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小屋”项目是2025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省委省政府交给福建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新罗团区委以高度责任感推进项目落地,调研队踏遍街巷村落摸清需求,施工团队带着温情与专业改造空间,让一间间小屋成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港湾”。
“希望小屋”项目是2025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省委省政府交给福建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新罗团区委以高度责任感推进项目落地,调研队踏遍街巷村落摸清需求,施工团队带着温情与专业改造空间,让一间间小屋成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港湾”。
在龙岩市新罗区东宝社区一栋斑驳的老楼里,住着10岁的小鑫和9岁的妹妹小妍。当青年志愿者推开家门,看到的是这样一幕:哥哥小鑫捏着几乎握不住的铅笔头在作业本上沙沙游走,妹妹小妍仰头看着墙壁,日历上画着大大的钩,她说这是父母入狱后的第二个秋天。兄妹俩的旧衣上,油渍与尘土凝结成硬块;剥落的墙皮下,黑黢黢的霉斑诉说着潮湿;狭窄的空间里,杂物堆积如山,唯一能躺下的地方,只有一张破旧的垫子。
△小屋改造前
小鑫、小妍和爷爷一起生活,年迈的爷爷疾病缠身,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小鑫稚嫩的肩头。放学铃声一响,当别的孩子奔向零食摊的欢闹时,小鑫的小小身影却匆匆汇入菜市场的人流。回到家,他熟练地踩上摇晃的小木凳,择菜、清洗、翻炒,动作麻利得像个“小大人”。问他累不累?他咧嘴一笑:“练好了,长大当厨师!”
生活的艰辛从未磨灭梦想的光亮。在学校,小妍是公认的“小学霸”,奖状是她无声的勋章。课堂上,她专注的眼神从不离开老师;课间,喧闹声中她依然沉浸书海。夜晚,兄妹俩趴在小板凳上,用自制的“矿泉水瓶灯”灌满清水,放进塑料灯珠,那晕开的一圈微光,刚好温柔地笼罩住他们的练习册。灯光下,小妍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未来:“我想当医生,去帮助更多人。”
“小屋”改造后
改造的时候,爷爷紧紧握住青年志愿者的手,浑浊的眼里泪光闪动:“感谢党和政府啊!这‘希望小屋’,墙白了,地厚了,心也跟着暖了!书桌、床、衣柜都来了……夜里听着娃儿们写字的沙沙声,我这心里头,比揣着热水袋还熨帖!”
△结对帮扶志愿者对受助对象进行课业辅导、心理疏导与陪伴
“希望小屋”不止是一次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一次爱的陪伴和希望的播种。接下来,团区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做好“孤儿”“事实孤儿”常态化关爱帮扶的“后半篇文章”,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全面建立“一名心理志愿者+一名团干+一名爱心人士”的结对帮扶机制,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动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帮扶策略,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