依然没有主动开口说任何关于她自己的事情。

那天下午,我偶然听到几个女同事在八卦小雅。

“你们发现没,小雅是不是从来不化妆啊?都什么年代了,连个淡妆都不画。”

“是啊,而且衣服总是那几件,万年不变的米色毛衣,黑裤子,灰外套。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可能就是穷呗,不然怎么会天天借饭卡啊。”

“哎,你们别这么说,说不定人家是节俭呢。”

“节俭到连饭钱都付不起,天天蹭饭卡?那可不叫节俭,那叫抠门,或者就是故意的。”

我听到这些话,心里一阵恼火。她们只看到表面,却从不曾去探究背后的真相。小雅的“抠门”和“蹭饭卡”,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挣扎。

我开始在自己的午餐盒里,偷偷多准备一份小点心或者水果,然后假装不经意地“遗忘”在茶水间或者休息区的桌子上。我知道小雅经常会在午休时间去这些地方。我希望她能拿走,补充一些营养。

果不其然,每次我“遗忘”的东西,都会在下午消失。我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至少,她不是完全拒绝帮助。

然而,小雅的沉默和疏离,依然像一堵无形的墙,隔在我们之间。我越是想了解她,她就越是把自己包裹起来。这种无声的抗拒,让我感到有些挫败。

我甚至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才如此小心翼翼。

直到有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办公室的平静,也让小雅的异常行为,开始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那天上午,部门例会上,经理宣布了一个消息:“各位同事,最近公司了解到,我们有部分员工的家庭遇到了突发困难,需要帮助。

为了体现公司的人文关怀,也为了促进同事之间的互助精神,公司决定启动‘员工互助基金’项目。大家如果有需要,或者身边有同事需要帮助,都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申请。

同时,公司也鼓励大家自愿捐款,为有需要的同事贡献一份力量。”

经理的话音刚落,我下意识地看向小雅。她的身体猛地一僵,原本就苍白的脸色,变得更加惨白。她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挣扎,仿佛那份“互助基金”的通知,对她来说,不是希望,而是某种巨大的压力。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她是不是就是经理口中,那个“遇到了突发困难”的员工?她难道真的背负着,我们难以想象的重担?

会议结束后,小雅匆匆离开了会议室,几乎是逃离一般。我看到她回到工位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指节泛白。她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才拨通了一个号码。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我还是隐约听到了几个关键词,像锋利的刀片,划破了我的耳膜,也撕裂了她苦心维持的平静表象。

05

会议结束后,小雅的反应让我心头一紧。她那近乎逃离的姿态,以及苍白的脸色,都清晰地告诉我,经理口中的“突发困难”,很可能就与她有关。我心中的疑惑,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

我假装不经意地走到茶水间,透过玻璃,偷偷观察小雅。她坐在工位上,双手紧紧地握着,指节泛白,仿佛在极力克制着什么。她拿起手机,又放下,反复几次,最终还是拨通了一个号码。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颤抖,像是怕被别人听到。我屏住呼吸,努力去捕捉她说话的内容。

“……医生,化疗的费用……真的不能再宽限几天了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的祈求。

我的心猛地一沉。化疗?她家里有人得了重病?

“我知道……我正在想办法……求您了,再给我一点时间……”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甚至带着一丝哭腔。

“我已经……已经把能借的都借了……真的没有办法了……”

“好……好,我知道了……我明天……明天一定把钱凑齐……”

她的声音突然中断了,似乎是对方挂断了电话。她放下手机,身体微微颤抖,然后,我看到她用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抽动。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她无声的哭泣和我的心跳声。我之前所有的猜测、所有的抱怨,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什么心机、什么抠门、什么占便宜,统统都是我狭隘的偏见。

她的“借饭卡”,她的沉默,她的疲惫,甚至她偷偷打包肉菜的行为,都在这一刻有了最残酷也最合理的解释——她不是在占便宜,她是在绝境中挣扎求生,为了一个重病缠身的家人,她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我的愧疚感排山倒海般袭来,几乎将我淹没。我为自己曾经的冷漠和误解感到无地自容。我突然想起食堂大妈的那句“那孩子天天蹲门口问你咋不来,说没人借卡吃不上饭了”。原来,那不是依赖,而是绝望。

她不是离不开我的饭卡,她是离不开那一点点,能让她活下去的微薄食粮。

我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工位,脑子里一片混乱。我该怎么帮助她?直接把钱给她吗?她那么要强,那么敏感,肯定不会接受。通过互助基金?她似乎对那个基金充满了抗拒。

我开始思考,小雅究竟背负着怎样的重担。化疗费用,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她的工资,即使再节俭,也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巨额开销。她为什么不向公司申请互助基金?难道是因为自尊心?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回想起她平时在办公室的表现,她总是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不与人深交,也不爱抱怨。她的骄傲和坚韧,让她宁愿自己默默承受一切,也不愿向任何人示弱。

下班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匆匆离开。我坐在工位上,假装还在处理文件,但眼睛却一直盯着小雅的工位。她依然是最后一个离开。她背着那个旧旧的布包,拖着疲惫的步伐,消失在办公室的门口。

我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我想知道她要去哪里,想知道她要如何凑齐那笔“明天一定把钱凑齐”的化疗费用。我无法再坐视不理了。

我起身,拿上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电梯下行,我心里忐忑不安。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但我知道,我不能让一个同事在这样的困境中独自挣扎。

我走出公司大楼,夜风微凉。我看到小雅的身影,正朝着公交车站走去。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

我远远地跟着她,保持着一段距离,不让她发现。她上了一辆公交车,我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上了车。车厢里人不多,我找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目光紧紧地锁定着她的背影。

公交车在城市里穿梭,一站又一站。小雅一直低着头,神情疲惫。她没有玩手机,也没有看窗外,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她

的手里,紧紧地攥着一张纸,我隐约看到上面印着医院的标志。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要去医院。而那张纸,很可能就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绝望。

公交车终于停在了一个老旧的街区。小雅下了车,我跟着她。这个街区看起来有些破败,高楼大厦被老旧的居民楼取代,街边的小店也显得有些陈旧。小雅穿过几条狭窄的小巷,最终停在了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医院门口。

我躲在街角的一棵大树后面,看着她的背影。她深吸一口气,然后推开了医院的大门。我心里一阵剧烈的冲击,我终于要看到,她生命中那个沉重的秘密了。

我不知道自己会看到什么,但我知道,无论是什么,都将彻底颠覆我对小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做好了迎接真相的准备。

来源:荒唐的以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