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问到:这两年“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请问应急管理部在推动全社会参与应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问到:这两年“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请问应急管理部在推动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回答说:
近年来,我们锚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宣教活动,推动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持续强化群防群治,全社会重视安全、参与应急的氛围更加浓厚。2022年7月重庆山火集中爆发,老百姓自发地用摩托车爬山送消防员、送水、送干粮,筑起了一道“人”字形的防火长城,那种万众一心的场面确实令人非常感动。我在这里用三个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做法。
第一个词是宣传,就是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我们聚焦“畅通生命通道”“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等群众可感可及事项,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消防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开展系列安全知识发布会,推出“全民安全公开课”科普节目,举办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我们还常态化组织应急演练,把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社区家庭,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明显提升。今年1月份,陕西秦岭山区路边荒草着火,一名热心群众教科书式组织灭火,成功地阻止了火势的蔓延,这个视频也迅速登上了热搜。
第二个词是发动,就是广泛发动群众来报告问题隐患。我们大力倡导安全“主人翁”精神,建立了员工内部报告和群众社会监督两个渠道,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来报告或者举报问题隐患。去年全国共受理安全生产举报56.2万件,其中查实数量达到了33.3万件,查实率接近60%。比如,我们根据群众的举报,发现山西一煤矿隐蔽工作面严重违法行为,这个隐蔽工作面瓦斯还严重超标,当时还有数十人在井下作业,可以说是群众帮助我们拆除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第三个词是培育,就是大力培育群众防灾避险能力。我们推进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国总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他们不但负责灾后掌握和报送灾情,在灾害隐患排查、紧急转移避险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15日,广东茂名一名村干部半夜1点发现道路涌水险情,她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敲门预警,迅速转移了57名村民,1小时以后山体轰然滑坡,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去年超过1万户3万人成功避险,就得益于灾害信息员和老百姓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尽快组织转移。
人民群众既是安全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安全治理的参与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走好群众路线,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