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喦:诗画双绝的艺术人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03:16 2

摘要:华喦,康熙至乾隆年间画坛巨匠,虽处“康乾盛世”,却命途多舛,自比为“飘篷者”。他游历于扬州、杭州,以画自给,于西湖畔筑“解弢馆”以栖身。华喦被誉为“三绝”之才,工于画、书、诗,乃扬州画派之翘楚。其花鸟小写意,独创兼工带写之法,与八大山人、恽寿平并列为清代花鸟画

华喦:诗画双绝的艺术人生

华喦,康熙至乾隆年间画坛巨匠,虽处“康乾盛世”,却命途多舛,自比为“飘篷者”。他游历于扬州、杭州,以画自给,于西湖畔筑“解弢馆”以栖身。华喦被誉为“三绝”之才,工于画、书、诗,乃扬州画派之翘楚。其花鸟小写意,独创兼工带写之法,与八大山人、恽寿平并列为清代花鸟画三大革新者,深远影响后世。

清·华喦《花鸟》

书法上,华喦承古开新,师法恽南田、陈洪绶,上溯晋唐,融钟繇之朴、二王之逸于一体,尽显魏晋风骨,于“扬州八怪”中别具一格。其艺术成就斐然,传记被《辞海》《辞源》等权威典籍收录,永载史册。

清·华嵒《自画像》97×42cm

华嵒[yán](1682—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等,福建上杭人,清代画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重视写生,构图新颖,所绘的形象生动多姿。时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鲜嫩不腻,别树一帜,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甚大。

天资聪颖 背井离乡觅鹏程

康熙壬戌之年,华喦诞生于闽汀上杭之华家村,纸香世家,虽非钟鸣鼎食,然其自幼禀赋异禀,尤擅丹青之道。家境虽贫,未阻其求艺之志,于纸坊间,以废旧之纸,绘心中丘壑,渐入画境。

清·华喦《疏树归林图》35×40cm

时有民间画师,云游至此,睹其画,惊为天人,遂收华喦为徒,倾囊相授。华喦亦不负所望,日夜研习,画技日益精进,声名渐起。

及至乙未之岁,华家亭重修宗祠,欲邀名士绘壁。华喦虽技压群芳,然因门第之见,竟遭冷遇。华喦愤而叹曰:“才高何须问出处?”遂决意远行,寻知己于天涯。

清·华喦《柏下仙鹿图轴》绢本 171×124cm

临行前夕,月色如水,华喦潜入宗祠,挥毫泼墨于壁间。《高山云鹤》寓其高洁之志,《水国浮牛》显其灵动之趣,《青松悬崖》表其坚韧之性,《倚马题诗》则流露其文人之风。更于厢房添《老人挑牛角》,并题诗以寄怀,言辞间既有对世态炎凉之讽喻,亦有对后辈勤勉之劝勉。

清·华喦《句古双栖图》纸本 135×70cm

晨光熹微,华喦已背负行囊,踏上前往钱塘之途。其壁画与诗,则成为宗祠中不朽之景,令后人瞻仰,传为佳话。

广采博学 读书鬻画寓江南

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以其湖光山色、浓厚的艺术氛围及丰富的书画遗产,为华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寓居此间,华喦与徐逢吉等文人雅士相知相惜,共研书画,技艺日进,摒弃了早期的粗犷风格,转而追求宋元明诸家的精髓,同时师法自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他不仅深研儒释道经典,诗书画并举,更在书法上钟爱钟繇、虞世南,融合众长,自成一体。

清·华喦《桃潭浴鸭图》

面对清廷崇尚摹古的风气,华喦坚持师古不泥,强调写生与创新,尤其在花鸟画中独树一帜,以秃笔干墨创出新法,使画面生动传神,声名远播。他以“新罗山人”等笔名寄情书画,既怀乡思,又不忘本。

清·华喦《牡丹竹石图》纸本 51×134cm

然而,个人生活的波折,特别是发妻的离世,让华喦重新审视仕途与艺术的抉择。北上京师虽获赏识,却终因不愿同流合污而离京,游历四方,遍览北国风光,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更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晚年,他归隐于书画之间,诗文愈发质朴,画风更显清雅,留下了如《天山积雪图》等传世佳作,终成诗书画三绝的大家,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华喦《天山积雪图》52.8×159.1cm

康熙末年,华喦已名噪钱塘,与蓝瑛等大家并列《钱塘县志》。他安贫乐道,虽生活清苦,却以画笔抒怀,作品广受赞誉。雍正初,因江淮水患,华喦赴扬州卖画,结识了“扬州八怪”中的金农、郑板桥等书画家,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这些画朋书友们广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修养,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艺术主张,深深地吸引和影响着华喦,使他画艺更臻化境,开创兼工带写新风尚,成为诗书画三绝大家。晚年返杭,寓居解弢馆,虽贫病交加,仍坚持创作,作品意境深远,技法精湛。他自号“离垢居士”,以“笔尖刷却世间尘”表达超脱世俗之志。

清·华喦《梅竹春音图》绢本 57.8×172.4cm

诗画流传 人间不坠青云志

《清史稿·艺术·华喦传》记载:“(华喦)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工,脱去时蹊,力追古法。有时过求超脱,然其率略处,愈不可及。”他融合明清写意精髓,开创兼工带写新法,集工笔细腻与写意洒脱于一体,艺术价值极高。

清·华喦《花鸟立轴》纸本 46.1×132.6cm

华喦作品构图新颖,笔墨简练而意境深远,色彩浓丽而不失清雅,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海派”画家如任伯年、吴昌硕等。其作品被国内外顶尖艺术机构珍藏,并作为中国高等艺术学府教材,广受尊崇。华喦遗诗亦丰富,意境深远,备受后世推崇。

作品欣赏

清·华喦《隔水吟窗图轴》纸本 96.6×39.9cm

清·华喦《高枝好鸟图》纸本 43.3×100cm

清·华喦《柳禽图》纸本 52.7×142.1cm

清·华喦《观泉图》纸本 30×100cm

清·华喦《秋林观泉图卷》绢本 128.7×60.3cm

来源:之至品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