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掛中天》国内首场放映,差评很真实:两星都给辛芷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9:07 4

摘要:导演的镜头尽可能地保持着旁观者的姿态,只是平静的记录,不带立场,没有试图左右观者的判断,这种对道德模糊地带的人性原封不动地呈现更显真相的血淋淋。把最终解释权彻底交给观众,真诚又大胆。

辛芷蕾捧杯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让电影《日掛中天》获得高度关注。

9月25日,电影在平遥电影节完成了国内的首场放映,目前来看,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翻看豆瓣最新评论,IP显示山西的,基本可以确定是在电影节上看完电影的观众,好评占比较多。

比如有观众打四星评价道:

导演的镜头尽可能地保持着旁观者的姿态,只是平静的记录,不带立场,没有试图左右观者的判断,这种对道德模糊地带的人性原封不动地呈现更显真相的血淋淋。把最终解释权彻底交给观众,真诚又大胆。

还有打五星的观众:

许久不见的、摒弃了滤镜包装的、可以轻松隐身于十三行市井的中国故事,蔡尚君用一贯少加修饰的镜头把这个故事放到聚光灯下,观众恍然大悟生活里藏着多少突如其来的残酷和不动声色的惊慌失措。威尼斯影后实至名归,人物情绪就像辛芷蕾手臂的肌肉线条一样充满力量喷薄欲出,年度表演,期待更多斩获。

知名影评人大奇特没有打星,他的评价也很难判断是好评还是差评:

传统和典型的现实主义问题片,用矛盾展现伦理,人物相互纠缠,最终走向悲剧。以孕检开镜,奠定“新生命”与“旧债务”的对立。美云在两个男人间摇摆,揭开过去的秘密。典型的城市底层现实空间,没有浪漫化修饰,全是灰色现实。葆树和美云的关系像一道循环的业障,充满宿命感。虽有过度设计和情节密集的点,但辛芷蕾强烈的表演信念是撑起全片逻辑的关键,她的愧疚和压抑层层积累后,爆发是必然。还合理利调动了张颂文会讲故事的生动性,让葆树承担了人物背景叙事的传递,觉得他是在回忆人生,每句话都像石子落水,激起美云和观众的情绪波动。

我对这部电影、导演蔡尚君、主演辛芷蕾及张颂文都没有偏见,我能保证自己站在客观的角度对目前的口碑做判断,我确实有些迷惑,总结一句话:

四星和五星好评的,好像都有点假大空不说人话?

相比来看,《日掛中天》的差评就相当直给、简单粗暴,同时也一针见血,很好理解了。

比如同样是IP显示在山西的观众,给出不算差评的三星,但明显是对电影不太满意:

满俗套的故事,多一星给辛芷蕾。

另一条IP在山西的评价是:

两颗星都给蕾表演。

以及:

平遥第一部,辛芷蕾演技好,剧情实在是…

到了这里,《日掛中天》口碑还不算特别两极分化,需要加上当初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的观众反馈。

有截图为证,当时几乎满屏的一星和二星。有观众怒打一星,称这是一部“脑c电影、受不了了”,并批评电影“用最差的东野圭吾小说里可能出现的桥段制造羁绊,多大年纪了几个人在这里用中学生的方式情情爱爱,几近儿戏,又土又尬。”

还有观众打两星“预想到是过时的,但没想到如此过时。兢兢业业的导演和表演更显出这一套00/10年代的华语“现实主义”情节剧的背后本质是情感、法律、金钱、性利益一锅乱炖的八点档肥皂剧戏码。几次情节突转都在往最俗套(也最适合内娱观众眼中“飙戏”)的方向发展。”

以及一星差评“俗套的要死,女主表演很浮夸。”

不过最有启发的一条是“内心和剧情全靠对白推…太偷懒了,辛芷蕾辛苦了这剧本都能演得很顶。

至此,差不多可以得出结论了。

《日掛中天》围绕男女关系展开故事,讲述因意外被困住的两个人蹉跎七年,重逢后隐秘的过往被揭开,这对恋人在人性和道德、牺牲与偿还之间挣扎,再度开启极限拉扯。不难猜测,电影从剧本到人物关系构建都相对老旧,但反倒是这方面的短板,突出了辛芷蕾的演技,加上辛芷蕾有情绪爆发的高亮戏份,以及对表演的精准打磨,让她走上了电影节的领奖台。

可以说,这部电影和辛芷蕾互相成就。《日掛中天》用不太能令人满意的剧本,衬托出辛芷蕾的好演技,让她捧杯威尼斯影后,从此咖位和资源飞升,拍杂志都能站到C位。

辛芷蕾则反哺电影,除了用演技撑起电影品质之外,她拿影后或多或少也会助力票房。

但能助力多少呢?并不是很乐观。

从现有口碑和题材来说,并不看好《日掛中天》的票房,想必片方应该也没有什么信心吧,定档11月7日这个不上不下、不咸不淡的档期,前不敢在国庆档和一众大片PK,后没有勇气进入贺岁档,占一点好时段。

此外,可以横向对比同时拿到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的《地久天长》,豆瓣评分8.0,口碑佳片,有大奖加持,票房4500万,而且还是在电影市场最好的2019年。

你们猜《日掛中天》能拿到多少?

来源:光影新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