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困境:暮年开国,儿子虽多,却都不堪大用,前蜀注定要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2:44 1

摘要:847年,河南舞阳县,一个卖大饼家庭的第八个孩子出生了,没人会想到,这个日后被乡亲们叫做"贼王八"的混混,会在60岁时登基称帝。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一个60岁的老人,打下半壁江山称帝。

十一个儿子,竟然找不出一个能接班的。

七年后,这个他用半生心血建立的国家就彻底消失了。

——《壹》——

847年,河南舞阳县,一个卖大饼家庭的第八个孩子出生了,没人会想到,这个日后被乡亲们叫做"贼王八"的混混,会在60岁时登基称帝。

王建的童年充满了饥饿,家里世代卖大饼,但连自己都吃不饱。

他开始偷鸡摸狗,长大后更是明目张胆地杀牛、偷驴、贩卖私盐,乡里人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贼王八"这个外号,王建背了大半辈子。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仓皇逃跑。

就在这个乱世,33岁的王建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投军,不是投靠黄巢,而是投靠唐朝官军,这个选择救了他的命,也改写了历史。

王建被分配到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

从街头混混到统领千军,王建用了33年,883年,一个更大的机会来了,监军杨复光病死,都头鹿晏弘要带着大家去巴蜀迎接逃亡的唐僖宗。

王建跟着队伍出发,一路上他们边走边抢,队伍越来越大。

到了兴元,鹿晏弘赶跑了当地节度使,自立为王,他开始怀疑王建和韩建会联手对付自己,王建察觉到了危险,他对韩建说:"仆射言甘意厚,疑我也,祸将至矣!"

两人连夜逃跑,带着3000人投靠了大宦官田令孜。

田令孜正缺人手,立刻收王建为义子,还给他的部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扈驾五都",从此,王建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885年,唐僖宗回到长安,王建升任御林军将领,负责皇帝的贴身护卫。

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巅峰就是这样了,年底,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联合李克用攻打长安,唐僖宗又要逃跑,这次目标是兴元。

王建被任命为清道使,负责在前面开路。

500个士兵,要为皇帝的逃亡队伍披荆斩棘,逃亡路上,栈道被烧毁,浓烟滚滚,王建拉着僖宗的马,冒着烟火冲了出去,当夜山中露宿,僖宗枕着王建的腿睡着了。

醒来时,僖宗流着眼泪脱下龙袍赐给了王建。

——《贰》——

田令孜知道自己在朝廷混不下去了,推荐杨复恭接替自己,然后跑到西川投靠同母异父的弟弟陈敬瑄,杨复恭上台后,立刻清洗田令孜的人马。

王建被外放为利州刺史,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

888年,西川大乱,陈敬瑄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朗打得你死我活,朝廷派韦昭度带兵去平叛,又任命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

王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率领2000精兵直扑成都,陈敬瑄拦住了他,双方在鹿头关激战,王建攻破关隘,连克汉州、彭州,大败陈敬瑄的五万大军。

891年8月26日,陈敬瑄开城投降,王建入驻成都,自立为西川节度使。

从河南舞阳到四川成都,王建用了44年,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接下来的十几年,王建像一头饿狼一样吞并周边势力,897年,他拿下东川。

902年,他控制了山南西道,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

此时的王建,已经成为天下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建不服,写信给各地节度使要联合讨伐朱温,没人理他。

大家都知道王建的真实想法,他想当皇帝。

同年9月25日,60岁的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从"贼王八"到皇帝,王建用了整整一甲子,当皇帝容易,找继承人难。

王建有十一个儿子,但他一个都不满意。

长子王宗仁,幼年得病成了残疾人,根本不可能当皇帝,次子王宗懿,被立为太子,但这个人性格暴躁,经常和大臣发生冲突。

908年,17岁的王宗懿被立为太子,王建以为终于解决了继承人问题。

宠臣唐道袭仗着王建的信任,在朝廷作威作福,王宗懿看不惯,多次和他发生争执,913年7月7日,唐道袭突然向王建告发:"太子有不轨之心!"

