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至21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包头市紧紧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统筹整合各单位、学校优质资源,通过重点活动引领、基层服务下沉、创新模式推广等多项举措,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推普工作矩阵,在全
9月15日至21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包头市紧紧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统筹整合各单位、学校优质资源,通过重点活动引领、基层服务下沉、创新模式推广等多项举措,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推普工作矩阵,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
重点活动引领
融合经典文化
推普周期间,包头市以高品质重点活动为核心抓手,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经典文化实现深度融合。9月15日,第28届推普周包头市重点宣传活动暨包头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典耀中华、书香满校”读书分享会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师生们通过经典诵读、阅读心得分享、集体吟唱等丰富形式,在书香墨韵的浸润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9月18日,第28届推普周包头市重点活动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作品展演在包头市少年宫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举办。活动现场播放了第28届推普周全国及自治区公益宣传片,呈现了课本剧《稻浪与星海 科学创未来》以及《中华少年》《父母爱情》《请铭记雾重庆》《永不消逝的声音》《秋天里的中国》等多部优秀诵读作品。多样的展演形式既为群众送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更引领社会大众亲近中华经典、传承优秀文化,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意识。
基层服务下沉
助力乡村振兴
为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包头市将推普服务精准下沉至基层一线。推普周期间,包头市教育局联合东河区教育局、九原区教育局共同开展第28届推普周“推普宣传进乡村”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开设推普小课堂、组织志愿者与乡亲们共同开展识字互动、发放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手册、邀请家长代表分享家庭推普经验等形式,把规范语言服务切实送到群众身边。
在土右旗,各乡镇、机关单位积极响应推普号召,纷纷开展推普周启动仪式与主题学习活动。其中,萨拉齐镇、土右旗财政局举行了推普周启动仪式;土右旗团委、农牧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题学习;土右旗民委等部门则牵头举办“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多维度推进推普宣传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创新模式推广
构建协同体系
校园推普实现常态化开展。各学校将推普工作融入日常教学,“晨读经典”“汉字书写日”等活动已蔚然成风,有效将各类语言文字赛事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学校精心设计特色活动:低年级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生动形式,让学生感受普通话的独特魅力;中高年级围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团结与普通话”等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设计等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规范用语的认知。
“小手拉大手”模式成效显著。各旗县区、学校创新采用“小手拉大手”推广模式,组织小学红领巾讲解员深入乡镇、村庄,开展展现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的朗诵表演。通过“孩子影响家庭、家庭带动乡村”的传导效应,引导乡村群众逐步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成功构建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普通话协同推广体系。
多维联动扩大宣传覆盖。依托“视觉+听觉+仪式”多维联动机制,包头市持续扩大推普宣传覆盖面。仪式传播方面,周一升旗仪式上专门开展推普主题国旗下讲话,由学生代表发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倡议;视觉宣传方面,通过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推普标语,在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置推普专题宣传栏,并借助校园公众号、班级家长群推送推普倡议书与政策解读内容;在听觉传播方面,“红领巾广播站” 开设推普专栏,每日播报规范用字故事与推普知识,让规范用语习惯真正入耳入心。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以本届推普周活动为重要契机,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持续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发挥学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全面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聚焦重点人群与重点领域,不断丰富推普内容、创新宣传手段、扩大推普范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推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语言文化根基,推动全市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