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献以骨刻文楹联书贺加拿大孙子兵法研究会成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2:20 1

摘要:近日,著名文化学者、骨刻文研究奠基者丁再献先生,应加拿大孙子兵法研究会首任会长姜宗民教授之邀,特以集骨刻文字创作楹联一副,书贺该研究会成立。联曰:

丁再献以骨刻文楹联

书贺加拿大孙子兵法研究会成立

天 琮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骨刻文研究奠基者丁再献先生,应加拿大孙子兵法研究会首任会长姜宗民教授之邀,特以集骨刻文字创作楹联一副,书贺该研究会成立。联曰:

上联:孙子兵法风云世界,下联:中华文明出彩东方。

此联虽短,却意蕴磅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

一、 对仗工巧,气象恢弘

从楹联艺术本身看,此联采用了高妙的“宽对”手法,不拘泥于一词一字的机械对应,而着眼于整体意境与气势的营造。

内容上,“孙子兵法”与“中华文明”相对,由一部具体的“兵学圣典”溯源至整个宏大的“文明母体”,格局瞬间开阔,点明了前者乃是后者智慧结晶的根本关系。

动词运用尤为精到,“风云”对“出彩”,皆化静为动,充满力量感。“风云”二字,既描绘出《孙子兵法》如风卷云涌般影响世界战略、商业、管理各领域的动态景象,亦暗合其兵家智慧的特性;“出彩”一词则现代而传神,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在世界东方焕发的夺目光彩,充满文化自信。

空间对比上,“世界”与“东方”构成一幅壮阔的时空画卷。《孙子兵法》的影响遍及“世界”,而其智慧根源则来自“东方”,一横一纵,巧妙点出了文化传播的轨迹与文明的本源。

二、 立意高远,三重贺意

这副楹联的深层价值,在于其层层递进的三重贺意。

一贺研究会:上联“孙子兵法风云世界”,直扣主题,是对加拿大孙子兵法研究会成立意义的最精准诠释。它赞誉研究会所研习的经典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其成立正逢其时,使命光荣。

二贺文明传承:下联“中华文明出彩东方”,将祝贺的维度从一部经典提升至整个文明的高度。它阐明,《孙子兵法》的智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土壤所孕育的硕果。研究《孙子兵法》,即是探寻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

三贺文明互鉴:此联是为“加拿大”这一西方国家的学术机构而作,其本身即是中华文化“风云世界”与“出彩东方”的生动实践。它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与对话,预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宝贵的东方智慧。

此联最独特且价值连城之处,在于“骨刻文集句”这五个字。再献先生并非简单创作,甲骨文于3600~3700年前在山东桓台始创,“骨刻文”又比甲骨文早了1300多年,从骨刻文中集字成联。这一行为本身,是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仪式。

它将中华文明的可考文字源头(骨刻文)、一座思想智慧的巅峰(孙子兵法)与一个当代国际学术平台(加拿大研究会)串联起来,完成了一次从文明曙光到当代辉煌的时空穿越。这仿佛在宣告:我们今天所探讨的智慧,其血脉源自中华文明的滥觞,历经数千年而历久弥新,在今天依然能与世界共鸣。这不仅是一份贺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明证书”,极大地增强了楹联的历史厚重感与学术价值。

丁再献先生的这幅楹联,是一件“技、艺、道”三者合一的精品。它既恪守了传统楹联的审美规范,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精神;既完成了一场国际性的文化贺礼,又进行了一次深邃的文明溯源。方寸之间,可见天地。这幅作品不仅是中加文化交流的一桩雅事,更是中华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一个精彩缩影。

2025年9月24日/乙巳八月初三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来源:潇洒济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