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放大招!花3.9元买个馒头就能领送100元代金券,门店实测:套路藏在细节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9:33 1

摘要:这场 9 月 24 日在全国门店同步启动的 “西贝请您吃饭” 活动,短短一天就搅热了社交网络。客服明确回应,只要到店任意消费,不管大人小孩每人都能领一张 100 元堂食券,全国通用还能无限叠加,有效期从 9 月 25 日一直到 10 月 31 日。

最近,西贝莜面村搞了个大动作——“西贝请您吃饭”

听起来挺客气,可网友一听,直接笑出声:“请我吃饭?上次那个21块的馒头还没消化呢!”

这回的活动是这么玩的:你只要去西贝点顿饭,甭管是一杯酸奶、一根羊肉串,还是半个凉菜,结账时就能领一张100元代金券,下次来直接抵扣。

不少人当场表示:“合着为这券还得再跑一趟?”

这场 9 月 24 日在全国门店同步启动的 “西贝请您吃饭” 活动,短短一天就搅热了社交网络。客服明确回应,只要到店任意消费,不管大人小孩每人都能领一张 100 元堂食券,全国通用还能无限叠加,有效期从 9 月 25 日一直到 10 月 31 日。

可这看似 “血赚” 的优惠,评论区却骂声一片:“谁缺这 100 块?缺的是敢吃预制菜的胆子!”

从排队抢位到门店冷清,西贝这半个月咋了?

让消费者集体犯怵的,是刚过去半个月的 “预制菜大地震”。9 月 10 日,罗永浩带着同事吃西贝,五个人点 15 道菜还没吃饱,怒发微博吐槽:“全是预制菜就算了,羊排腥得发臭,面汤明显是隔夜的!”

这话直接引爆舆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连夜拍视频回怼,晒出 785 元消费小票说 “菜没吃完是因为上餐慢”,还放话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要告罗永浩”。结果三天后就被人民网实锤:“西贝预制菜占比超 80%”,连内部厨师长都爆料 “羊排煮好放三天,加热就端上桌”。

记者暗访更扒出真相:牛肉土豆条是中央厨房半成品,高压锅焖 5 分钟就上桌;葱油生菜提前切好分装,下单后焯水浇汁完事。曾经喊着 “家常味道、食材新鲜” 的西贝,成了网友口中的 “料理包加热场”。北京多家门店外卖订单直接腰斩,从日均 200 单跌到百单出头,济南、上海的线下门店更是常常空着大半餐桌。

雪上加霜的是 “高价后遗症”。去年那 21 元一个的馒头虽然早下架了,但人均超百元的消费,配上加热预制菜的口感,让网友吐槽:“这哪是吃饭,是给情怀交智商税。” 如今抛出代金券,明眼人都看出来是 “救命招”,可消费者根本不买账。

券能倒卖、儿童能领?活动细节藏着 “小心机”

这场优惠的 “宽松规则”,很快催生出新乱象。活动开始仅 5 小时,闲鱼上就出现大量转卖西贝代金券的链接,根据有效期长短,售价从 30 元到 80 元不等。有网友调侃:“这是给黄牛发福利呢?”

但普通消费者更在意规则里的 “暗坑”。最让人膈应的就是 “不可当餐使用”—— 有特意凑单领券的顾客,必须下次再来消费,等于被绑定了二次到店。上海陆家嘴门店的店员直言不讳:“就是希望十一前能拉一波回头客。” 可网友算过账:“来回车费 20 块,耽误俩小时,这 100 块券领得比上班还累。”

更可疑的是活动时机。眼看国庆聚餐季要到,有餐饮从业者戳破真相:“西贝预制菜库存堆成山,现在发券引流,刚好把临期半成品清掉,一举两得。” 这话戳中痛处,评论区全是吐槽:“当我们是清道夫呢?白送都不吃预制菜!”“宁愿花 15 块吃路边蛋炒饼,也不去西贝踩坑。”

9 月 25 日下午,我在上海陆家嘴门店看到,七八个人围着问券的事,真正下单的没几个。穿黑工服的店员举着二维码吆喝:“领多少张都行,儿童也能领!”

道歉又承诺,西贝的 “补救” 为啥没人信?

其实西贝不是没试过挽回。9 月 15 日,官方发致歉信说 “生产工艺与顾客期待差太多”,承诺 10 月前把中央厨房前置到门店现场加工,还说要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甚至开放后厨直播自证清白,结果镜头里全是冻货食材,塑料袋上 “冷链运输” 的字样清晰可见。

9 月 11 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28 个部门联合强调 “舌尖上的安全”,央媒直接点名:“消费者不怕预制菜,怕的是被蒙在鼓里。” 罗永浩在直播里说得更直接:“我不是反对预制菜,是反对不透明!标清楚是加热菜,我愿打愿挨,耍小聪明就是骗钱。”

网友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把虚高的价格砍下来,把预制菜标在菜单上,把不新鲜的菜倒掉。可西贝偏要搞 “迂回战术”—— 发券、搞联名、炒轻奢概念,就是不碰 “好吃不贵” 的本质。就像绍兴市民王阿姨说的:“与其送 100 块券,不如把黄馍馍蒸热乎点,把羊排弄新鲜点,比啥都强。”

结语:100 块券换不来回头客,真心才能留胃

9 月 25 日傍晚,绍兴西贝门店的代金券堆了厚厚一沓,餐桌却依旧空着大半。店员说这两天领券的人不少,但没几个真回头用的。二手平台上,刚挂上的代金券更是半天没人问津。

社交平台上,“西贝代金券” 话题下的最高赞评论扎心又实在:“餐饮这行,味道是 1,营销是 0,没有 1,再多 0 也没用。” 从 “中产食堂” 到 “预制菜刺客”,西贝用了半个月;可从 “送券都不去” 到 “闭眼点都香”,不知道要花多少个日夜。

毕竟消费者的胃最诚实。

别再玩“先割韭菜,再发补偿券”的套路了。顾客不傻,他们记得住高价,也记得住凉掉的汤、硬掉的面、和那颗再也热不起来的心。

最后送西贝一句话:与其花一亿发代金券,不如花一千万重建厨房。毕竟,留住胃的,永远是锅里的烟火气,不是手机里的优惠券。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