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远眺向未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中的观察与思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20:42 1

摘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万全 摄

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全社会爱国情怀强烈激荡的时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一架运-20在4架歼-20的护航下,将“最可爱的人”接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9月18日,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全国多地拉响防空警报,表达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活动现场人流如织。卢炳广 摄

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长春举行,军民共赴蓝天之约。活动现场人流如织,观众达99.6万,再创历史新高。钧正平文章《“人”“从”“众”,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指出:“这份热情,既源于对空军发展、国家强盛的自豪,也包含着对和平的深切珍惜——因为我们经历过欺侮和贫弱,才更懂得强大的意义。”

连日来,《空军报》记者深入活动现场采访,穿行在“人”“从”“众”间,沉浸式体验这场满载空天情怀的精神盛宴,更充分感受着人民群众对国家强盛和军队强大朴素而又强烈的期待。

★ 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 ★

人民空军为人民

人民空军爱人民

静态展示区的航空装备,沿机场跑道一字排开。从退役飞机开端处的米格-15比斯,走到现役飞机开端处的歼-10C,要走近800米。

这800米,是一段从自强到自信的历程。走上这段历程前,苦难深重的中华大地有空无防,听到飞机轰鸣,人们的本能反应是畏惧和躲避;走过这段历程后,人民空军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武器装备迭代更新、训练模式深刻转型,听到战机呼啸,人们会习惯性地仰望、寻找、欢呼。感谢党和人民,建设强大的空军,让和平环境中长大的我们,拥有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

△装备静态展区的歼-6。 万全 摄

战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人民空军自成立起,就勇敢担负起守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2011年起,空军在长春举办航空开放活动,将其打造成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空天安全意识,并以此表达忠诚履行使命的决心信心,传递“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人民空军为人民,“为”是全力以赴的倾心奉献。精彩的飞行表演、体系的装备展示、特色的主题展区和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规模大、内容多、体验新,诚意满满地彰显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本届活动重点设计飞行员成长的8个环节,对观展内容和配套活动进行体系串联,让观众在从“蓝天召唤”到“制胜空天”的进阶中走近空军、了解空军。为提升民众观展体验,军地双方合理规划场地布局,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在人员承载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努力让交通、饮食、安检等方面条件更加便利。

人民空军爱人民,“爱”是双向奔赴的深情厚谊。军民间和谐融洽、心心相印的感人场景频频出现。观众把孩子递到任务官兵怀中合影留念,成为活动现场的一道亮丽风景。驭风而来的飞行员、全副武装的空降兵,一次次温柔而又有力地抱起天真可爱的孩子,托举父母们美好的期待。在活动现场,只要穿军装,就是“自家人”,问路、请教、合影甚至照顾孩子,每一声亲切的“同志”,都透着发自内心的信任。

△小朋友对战机充满好奇。谭巳成 摄

正午,艳阳高照。轰-6宽大的机翼下坐满乘凉的观众。网友风趣地评论:“6爷(对轰-6的昵称)既是‘保护伞’,也是‘遮阳伞’。”在长春、珠海,记者多次见过类似场景。铁翼雄风,平时遮风雨御骄阳,战时保和平卫家乡,不正是“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爱人民”的生动写照吗!

在运-20货舱开放现场,某雷达站原站长魏冬冬带孩子来体验,他说,以前看运-20是在雷达荧屏上,今天才是“身临其境”。

被问到此刻有什么感受,魏冬冬充满感情地笑了:“我们站有个藏族战士叫多吉,一次任务有幸坐上了运-20。我问过他同样的问题。他说,站长,我也不太会说,就一句话,‘飞机真好,国家真好’!”

“飞机真好,国家真好”,这是空军航空开放活动现场每个人的共鸣!

★ 展示空军形象的开放窗口★

装备件件是“明星”

官兵人人是“名片”

装备静态展示C区,几名空降兵战士负责讲解各型轻重武器。下士班长刘燚自豪地向观众介绍战车,也介绍自己所在的英雄集体:“我是特等功臣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的成员。”这些空降兵战士有的刚参加完九三阅兵,黝黑的脸上还留着清晰的白印;有的自沙场而来,迷彩作训服隐蔽处尚有摸爬滚打时剐出的线头。他们肃立间威风凛凛,开口时温暖和煦,让观众由衷感慨:“装备经得住考验,军人经得住审视!”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陈思麒、运油-20A女机长谭红梅、歼-20飞行员、从直-20机降的空降突击队员……装备件件是“明星”,官兵人人是“名片”。作为展现人民空军奋斗强军成就的窗口,展望“追梦空天、制胜未来”远景的平台,走近公众、走向社会的桥梁,空军航空开放活动立体化、沉浸式地展示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展示当下的风采,更呈现过去与未来。空中展示和互动体验,彰显当下的能力;装备静展与主题展馆,勾勒发展的足迹。地面静态展示近百型现役战机、地面装备和退役经典装备,按照研发列装的时间轴串联,让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轨迹清晰可见。空军主题展馆旁就是无人智能馆,将人民空军的优良传统、发展轨迹与创新基因、未来远景关联起来,让人们沿着“来时路”眺望“下一站”。

——展示先进的武器,更呈现完备的体系。隐身战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预警雷达……每一件“明星”装备都获得高度关注。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批国产先进装备威武列阵,呈现出丰富的谱系、完善的配套和完备的体系。空警-500单机与歼-20四机护航编队、运油-20A单机与歼-16双机加油编队……呼啸而过的战机,展示指挥控制、远域慑阻、区域控制等能力,以及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姿态。

