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的驿城区,瓜果香气四处弥漫,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从丰产的秋月梨基地、葡萄大棚到浅山丘陵间的黄桃园,从现代化的彩虹西瓜、玻璃脆甜瓜果园到崭露头角的黄瓜、番茄、丝瓜、草莓等特色种植基地,一幅“多点开花”的现代农业发展画卷正在驿城区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金秋时节的驿城区,瓜果香气四处弥漫,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从丰产的秋月梨基地、葡萄大棚到浅山丘陵间的黄桃园,从现代化的彩虹西瓜、玻璃脆甜瓜果园到崭露头角的黄瓜、番茄、丝瓜、草莓等特色种植基地,一幅“多点开花”的现代农业发展画卷正在驿城区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在这丰收景象的背后,是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发挥独特作用。20多名人大代表汇聚于此,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依托驿城区创新地“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农业产业链上”模式,打破代表区域限制,为各级人大代表搭建履职平台,以农业产业链思维盘活代表资源优势,将人大代表履职足迹深深印在田地间。
近年来,驿城区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先后创立农业产业代表联络站、工业产业代表联络站、行业协会代表联络站等类型的代表履职平台,通过代表联络站“定期+不定期”活动方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农村一线,让人大代表助农直通车驶入田间地头。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全面收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还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2024年以来,驿城区农业产业链先后免费为胡庙乡、蚁蜂镇、水屯镇等2.6万名村民培训农业种植技能,共收集村民反映问题和建议20条,形成代表建议9件,其中已成功解决19条,办结率95%。
“我们借助农业产业链代表联络站这一履职平台,建立代表履职联动机制,让每位代表都能充分发挥履职效能。人大代表不仅要当好监督员,还要当好示范员、联络员、服务员和宣传员,成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面手。”驿城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9月10日,在驻马店市天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大棚里,驿城区人大代表、农业产业链召集人李玲正带着工人种植草莓苗。15年来,她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吸纳300多名农民工、5家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和20多户种植大户。同时,李玲以农业产业链为中心,与芈月酒庄、五龙口酒业、三秋醋博园等洽谈,联合卞广玲、李彬等人大代表在农田里“摆摊”,把“小板凳会议”开到村头,把“代表直播间”搬进大棚车间里,打造政策宣讲、技术辅导等一条龙服务,让代表上线、村民增收、产业串链,为驿城区“三农”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在人大代表的带动下,驿城区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这归功于“农业产业链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的引领作用。
驿城区水屯镇依托禾绿农业、奥博农业等壮大蔬菜基地,发展精深加工。该镇通过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开发多种蔬菜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至目前,水屯镇已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驿城区老河乡大力发展香菇特色种植,扩建智能化日光温棚,打造标准化香菇产业基地。该乡通过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带动300多户农户参与香菇种植,户均年增收2万元。
驿城区胡庙乡扩大番茄产业生产规模,建设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园区。该乡不仅种植优质番茄,还发展番茄加工和采摘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每年举办的“番茄节”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这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经济增长,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通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链带动,驿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在驿城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人大代表与村民心连心,共同编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助力基层治理的美好画卷。人大代表赋能农业产业链,正在成为驿城区乡村振兴的又一张亮丽名片,村民致富“金项链”也将越串越长、越串越美。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