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有效途径,同种异体肾移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肾脏来源短缺仍是限制临床肾移植的主要障碍。尽管我国通过纳入边缘供者、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等方案扩大移植器官来源,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肾源压力。随着基因修饰工程和包括单克隆抗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有效途径,同种异体肾移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肾脏来源短缺仍是限制临床肾移植的主要障碍。尽管我国通过纳入边缘供者、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等方案扩大移植器官来源,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肾源压力。随着基因修饰工程和包括单克隆抗体在内的免疫抑制方案的发展,异种肾移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异种移植或成为解决肾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之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秦卫军教授就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及临床研究进展与西京医院异种肝、肾移植临床实践进行汇报。
秦卫军教授
异种器官移植启蒙及供体选择
在异种器官移植供体选择方面,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但存在数量少、繁殖周期长、价格昂贵、饲养困难、器官比成年人小、易携带人类易共患病毒和伦理问题等不足。20世纪90年代后,猪凭借亲缘关系近(DNA相似性达97.7%)、消化活动与人类相似、成本低、易规模饲养、种类丰富、繁殖能力强、脏器尺寸和生理指标与人类相似、遗传性状稳定易进行基因修饰等优点成为人类异种移植理想的供体。
异种肾脏移植亚临床与临床研究进展
在异种肾脏移植亚临床和临床领域,纽约大学朗格尼研究中心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分别在2021年开始进行脑死亡受体的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取得积极结果后,2024年麻省总医院进行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活体受者肾脏移植,患者存活近2月。目前,在麻省总医院接受手术的世界第四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已突破7个月,成为全球存活时间最长的基因工程猪肾器官受者。
西京医院异种肾脏移植临床前研究进展
在窦科峰院士带领下,西京医院于2013年完成国内首例基因编辑猪-猴异种肝移植,2016年完成基因编辑猪-猴异种肾脏移植,2020年完成国际首例“13基因”编辑猪-猴肝、心、肾移植,多项技术实现国际领先。2022年,西京医院进行了世界首例“6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联合移植,受体猴存活时间创下世界纪录。后续西京医院又进行多次多基因编辑猪-猴异种肾脏移植试验,为后续临床研究积累大量经验。
西京医院异种肾脏移植亚临床及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经过技术论证、伦理论证和行政报备后,西京医院开展首次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体异种肾脏移植亚临床研究,探索了术后移植肾脏功能变化及移植肾带功存活时间,并研究了异种肾脏移植排斥反应、凝血障碍以及跨物种感染等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机制。2025年3月6日,西京医院团队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多基因编辑猪-ESRD患者异种肾脏移植手术。术后一周,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未见明显感染证据和排斥反应证据,达标出院。术后一个月,患者各项指标平稳,肌酐稳定在70~100 μmmol/L。截至术后183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有望继续刷新纪录。
秦卫军教授指出,供体基因编辑技术仍有改进空间,排斥反应仍是异种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排斥反应及术后感染可能是导致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现有人类实体器官移植后诱导和免疫抑制方案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异种移植,未来需开发新方案。正如世界肝移植之父Thomas E. Starzl所说,“任何技术,在昨天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今天看来也仅仅是勉强做到的,但是明天也许就会成为常规。”中国异种器官移植,未来可期!
来源:八姨太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