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六点半,老李像往常一样被一阵隐隐作痛的胃部不适唤醒。起身喝了半杯温水,他忍不住回忆起前几天吃火锅大餐后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还有胃镜检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字眼让他心惊,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可想到胃镜的不适就一拖再拖。老李心中满是疑惑:这些
早上六点半,老李像往常一样被一阵隐隐作痛的胃部不适唤醒。起身喝了半杯温水,他忍不住回忆起前几天吃火锅大餐后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还有胃镜检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字眼让他心惊,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可想到胃镜的不适就一拖再拖。老李心中满是疑惑:这些胃病真的有可能变成癌吗?哪些变化最需要警惕?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系统肿瘤到底有多大关系?或许你和老李一样,长期与胃病“和平共处”,以为老胃病拖一拖没事,殊不知,有些细节被忽视,也许正在偷偷增加你的健康风险。本期,特邀来自“301医院”的消化专家给你全面解答如何看待胃病癌变的风险、该不该切胃息肉、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全家查,以及老胃病高危人群必知的养胃方法。答案,有时恰恰和你想的不一样。
胃部不舒服,到底是常见小毛病,还是癌变的信号?
胃疼、反酸、烧心、恶心这些症状,你是否早已习以为常?其实,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大多数属于常见慢性疾病,但其中一部分是胃癌的“温床”。
胃黏膜从内到外分为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当幽门螺杆菌反复感染,或因饮食习惯不良、抽烟喝酒、长期服药等因素反复刺激,胃黏膜首先出现炎症(浅表性胃炎),此时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在胃镜下可见红肿充血。如果炎症持续或加重,黏膜下层和肌层也会被波及,腺体逐渐萎缩,这便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医学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癌风险较普通人提高了2-5倍。
更值得警惕的是,慢性炎症长期不控制,胃黏膜会发生“肠上皮化生”,原本的胃黏膜细胞被肠道型上皮细胞替代,形态和功能都变了,这一转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癌前状态。进一步,如果肠化生持续恶化,就可能发展为“上皮内瘤变”(又称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这正是胃癌的前奏,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密切随访,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已被视为黏膜层内的恶性改变,极易向深层浸润。权威数据表明,约有1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终发展为上皮内瘤变,尤其是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
还有许多患者关心:胃息肉要不要切?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要不要全家治?胃溃疡反复发作有什么隐患?其实,大多数胃息肉属于良性(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以观察随访。但如果发现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应根据医生建议及时切除。反复发作的胃溃疡,也容易诱发上皮内瘤变,增加癌变几率,因此必须规范用药和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HP)是国际公认的胃癌一级致癌物,家中一人感染,强烈建议家属同步筛查和联合根除。
如果你长期和胃炎、溃疡、幽门螺杆菌打交道,还存在哪些你忽视的高危细节?这四类行为,正悄悄侵蚀你的胃黏膜健康,尤其是第三点几乎人人都中招。
首先,不良卫生习惯最易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混合用餐、共用餐具、口对口喂食婴幼儿,都是传播的高危动作。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的胃癌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第二,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餐,如“忙起来随便应付一口”或者“夜宵+重口味”,会加重胃黏膜负担。胃酸空腹时分泌,如果没有食物中和,消化道反出了最受伤。第三,长期抽烟、饮酒、爱嗜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的人,胃癌发病率明显提升,国际权威数据指出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5~2倍。第四,精神压力大、长期焦虑,使胃部血流减少,分泌紊乱,也会导致胃病反复难愈。
坚持正规治疗+生活细节改正,才能让“老胃病”远离癌变
治疗慢性胃炎、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要对症规范用药。“螺杆菌阳性”作为最常见致病因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正规根除疗程(标准疗程为三药/四药联合10-14天),不建议自行服用抗生素。胃溃疡和重度炎症则需合理应用抑酸药、保护胃黏膜、促动力药等,切记不可凭经验滥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养胃同样重要。“三分治、七分养”,日常需做到:定时定量进餐,降低刺激性饮食比例,多食用软、温、易消化食物;细嚼慢咽,增加唾液分泌,帮助消化;戒烟限酒,避免冷、辣、腌制、高盐、高脂重口味食品。幽门螺杆菌患者及家人建议分餐,并做好餐具高温消毒。其实,大部分中、重度肠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可通过上述措施逆转,关键在于持续定期内镜复查、遵循专业医嘱。
在心理调适上,减少压力、规律作息,也是胃病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胃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拖延。千万别等出现消瘦、持续腹痛、黑便、呕血这些警示症状才后悔就医,那时风险已大大增加。
你也可以通过胃功能四项(如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等指标的血液学检测)以及规范胃镜,早期发现胃黏膜异常,部分患者的早期癌前病变甚至可以完全逆转、治愈。
综上,胃病癌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重在日常点滴管理与早期干预。无论你是已经被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只是偶有胃部不适,都应认真对待这些“小信号”,做到“早查、早治、早养护”。而胃镜和HP检测等医学手段,是目前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护身符”。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胃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别让胃病癌变 301专家这样指导你》3.《胃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别让胃病癌变 301专家这样指导你》5117323/ 4.《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来源:楠医师说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