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正恩对特朗普摊牌后,李在明指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朝鲜外相也将访问中国。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折射出几个关键疑问,第一,金正恩为何选择在最高人民会议上,直接对特朗普摊牌?第二,面对朝鲜的拥核立场,李在明提出的“当务之急”,究竟能否化解半岛的死结?
金正恩对特朗普摊牌后,李在明指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朝鲜外相也将访问中国。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折射出几个关键疑问,第一,金正恩为何选择在最高人民会议上,直接对特朗普摊牌?第二,面对朝鲜的拥核立场,李在明提出的“当务之急”,究竟能否化解半岛的死结?
近日,金正恩在平壤最高人民会议上讲话,内容几乎是摊牌式的表态。他直言,美国若不再坚持要求朝鲜放弃核武,朝鲜就没有理由回避对话。但如果华盛顿依旧执着于无核化幻想,那么谈判毫无意义。他甚至重提与特朗普的“美好回忆”,说如果美国愿意接受现实,双方领导人再度会面并非不可能。
这段话既让人回想起2018年新加坡、2019年河内和板门店的峰会场景,也凸显出金正恩如今的战略思路,既不关上与美国直接沟通的大门,也用核武作为绝对底牌向外界表明,朝鲜的立场是先承认其拥核,再谈和平共处。
这种表态,等于对美韩此前提出的“分阶段无核化”彻底否定。对金正恩而言,那种方案本质上就是先交出核武,再换取虚无缥缈的承诺。他看穿了其中的骗局,一旦弃核,朝鲜政权将失去唯一的战略保障,随时可能遭遇利比亚式结局。所以他说得毫不含糊,核武是国家存亡的必然选择,不会为了解除制裁而妥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态。当地时间9月23日,他在纽约演讲时强调,要切断韩朝之间“不必要的军事紧张与敌对行为的恶性循环”,这是当务之急。这一表态的用意很直接,既是要打消朝鲜的安全疑虑,也是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对朝路线。尹锡悦执政时期,韩国恢复扩音广播、退出军事协议,加剧了南北敌对氛围。而李在明试图通过承诺“尊重朝鲜体制”,来换取最基本的对话条件。
可见李在明所谓的当务之急,其实就是先缓和南北间的敌意,避免不必要的军事摩擦,再创造条件谈更深层次的问题。他清楚,朝鲜现在不可能立刻弃核,但只要局势稳定下来,就有机会逐步推进“分阶段解决”的路线图。但问题在于,朝鲜已公开宣布不会与韩方面对面,甚至把韩国定义为“敌国”。在这种背景下,李在明的政策能否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的态度。
这里就牵扯到第三个关键动向,9月27日至30日,朝鲜外相崔善姬将访华。时机微妙之处就在于,既发生在金正恩摊牌之后,也在李在明对外表态之后。崔善姬的访华既是外交惯例,也是对外释放信号。在美朝尚未破冰、韩朝彻底僵持的局面下,朝鲜需要借助中国稳住局势,谋求战略缓冲。中朝关系自2023年底以来明显升温,无论是金正恩出席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还是两国高层的往来,都说明平壤正重新把北京视为外交重点。
从中国角度来看,朝鲜外相的来访同样不容忽视。朝鲜不断强化拥核立场、否认统一前景,如果任由局势发展,半岛风险只会不断攀升。中方需要确保朝鲜在寻求安全的同时,不至于因过度冒进把局势推向失控,尤其是在特朗普对朝政策可能再度调整的背景下。崔善姬此行表面上是例行外交,但实质上是朝鲜提前打通与中方的沟通渠道,以防半岛局势突变时陷入孤立。
这也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半岛局势将处于一种微妙的僵持,金正恩不放弃核武,但不排斥与特朗普谈判。李在明愿意缓和紧张,但缺乏实际抓手。而中国则成为所有相关方都绕不开的稳定器。朝鲜外相访华,就是这一大格局中的关键一环。
来源:王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