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省商南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简称“新联会”)以“新善中国”公益理念为引领,赓续传承第一届理事会“思想引领铸魂、参政议政赋能、社会服务暖心、组织建设聚力”“四维联动”模式,以换届为新起点,紧扣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建设,推动新
陕西省商南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简称“新联会”)以“新善中国”公益理念为引领,赓续传承第一届理事会“思想引领铸魂、参政议政赋能、社会服务暖心、组织建设聚力”“四维联动”模式,以换届为新起点,紧扣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建设,推动新阶层力量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书写“新善中国”县域实践新答卷。
思想引领铸魂:锚定“新善”方向,凝聚“同频共振”新共识
以政治引领为核心,将“新善中国”“守初心、担使命”理念融入思想建设,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向凝聚共识深化。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思想根基。延续“鹿城新声”读书会品牌优势,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四大名城”建设相结合,创新“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实践研学”模式,组织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初心路・践行新善责”研学活动,在感悟革命精神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理解,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服务商南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紧扣时代主题,强化凝聚共识。围绕“四大名城”建设,开展“新善同行・助力名城”系列主题教育,组织会员走进重点项目现场、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看变化、谈体会、献良策”,将个人理想、企业愿景与县域发展大局紧密绑定,建立“线上学习社群+线下专题沙龙”常态化机制,推送“新善中国”典型案例、商南发展政策解读,年均开展学习活动15场以上,覆盖会员及新阶层人士200余人次。
参政议政赋能:聚焦“新善”实效,激活“服务发展”新动能
立足新联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定位,将“善举践行”与“助发展、惠民生”结合,推动“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
健全联动机制,精准建言献策。落实新一届“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要求,搭建“新阶层・政企面对面”平台,聚焦“四大名城”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生态保护等课题,每季度组织会员与发改、科经贸、农业等部门座谈,形成“调研—建议—落实—反馈”闭环。传承第一届理事会52项专题调研经验,重点围绕钒矿资源延链补链、茶旅融合提质、乡村民宿规范化发展等方向开展深度调研,提出“靶向性”建议,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惠及企业、群众的务实举措。
深化“产学研政”,推动善利共享。延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四方联动模式,结合“四大名城”发展需求,促成会员企业与长安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定点帮扶高校合作开发文旅文创产品、生态农业技术等项目,推动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双向赋能。例如,结合文旅融合“旅游名城”建设,联合科研院校设计“金丝峡—茶旅小镇”沉浸式体验线路,带动沿线10余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农户年增收超10000元;结合生态宜居“生态茶城”建设,引入农业科技团队研发龙井绿茶、桂花红茶、金丝黄茶等科管种植技术,创建秦岭茶乡、商南泉茗区域地理标志,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全县24万群众一人一亩茶目标。
社会服务暖心:践行“新善”使命,擦亮“惠民利民”新品牌
以“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和谐”为导向,打造“新联助农”“鹿城关爱”等公益品牌,将“善举践行”延伸至“四大名城”建设民生领域。
聚焦乡村振兴,升级助农模式。结合乡村振兴“产业新城”建设,优化“直播带货+渠道对接+产业帮扶”模式,组建“新联助农直播联盟”,联合新媒体会员打造“商南好物”等IP,年助销农产品目标突破2500万元。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会员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建设种植基地、帮扶车间,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实施“光彩行动”,组织文旅、设计会员免费为乡村民宿提供改造方案、为农产品设计包装,提升“商南特色”附加值。
拓展公益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落实“聚焦公共服务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要求,整合教育、医疗、法律等会员资源,开展“新善服务・名城惠民”系列活动。教育会员开展“名校名师送教下乡”,为偏远学校培训教师、开设兴趣课堂;医疗会员组建“健康守护小分队”,为农村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体检、慢病管理服务;律师会员参与“乡村振兴法治护航”行动,为村民、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壮大“鹿城关爱”,深化长效帮扶。延续160万元“鹿城关爱基金”公益成果,扩大基金募集渠道,吸纳爱心企业、社会人士捐赠,重点用于“康养慢城”建设和助学、助老、助残等民生领域。实施“名城筑梦计划”,资助贫困学生150名,同步对接会员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开展“适老化改造进乡村”,为农村孤寡老人改造住房、配备智能养老设备;国力康养联合市县残联、民政、人社等部门和技能培训机构开展“新善赋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电商运营、手工制作等技能,实现“技能增收”。
组织建设聚力:夯实“新善”根基,打造“活力高效”新家园
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效能”为核心,完善制度机制,凝聚“新善”力量,为“四维联动”提供组织保障。
优化队伍结构,汇聚新阶层英才。健全“会员发展、管理、服务”机制,围绕“四大名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吸纳直播电商、文旅策划、生态环保、法律金融等领域优秀人才,新增会员82人;实施“新阶层菁英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帮带+实践锻炼”,培育既懂专业、又善公益的骨干会员理事27人,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充满爱心”的新联队伍。
细化制度规范,提升新联会效能。修订《新联会章程》,新增《“新善中国”公益实践工作细则》《会员公益服务积分制》,将会员理事参与“四大名城”建设、公益服务的成效纳入履职考核、表彰奖励、评优树模;落实“健全议事决策制度”,重大事项经理事会民主表决,公益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定期公示,确保组织运行“公开、透明、高效”;将专项工作经费与公益经费纳入“财政支持+社会募集”双渠道保障,为“四维联动+善举践行”提供资金支撑。
强化服务功能,建强新善云阵地。升级金福湾“同心汇”统战之家等12个统战实践创新基地,增设“四大名城・新善实践馆”,展示新联会助力县域发展、践行公益的成果;优化“新善云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新善故事”“助农信息”“公益招募”,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阶层之家”;组建“新联会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创建和重大项目服务、应急救援等工作,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下一步,商南县新一届新联会将以“凝聚新阶层智慧、践行新善使命”为核心,持续深化“四维联动”,在思想引领上强化“与商南同频共振”的共识,在参政议政上聚焦“四大名城”建设精准发力,在社会服务上拓宽“善举践行”的广度与深度,在组织建设上提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探索“新善中国”的县域实践,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商南贡献新阶层力量!
来源:西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