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张雪峰多平台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这些平台的粉丝总数超过6500万,有的明确标注“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有的仅显示“账号异常”。
9月24日,张雪峰多平台账号同时被禁止关注,这些平台的粉丝总数超过6500万,有的明确标注“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有的仅显示“账号异常”。
全网同步处罚,意味着张雪峰触及了显性的法规公序底线,或是隐性的某些红线。
张雪峰对此的回应格外简短“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团队工作人员则称,账号被禁止关注是受到了举报,并表示“公司已经在处理了,短期内就可以解决”。
按理说,张雪峰被敲打应该低调一些。
但他似乎一头扎进了钱眼,哪怕主账号都被封了,“张雪峰讲升学规划”等关联账号,依然在热火朝天地直播带货。
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张雪峰账号问题还没解决呢,又来了一个把自己往死里作的操作,一内部员工声称账号会在一个月后解封,公司业务不受影响。
这不是赤裸裸地昭告天下,张雪峰上面有人,可以给他透露私密消息吗。
毕竟,身为员工是不敢胡乱编造的,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张雪峰自己说的,所以问题来了,是谁告诉张雪峰他账号解封情况的呢。
要知道,张雪峰的大嘴巴网友们已经领教过一次了,他在枪响捐款5000万的言论之后,就在直播间一脸得意:
“我那个捐款的视频被发到外网去了,哈哈哈,所以我们当地W信办的L 导就跟我说,让我去查一下,到底是谁TM发出去的,太坏了!哈哈哈......”
言多必失人狂有灾,也不知道他炫耀这些不能摆到台面上的秘密,图的是个啥,显示他在权力的游戏里玩得很溜,还是一时没注意说漏了嘴?
总之无论是哪个原因,他都再次触碰底线,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说起张雪峰的崛起,还要把时间线拉回到2016年。
张雪峰本名张子彪,1984年出生于黑龙江,毕业于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 2016年,他凭借《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一炮而红,从此走上教育网红之路。
张雪峰的走红并非偶然。他善于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用直白犀利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深谙人性的弱点,把一套“虐粉+卖惨+极端言论”的组合拳,打得相当丝滑。
凭借风趣幽默的东北大碴子味普通话,张雪峰迅速火遍全网,一度成为“考研代言人”,又积极活跃在影视综艺中扩大影响力,短短几年圈粉超6500万。
张雪峰曾直言不讳地说“孩子报新闻学我会把他打晕”,抛出“文科都是服务业”的炸裂言论,还将其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并且每年都要表演一出眼含热泪被逼退网的大戏。
尽管张雪峰涉嫌制造焦虑,摇头晃脑爆粗口有失体统,引发众多高校教授和媒体批评,也给他带来持续的关注度,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财富自由。
只是在商业扩张的过程中,张雪峰的流量生意面临挑战。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免费志愿填报工具的推出,对张雪峰利用信息差捞金构成了威胁,本人不当言论更是严重翻车。
今年5月份,张雪峰主推的“高考预测卷”被指涉嫌虚假宣传。最关键的是,张雪峰的高价收费背后并不总是高质量。
6月5日,有家长在张雪峰直播间花168元买了套“2025年高考预测卷”,结果内容漏洞百出,但客服只承认错误却拒绝退货退款。
9月3日,张雪峰在观看阅兵时有点激动到飘了:“若祖国统一战争枪声打响,我个人至少捐5000万,公司整体捐1个亿!我公司账上永远备着这笔钱!”
一开始,张雪峰这段发言获得了大量支持,不少路人被圈粉。
只是很快有人质疑“为什么爱国要等?”,并指出他这种将爱国情绪公开标价的行为,看似是正义发言、爱国情怀暴涨,实际却是一种营销手段。
这次张雪峰账号被全平台封禁,正值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专项行动,属于枪打出头鸟+遭到流量反噬,算是教育生意的必然结局。
当然,这对于张雪峰来说谈不上灭顶之灾,只不过是小惩大戒。
但中国有句古话“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张雪峰自己也说过“网红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不红了,要么没有了”,还是希望他能安全着陆,千万不要没有了。
来源: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