△战机编队。余红春 摄

——展示过硬的本领,更呈现强能的链路。空军航空大学是天之骄子起飞的地方,由该校新生开学典礼发端的航空开放活动,始终突出育才的主题和教育训练的鲜明特色。军营开放活动全方位呈现飞行学员训练生活,歼教-9、教-10、歼-10S、歼-11BS展示飞行员培养链路,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在“战位”上感受空军……强能链路的全面呈现,展示战斗力生成的稳固来源,体现人民空军打造一流人才方阵的不懈追求。

——展示有形的实力,更呈现内在的文化。空军主题展馆以“追梦空天、制胜未来”为主题,呈现空军转型的闪光航迹和一代代空军人的高远追求。奋斗强军的志向、追梦空天的情怀、发展共赢的理念……“头脑”和“拳头”一样有力量,皆为胜战之途、止战之策。展现空军力量、传播空军价值、弘扬空军文化,实现了在开放中放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

△一名少年观众聚精会神地盯着“金头盔”。 谭巳成 摄

9月20日,观展人数达23.6万。面对人潮人海,感受盛世繁华,刘燚想起老排长孙占元在上甘岭坑道里的心愿:“等抗美援朝胜利了,要买双皮鞋去天安门照个相。”

英雄牺牲73年后,刘燚所在部队的官兵将一双崭新的皮鞋放在战车内,随空降突击方队接受检阅。没能参加九三阅兵的刘燚,把参展当受阅,把展示好空军和空降兵的形象,当成对先辈的缅怀。他觉得,每次观众用镜头对向自己,也是在给老排长拍那张未照成的相,因而腰杆挺得笔直。

★汇聚发展能量的强大磁场★

坚持以人为中心

发出蓝天的邀约

如果你能化身一架旋翼无人机,轻盈地上升到机场观礼台上空几十米处,并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发现,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持续“扩容”,有形的空间和无形的影响都在扩大。就像石头投入深潭,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本届活动同步举办长春航空展,首次全面启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场馆总面积较上届扩容近一倍。紧邻活动现场,新建了风景优美的蓝天公园。一些未能预约到票的家庭,在蓝天公园搭起帐篷、铺开野餐布,照样可以其乐融融地看飞行展示。军地双方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正在将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打造成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军民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优秀飞行人才招募的重要窗口。

△观众们争相与歼-20合影。余红春 摄

飞行是少数人的职业,而建设强大空军应当是一个民族的事业。一个飞翔的军种,想要在更广阔的维度探寻施展效能的空间,必定秉持前瞻的视野、开放的姿态,构建和拓展获得广泛支撑的体系。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如一个强大磁场,汇八方资源,聚发展合力。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内,既有空军展区,也有来自军工央企、吉林省的展区;空军主办的无人智能馆旁,坐落着地方办的低空经济馆、科普研学馆、航模拼装体验区乃至科幻主题的南天门计划沉浸式体验馆。从技术到装备,从有人到无人,从器物到文化……企业天南海北、展陈琳琅满目,航空文化是穿起这一切的“线”。

磁场般的效应,尤为鲜明地体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上。追梦空天,关键在人、要在得人。当今世界,空天领域的竞争更加集中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坚持“以人为中心”,通过全面升级内涵、规模和体验,激励更多有志青年热爱空军、建设空军、献身空军。

建设一流空军,呼唤一流人才。近年来,报考飞行学员的考生数量持续增多,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大量志向高远、素质出色、眼界开阔的青年加入空军阵列,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发挥的聚能作用功不可没。

据统计,本届活动青少年观众超10万人,青春力量涌动现场。

△飞行学员指导小观众使用飞行模拟设备。余红春 摄

这是轰-6K飞行员田乐第三次参加此项活动,第一次是作为新飞行学员参加开学典礼,第二次是在活动的阅兵式上担任仪仗队擎旗手。当年观看飞行展示,他受到强烈震撼,同时觉得任务部队的飞行员特别有魅力。毕业几年,沙场淬火、硝烟洗礼,驾驶“战神”回到起飞的地方,他也具备了同样的气质。

活动中,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员谢东阳和李俊豪担负执勤任务。执勤很辛苦但也很快乐——虽然一站就是一天,但有充足的机会端详各型战机,畅想其中哪一个是自己未来的“搭档”;虽然同样的问题一天要回答几十遍,但也很自豪,尤其被问到“学什么专业”,总暗自得意而不动声色:“我是飞行学员!”

招飞展区,来自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生们担任志愿者,这是能力锻炼,更是文化体验。尚未穿上军装的他们,已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空军人,个个积极主动,忙得不可开交。一个男生笑呵呵地说自己是“勤劳的小蜜蜂”:“虽然还不是鹰,至少已经飞起来了。”记者被这个比喻逗乐,正想多聊几句,勤劳的他已经“飞”得不见踪影。

无人智能馆“脑控无人机系统”前,参与体验的队伍排了很长。一个男孩久候无果,急得哭了一鼻子。擦干眼泪,他坚持“耗”在现场。这份执着打动了主持体验活动的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王文,专门延长时间满足了他的心愿。“明年珠海见吧?”完成细心讲解辅导后,王文笑着发出邀请。“一定!”男孩郑重地回答。

△招飞展区。 余红春 摄

真好遇见你,期待再见你,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向一个个青少年发出蓝天的邀约。

从天真烂漫的儿童到活力四射的青年,记者分明感到,一个梯次分明、衔接紧凑、激情洋溢的人才方阵清晰呈现,正向着明天进发。

来源:人民空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