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有个事刷屏了。广东有个姑娘20多岁的时候认识了个四川的男的,网恋没多久就怀孕了。家里人拦着不让远嫁,可最后还是跟着他去了四川。三年了连场像样的婚礼都没办过,婚纱照更别提了,连租件婚纱拍照这种小事,男的都嫌麻烦。
远嫁三年没婚礼,鸡蛋成导火索,妻子怒掀饭桌要离婚
最近网上有个事刷屏了。广东有个姑娘20多岁的时候认识了个四川的男的,网恋没多久就怀孕了。家里人拦着不让远嫁,可最后还是跟着他去了四川。三年了连场像样的婚礼都没办过,婚纱照更别提了,连租件婚纱拍照这种小事,男的都嫌麻烦。
事情的导火索其实挺离奇,也挺像日子里的那些“微小灾难”。那天中午,她家来了俩侄子。她头天晚上就想着怎么露一手,特意起早做菜,还蒸了甜口的蛋羹,想着小孩最喜欢吃这个。饭桌上,侄子抓鸡蛋吃得开心,她兜里正憋着一口气没说,谁料男人一句“鸡蛋全给你们侄子吃光了,我吃啥?”就像根火柴点进了心窝子,而且还念叨个不停,从上菜一直念到米饭里。她眉头一跳,心里憋了三年的闷气突然一下有了出口。桌子一翻,碗盘乱飞,那天的饭局就成了“一地鸡毛”。男人反手就冲上来,衣架抓起来就是一下。她后来在直播里说起这天的时候,手都在抖,胳膊上还有青紫的新伤。
可说到底,这哪是鸡蛋的错。门背后、厨房里,那些熬过的深夜她数不清了。怀孕那会儿,拖着肚子做饭,男人忙着打游戏,偶尔还挑刺:“味道咋这么淡?”厨房油烟糊了头,泪水也不知流湿了多少抹布。平时家里大事小情全由她操心,男人顶多动动嘴:“家里都靠你,省点花。”工资卡、人情、消费,每样都卡得死死的。想买件新衣服别说奢侈品了,淘宝凑单都得小心翼翼点确定订单。而最难受的,不是没婚礼、没照相——是连一声体面的“老婆”都叫不出声,总得在亲戚朋友面前,落个“这个女人啥都不行”的下场。
这些年,她哭过,不止一次。饭桌上人多的时候,他总爱数落两句:“钱是怎么花光的?孩子咋穿得脏?”有的时候,亲戚还会劝她,“女人嘛,忍一忍,男人大老粗,别和他一般见识。”但有些话,杂草一样在心里越长越深,有时候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难过,还是习惯性麻木。
网上的人都在刷屏说她该走。可真到那一刻,谁又能说得轻巧?这姑娘抱着三岁的闺女回了娘家,微信签名也跟着变了——从“活着挺没意思”的低气压,换成了“21岁不懂,现在醒悟了”。她说得很实在,先要打工、有收入,才能和男人争女儿的抚养权。以前吹熄的灯,她现在要一盏一盏自己拧开。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朋友。她表姐也远嫁过,最后把希望寄托给了丈夫,说好的一起拼日子,到头来男人转身给了别人一个家。离婚的时候,她才发现户口、财产、孩子,都不是她做主的。那一纸房产证上没有她的名字,奔波在城市边缘,到底还是把所有退路留给了对方。慢慢的我发现,很多没办婚礼、没仪式感的婚姻,后来都变成了没有归属的生活。
网上热评都说女人该早点离婚,可话说得容易,谁不是咬着牙过来的?大部分远嫁的姑娘,父母远在千里,一句话都得打三遍腹稿。村里邻居多少年了,说长道短就能毁人一世。更不用说经济压力,孩子小,自己又没正式工作,哪有说走就走的底气?
可有些伤心事,忍得过一次两次,忍不过每顿饭、每张嘴。她那男人把鸡蛋咬到骨头里算,不就是没把她当家人吗?小时候家里长辈总说,结了婚日子是自己的,其实人生的几十年,真没几口饭值得跟人讨价还价。
我看她的视频,她抱女儿的时候,眼神也是心疼多过哭。三岁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不懂大人的天崩地裂,只记得妈妈有一天突然变得更抱她。旁边那个男人,还在直播评论下面骂,从鸡蛋算账到指责“你活不起”,一句温情都没有。也有人劝她,说掀桌子太冲动。可你让一个女人把所有委屈积累成一顿饭的重量,再怎么稳重也有受不了的一刻。
现在她回广东,准备打工先养活自己再谈别的。很多人刷屏说女人一定要有份经济,至少能给自己和孩子留点活路。上一代老人总说,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别把命交给谁的银行卡密码。鸡蛋的账小,账外的心大。
结婚这事,年轻时谁又能想通。大部分人都盼着日子慢慢好,想着两个人一锅饭能熬过所有难。可如果连结婚照都拍不起,怎么给自己找点生活的仪式感?想想真是可笑,有些男人以为把老婆娶回家就是多条劳动力,怎么花钱都成了罪过。
前阵子网上还有人算,离婚的女性全职时间越长,离了婚越难独立。这姑娘现在还能清醒,主意想得明白,要靠自己。也许就像她说的,“醒悟了”,不是真开窍,是日子把你推到悬崖边上,没别的路了。
她的事,让人想起太多家长里的旧事。我们老家邻居也有女人,十年如一日给一家人做饭,最后闹到家暴报警才肯走。那时候大家都说她“忍够了”。其实,哪个女人不想把苦日子过成甜一点的模样?可如果永远只有忍让和计较,哪还有什么夫妻情分可言?
男人家里人来,总要挑她的错。怀孕养娃,她成了“全职太太”,只能被牵着鼻子,工资卡一分不到手。连吃个鸡蛋都要被人拿来念叨,一桩婚姻,难道就值两斤鸡蛋的钱?她吃过的亏说出来空口没分量,但每一场对话、每一个深更半夜的泪水,都一点点把她推向了一地狼藉。
小孩什么都不懂,将来记事的时候,会不会也记得妈妈掀过饭桌这天?如果有一天她回头想起这些事,会不会多一份理解?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勇敢,总觉得“她终于醒了”,殊不知大多数人都是被日子拆得没有余地。
她现在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收入,争孩子得有靠谱的生活能力。有时候爱情没能保住孩子和自己,活下来才是首要的。从头再来很难,可比起一直被看低、被训斥、有一搭没一搭的婚姻,总归是多了一点希望。
一想到这些,我常常觉得,人得给自己留点退路。别光想着两个人的承诺,现实里你要有自己的盘算。这姑娘三年一场空,但至少现在能下定决心,不管结局如何,已经比过去强太多。那些还在犹豫的女人,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举动推自己一把。
说起来容易,谁不是在现实生活里磕磕碰碰?许多婚姻里不见刀光,也很少大喊大叫,最后压垮人的,往往是鸡蛋这样的小事情。我们可能没法指点别人的路,但都明白一点,女人只有先能自立,心里那点软和、委屈,才有地方安放。
希望她哪怕走得慢一点,也能慢慢走远一点。未来不会马上晴朗,但只要往前,总归能看见点亮的灯。至于婚礼、鸡蛋、那些糟心事……也许到头来,故事能有个新篇章,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好运气。
来源:花下欣喜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