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首歌,能承载多少情感?《我的楼兰》用百亿播放量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当版权之争浮出水面,刀郎收回演唱权、云朵黯然退场、苏柳发声维权,这场“权利迷局”早已超越法律层面,变成一场关于人心、情感与归属的较量。
一首歌,能承载多少情感?《我的楼兰》用百亿播放量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当版权之争浮出水面,刀郎收回演唱权、云朵黯然退场、苏柳发声维权,这场“权利迷局”早已超越法律层面,变成一场关于人心、情感与归属的较量。
刀郎与云朵,曾是师徒情深,春晚同台闪耀一时。可当授权到期、情谊破裂,曾经的合作变成了如今的隔阂。云朵版本占据八成播放量,却因一纸合约被迫下架,而新疆文旅局的“永久授权”更是让这场纠纷充满戏剧性。一边是法律条文,一边是听众的深情呼唤,谁在守护艺术,谁又在争夺利益?
更令人深思的是苏柳的表态:“楼兰不该被风沙掩埋,歌声也不该被合同埋葬。”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音乐本该是情感的共鸣,而非冰冷的交易。当版权与情感对立,听众用翻唱和评论表达自己的态度——他们要的不是输赢,而是那熟悉的旋律与感动。
或许,这场纷争没有真正的赢家。但我们可以选择站在音乐这边,让《我的楼兰》继续在风中传唱,而不是被尘封在合同的角落。
来源:草原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