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马登镇,田间地头绿意盎然,房前屋后、山坡之上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红富士等早熟品种已迎来采摘旺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农场近28亩果园里,已经挂果的有五六个品种,年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
金秋时节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马登镇,田间地头绿意盎然,房前屋后、山坡之上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红富士等早熟品种已迎来采摘旺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农场近28亩果园里,已经挂果的有五六个品种,年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
在马登镇新民村,剑川新硕皓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徐剑奇正忙着采收苹果,带着清晨露水的红果被陆续装入筐中。“最早开始采摘的是红玫瑰、黄金嘎啦、红露三个早熟品种,每年8月下旬同步上市,这三个品种口感相近,还能自然着色,品质特别好。”徐剑奇介绍,“中秋前后,青苹果、大金帅、红将军和红旺家早熟富士也陆续成熟,再过一段时间,水晶富士、花富士、片红富士这些晚熟品种也能全面采摘。”
马登镇海拔分布从2300米到2600米,位于大理州最高山峰雪邦山脚下,充足的光照与较大的昼夜温差,让苹果生长周期更长、自然成熟更充分,也造就了其脆甜多汁的独特口感。如今,果农们不仅卖鲜果,还将苹果加工成苹果干、苹果脆片,通过门口摆摊、入园采摘、周边销售、直播带货等多元渠道拓宽销路,让“苹果经济”的收益更可观。
在新民村,苹果种植已成规模,当地协会吸纳了130多家成员。“虽然现在苹果价格略有下滑,但靠周边销售,大家基本都能卖完果子,每亩能有五六千元收益。”协会相关人员说,成员们大多种着5亩到7亩苹果,实实在在实现了增收。
目前,马登镇苹果种植总面积约3000亩,有360户农户从事苹果种植,从业人员超1500人,其中盛果期果园700亩、初果期果园800亩,苹果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种植品种涵盖长富2号、岩富4号、皇家嘎啦、金帅等多个优质品类。
近年来,依托政府支持、农业部门技术指导、协会引导、项目帮扶及规范包装等举措,马登苹果的品种持续优化、种植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品质与品牌影响力双增长。如今,马登苹果不仅覆盖县内市场,更远销怒江、迪庆、丽江、大理等地,一颗颗挂满枝头的红苹果,早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增收果”“致富果”。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施寿昌
编辑:张耀龙
审核:李兴文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