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化养殖模式 :根据《连云港市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浅海突出生态、融合发展,以贝藻“碳汇”立体养殖为主,因地制宜推行参、贝底播以及鱼、贝、藻立体养殖等生态模式。例如,在近岸滩涂区域探索白蛤等贝类养殖立体综合开发,浅海区
在连云港向海发展布局中,近海养殖正通过多种创新举措推动发展,具体如下:
1,优化养殖模式 :根据《连云港市推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浅海突出生态、融合发展,以贝藻“碳汇”立体养殖为主,因地制宜推行参、贝底播以及鱼、贝、藻立体养殖等生态模式。例如,在近岸滩涂区域探索白蛤等贝类养殖立体综合开发,浅海区域发展集上层栽培紫菜和鱼类养殖、中层吊养贝类、底层底播海珍品和投放人工鱼礁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2,控制养殖规模与品种调整 :连云港曾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生产基地,但因养殖负荷过大等问题,近年来调减紫菜养殖面积,引导养殖户逐步退出近岸滩涂养殖。同时,适度扩大牡蛎、海参等高品质水产品养殖规模。如连云区大规模养殖牡蛎始于2021年,目前全区牡蛎养殖8万亩,一年养殖两茬牡蛎,亩均获利1000至2000元。
3,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加快推进赣榆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并以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核心,打造赣榆区、连云区、灌云县3个海域的“鱼、贝、藻、参”多营养层次的海洋牧场区,利用紫菜、贻贝、牡蛎等养殖浮筏区域,探索底播海参、脉红螺等,着力打造“海州湾贝仓”。
4,融合发展休闲渔业 :大力推进近海生态养殖与海钓、渔家乐等休闲渔业的有机结合,拓展渔业三产融合新模式,提升渔业综合效益。
5,建设生态养殖基地 :连云区巩固提升近海优势养殖,持续优化近海养殖布局,建成20万亩贝藻参高效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引进推广紫菜、牡蛎新品良种,推广“生态疏养”模式,不断提升“耕海牧渔”水平。
来源:话说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