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农文旅!武清乡村振兴“融”出加速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0:55 3

摘要:粮食产量占全市20%以上,蔬菜产量占全市38%左右,奶牛存栏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武清作为天津农业大区,有效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持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并荣获“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多项

粮食产量占全市20%以上,蔬菜产量占全市38%左右,奶牛存栏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武清作为天津农业大区,有效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持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并荣获“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多项国家级称号。

摄影:陈九志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兵作战”到“全链发展”,从“传统村落”到“文旅名村”,近年来,武清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3+1+1”工作思路,以创建“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为重要抓手,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强农、融合富农,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区域样板。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在武清,农户们的感慨道出了农业生产的巨变。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无人机播种、北斗导航……这些“黑科技”,正重新定义武清农业。近年来,武清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引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天津农科院等100余位农业方面高水平专家,建成1个人才服务平台、2个联创中心、4个教授工作站、4个科技小院、15个产业服务站,获评全市唯一“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同时,建成“尚农智谷”科技园区,集聚分子育种、植物工厂、智慧农业等一批高新农业企业,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慧”种地,让雍阳农品产得出、产得优;树品牌,则让雍阳农品卖得出、卖得好。武清细致梳理本地优质农产品产业图谱,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提升区域农村产业竞争力。在刚刚亮相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主题地铁—— " 丰收号 " 上,专门设立了“武清陈咀鲜食玉米”主题车厢。“小熊掰掰”作为代表品牌,其形象和产品介绍随列车穿梭于城市地下,成为一张移动的、香甜的“武清农业金名片”。

“小兔拔拔”水果萝卜脆甜多汁,“小鹊登枝”口感番茄酸甜适中,“小熊掰掰”鲜食玉米软糯香甜……这些带着可爱名字的“武清萌宠果蔬”,如今成了京津冀市场上的“香饽饽”。武清全力打造以“福运武清”为引领的“1+3+N”品牌体系,精心培育“武清果蔬”萌宠系列品牌,深入开展特色产品品牌认证和产业基地分级管理。构建了“政府统筹规划、协会桥梁纽带、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通过武清果蔬协会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迈进,形成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一颗桃、一串葡萄、一根玉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实”,打响了武清农业的名号,也让武清乡村从单纯“生产之地”变成京津冀游客追寻的“诗和远方”。十一、中秋“双节”还未到,位于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的民宿便预订火热。此外,“双节”假期期间,该村还将举办丰收美食节,“宴客雍阳”美食品牌、武清特色美食、雍阳饮食文化等待京津冀等地游客前来“打卡”。

从“田园”到“游园”,武清以建设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为契机,在“一河一路”(大运河、武香路)沿线,集中资源打造了天民田园、李大人庄、运河不夜城等一批标志性农文旅项目,把标志性项目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将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旅游产品,为京津冀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短途休闲理想目的地。

面向未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还将继续深耕,让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花越开越艳。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孙学颖介绍,武清将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持续发力:在科技创新上再深化,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品牌建设上再提升,以武清果蔬协会为抓手,完善“福运武清”品牌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在产业融合上再拓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文旅更深层次融合,“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美丽武清

来源:美丽武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