——《叁》——

储君之痛

王宗懿得到消息,当夜就率兵进宫,要保护父亲的安全,结果在混战中杀死了唐道袭,王建派养子王宗贺率军平叛。

王宗懿逃到民间躲藏,第二天出来找吃的时候被人认出,当场被杀。

王建震怒,把他贬为庶人,太子死了,王建又要重新选继承人,他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几个儿子,三子王宗辂,长得像王建,被认为"类己"。

八子王宗杰,在诸子中最有才干,被称为"才敏"。

王建在这两人之间犹豫不决,但后宫的女人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徐贤妃美貌绝伦,深受王建宠爱,她有个儿子叫王宗衍,是王建的幼子。

徐贤妃联合宰相张格,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

她们的手段很简单,贿赂,张格联络了一大批大臣,联名上书请立王宗衍为太子,王建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算命先生被收买后说:"郑王(王宗衍)相最贵。"

王建知道王宗衍"幼懦",不堪大用。

但看到这么多大臣联名推荐,以为这是众望所归,913年10月26日,他不情愿地立王宗衍为太子,立完太子,王建就后悔了。

他经常看到王宗衍和其他王子斗鸡、击球,玩得不亦乐乎。

每次看到这个场面,王建都会叹气:"我百战而立此基业,此辈难道能守之乎!"918年初,王建又动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他觉得八子王宗杰确实比王宗衍有才干,开始考虑重新选择继承人。

2月20日,王宗杰突然暴死,王建怀疑这是徐贤妃下的毒,但他不愿意深究,最后的希望破灭了,918年5月,71岁的王建病重。

他把大臣们叫到床前,说出了那段著名的遗言。

"太子仁弱,朕不能违诸公之请,逾次而立之。若其不堪大业,可置诸别宫,幸勿杀之。但王氏子弟,诸公择而辅之。"

这番话透露出一个老父亲的绝望。

他知道王宗衍不行,但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只能祈求大臣们看在血缘关系的份上,不要杀死这个不争气的儿子,6月1日,王建去世,王宗衍继位,改名王衍。

——《肆》——

七年的疯狂挥霍

王衍当皇帝后,完全释放了自己的本性,他不问政事,只知道享乐,王衍在成都修建了十多座宫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他让宫女穿着道士服装参加酒会,自己和大臣们一起纵欲狂欢。

喝到兴头上,不管男女都脱衣摘帽,胡作非为,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王衍还喜欢到处游玩,920年,他以"北巡"的名义出去旅游。

从成都出发,经过汉州、利州、阆州,历时五个月。

所到之处,当地官员都要盛宴款待,花费无数,老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后唐已经统一了北方,实力大增,924年,后唐派李严出使前蜀。

李严看到王衍的荒淫表现,回去后向后唐庄宗李存勖汇报。

"大军一到,蜀地必然望风而降。"李存勖决定出兵,925年9月,后唐正式下诏攻蜀,任命李继岌为主帅,郭崇韬为副帅。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王衍还在想着游山玩水。

他听说秦州美女很多,镇守那里的王承休还有个漂亮老婆,就决定带着几万人去秦州"巡边",10月,王衍率军从成都出发。

后唐大军已经开始进攻,他竟然还不知道。

一路上,前蜀君臣吟诗作赋,自以为蜀道险峻,敌人打不进来,11月,后唐军队进入大散关,前蜀的边防军纷纷投降。

王衍走到汉州时,收到紧急军报:唐军来了!

他还不相信,大话连篇:"我正想耀武扬威呢,怕什么!"到了利州,败兵如潮水般涌来,王衍这才知道大事不好,他掩面痛哭,仓皇逃回成都。

后唐军队兵临城下,王衍知道完了,和大臣们抬着棺材,身绑荆棘,出城投降。

从王建称帝到前蜀灭亡,只有18年,李存勖承诺善待王衍一家,但在押送途中,926年5月2日,王衍和他的七个兄弟一起被杀在秦川驿。

王建的担心成了现实。

来源:渊林史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