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年旱不旱,看八月初五”,今日八月初五,天晴好还是下雨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3:01 1

摘要:今日9月26日,农历八月初五,离国庆放假又近了一天。今日农历八月初五,是“千秋节”,对应天干地支乙巳年乙酉月戊戌日,按照建除十二神算是“除日”。

今日9月26日,农历八月初五,离国庆放假又近了一天。今日农历八月初五,是“千秋节”,对应天干地支乙巳年乙酉月戊戌日,按照建除十二神算是“除日”。

古人把“建除十二神”想象成掌管时间流转的十二位轮值神明,他们各有各的脾性,每天值班,告诉人们今天适宜做什么,忌讳做什么。这“除日”啊,就是其中第二位,排在“建日”之后。

“除”这个字,是核心。 它在这里,不是“清除”、“除去”的意思,而是 “吐故纳新”、“新旧交替” 的意思。好比一个房间,旧的东西搬走了,腾出了空间,准备迎接新的物件。所以,除日,是一个“清理、更新”的好日子。

比如大扫除、扔掉堆积的杂物、理个发洗个澡,都可以理解为除旧布新。凡是想要告别过去、开启新阶段的,选这天做开头,非常应景。

今天还适合修补整顿。 适合进行修复工作。比如修补墙壁、整修器具、化解人际间的嫌隙。总归是让有缺损、有裂痕的事物重归完整。

“来年旱不旱,看八月初五”,今日八月初五,天晴好还是下雨好?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年会不会闹旱灾,从今年农历八月初五这天的天气就能看出个大概。

这是个“长期预报”的土方法。 古时候没有卫星云图,老百姓就靠长年累月观察,发现某个日子的天气,和未来几个月后的天气好像有种“联动关系”。八月初五,正好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时候的天气模式,可能对后续的天气有某种指示作用。

这时候秋收快到了,需要晴天晒粮食。如果八月初五下雨了,古人觉得这不是好兆头,预示着接下来的秋冬季雨水会偏多,甚至可能影响到第二年的春雨。所谓“该下雨时不下,不该下时乱下”,雨水不按常理出牌,来年风调雨顺的概率就小了,旱的可能性就大了。

如果八月初五是大晴天,那古人觉得就是好兆头,说明天气走势正常,该晴的时候晴,来年该下雨的时候也会下雨,大概率会风调雨顺。

古人觉得,八月初五要是天气不好,来年闹旱灾的风险就高一些,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关于八月初五的农谚有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八月初五滴一点,旱到明年杨柳卷”

如果农历八月初五这天,只下了微不足道的一点雨,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将出现持续的干旱,这场干旱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天杨柳发芽的时节。

“八月初五太阳笑,晒干谷仓没米粜”

如果八月初五这天阳光明媚,则预示着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将是持续的晴朗干燥天气。这种天气有利于晾晒当前秋季收获的谷物,确保粮食能够干燥入仓,不易霉变。因此,“晒干谷仓”意味着丰收的粮食能得到妥善保存。而后半句“没米粜”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指因为自家粮食储存得很好,没有多余的可以拿出来售卖,从侧面反映了这是一个丰收且仓储顺利的好年景。

“八月初五雨淋头,秋末冬初水漫楼”

如果八月初五这天雨水降临则,预示着秋季末期到冬季初期降水会偏多,甚至可能多到“水漫楼”的程度。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意在强调秋涝的风险。

“八月初五北风起,棉衣准备莫迟疑”

八月初五如果刮起北风,意味着北方冷空气提前活跃并南下。这表明季节转换较快,秋季的凉爽会迅速被冬天的寒意取代,冬季可能会来得较早、且相对寒冷,要早早准备好御寒的棉衣,不要等到天气骤冷时措手不及。

“八月初五云遮月,油菜小麦种得切”

如果八月初五晚上多云,月亮时隐时现,被认为是天气条件适宜的信号。多云通常意味着大气水分充足,但又非连绵降雨,这种温和湿润的天气非常有利于秋播作物,如油菜和小麦的发芽与幼苗生长。因此,“种得切”是方言,意为“要赶紧种”、“种得正是时候”,鼓励农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播种。

“八月初五雷鼓鸣,来年虫害少横行”

如果八月初五打雷,雷雨天气往往伴随气温的显著下降,可能提前冻死或抑制一部分越冬的虫卵和幼虫,从而减轻来年春季的虫害压力。此时的雷声或许意味着第二年田间的病虫害会相对较少,对农业生产有利。

“八月初五露水重,一冬无雪地开口”

如果八月初五这天清晨露水特别重,预示整个冬天降水稀少,干旱到土地都裂开了口子。这预示着冬季可能偏干,对于依赖冬季雪水滋养土地的地区来说,需要为来年春旱做好准备。

以上关于八月初五都农谚挺有意思的,就算放在目前来说不准,也可以当作一种传统文化来延续。

今天农历八月初五,你们那边是晴天还是下雨?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