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它通过配额交易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政策工具。碳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转化为商品,企业可通过出售超额配额或购买缺口来平衡其排放需求,以此来控制碳排放总量。例如,排放量低于配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它通过配额交易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政策工具。碳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转化为商品,企业可通过出售超额配额或购买缺口来平衡其排放需求,以此来控制碳排放总量。例如,排放量低于配额的企业可将剩余配额进行出售,超标企业则需通过市场购买配额来完成碳排放的履约。碳市场的类型分为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两种,强制市场:重点排放企业必须参与配额分配和交易,如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发电、石化、建材等行业。
自愿市场:非强制参与的减排主体可自主选择减排路径,如企业自愿减排项目或金融机构参与的自愿减排交易。运作机制方面可以选择配额分配:政府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数据设定年度碳排放上限(配额),企业可选择减排或通过市场购买配额。价格调节:碳价反映减排成本与社会价值,引导企业优化生产方式,例如高排放行业需承担更高成本。国际影响:全国碳市场建设旨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定价中心,通过制度完善和扩容提升其全球的竞争力。截至2025年9月,全国碳市场已经覆盖到发电、石化等重点行业,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
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是个什么概念呢?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核心政策工具,它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碳市场交易中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利用市场机制校正环境负外部性,实现“谁污染、谁付费”。企业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排放或购买配额履约,来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在运行机制方面,政府设定碳排放总量,按规则分配配额给企业,配额有盈余的可以出售,而不足的则需要购买。例如,全国碳市场覆盖发电行业,2021年启动至今已纳入2257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减排成本降低约350亿元。
截至2025年,全国碳市场已形成强制与自愿两大交易体系:强制碳市场覆盖发电等行业,碳排放配额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自愿碳市场:企业可自主选择减排路径,通过项目型交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当前市场活的跃度、数据质量仍需提升,未来将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并增强国际影响力。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为什么要设在上海呢?这主要是基于下面这些原因:上海的金融资源优势;上海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丰富的金融资源,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监管体系等,能够为碳市场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上海作为自贸区,具备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上海的制度保障优势;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通过政策支持,保障碳市场制度建设与履约监管,确保市场稳定运行。截至2025年9月,上海碳市场覆盖钢铁、石化、化工等28个行业,纳入400余家重点排放企业,形成全国领先的行业管控体系。截至目前,上海已经连续12年实现100%履约纪录,累计成交量达2.65亿吨,交易额为55.44亿元,市场活力显著。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相匹酏的是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是个什么概念呢?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是生态环境部唯一授权的碳排放权确权、登记和结算服务机构。
该机构承担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履约等核心职能,确保碳市场的高效运行。它的核心职能是确权登记:为重点排放单位发放碳排放配额,并统一管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登记。交易结算:提供账户的注册、交易结算、资产管理等市场化服务,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履约管理:支持配额清缴履约,监督企业碳排放合规性。运行成效:截至2025年6月,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6.6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权,上半年交易量同比增长75.49%,用户数量增长超50%,并且顺利的完成了首次行业扩围(钢铁、水泥、铝冶炼)的“大考”。
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设在武汉市,这主要是基于武汉市的制度基础;市场活跃度;先行先试经验;战略定位相关联。湖北省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全国首部碳交易法规《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形成了涵盖碳排放的数据核查、配额发放、市场交易等环节的完整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碳市场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湖北省的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数量长期位居全国试点省份的首位。截至2021年,湖北碳市场累计交易量已经达到了7827.65万吨,交易额16.88亿元,活跃的市场环境为全国碳市场的登记结算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基础。
武汉中碳登(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自2017年起承担碳排放权确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核心职能,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并推动武汉在绿色金融、碳普惠体系等领域创新实践,形成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为什么将 碳市场将交易中心与注册登记结算中心分开设立呢?这主要基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交易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利用其金融交易经验优势,提供交易撮合、市场监控等服务。 武汉作为注册登记和结算中心,依托中碳登(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碳排放配额的发放、账户管理、资金清算等职能,形成两区域的协同效应。
来源:邓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