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王力宏的新歌,难以大火?不好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4:37 1

摘要:这个问题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他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综合表现,从声乐、市场、经济、审美、以及作曲学本身限制和经济风险等等都有关系。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王力宏的音乐观,不像20年前那么超前,不具有时代断档的领先潮流魅力,这造成了严重的

粉丝提问:为何现在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王力宏的新歌,质量一般?不好听?

这个问题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他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综合表现,从声乐、市场、经济、审美、以及作曲学本身限制和经济风险等等都有关系。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王力宏的音乐观,不像20年前那么超前,不具有时代断档的领先潮流魅力,这造成了严重的受众缺失,和年轻人的流量断档。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的音乐口味因为全球化而高度迭代,但是歌手并不能一个人快速跨越几个时代的审美,其实当下周杰伦也好,林俊杰也罢、陶喆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其实都还是2005年之前左右的表现。欧美也存在这个问题:火星哥还好点,贾斯汀比伯、水果姐、霉霉他们的原因同样如此。而全新的潮流歌曲几乎全部走向了新采样逻辑,但是新采样音乐对于我们华语是不合适的,这里GAI反而是一个将推动了华语音乐进步的歌手——说唱化是全球音乐都在进行的实情。华语也是如此。

周杰伦、陶喆、林俊杰、王力宏他们不再领先的原因在细节是非常多的,我们具体来解析:

对于创作歌手而言压力是巨大的。在2016年前后,得益于网络的发达,我们华语音乐开始全面接收来自欧美的专辑音乐,火星哥、阿黛尔、水果姐、霉霉、乃至于无数摇滚乐队。他们的音乐快速占据华语音乐市场。大白话就是:

2005年之前:你可以听的歌手只有周杰伦、陶喆、王力宏、张学友、刘德华、林俊杰等人。曲风只有:抒情,但是的R&B还是小众的代言词。

2005年之后:网络爆发,你可以听到美国的迈克尔杰克逊、英国的U2乐队、韩国的韩式音乐、日本的动漫音乐,以及后续的火星哥、阿黛尔等等。曲风开始爆发:雷鬼、流行、民谣、摇滚、放克、福音、R&B、灵魂乐、嘻哈、说唱。造成了严重的市场踩踏。周杰伦不再是先进、和潮流的代名词。陶喆、王力宏、林俊杰等人也不再是音乐艺术溢价的加分,会清晰的看到一条学习西方音乐的路线。

当音乐因为网络而开始变得便利的时候,早期周杰伦等人的垄断效果就从一个——全民听众垄断,转变为音乐爱好者垄断,再度转变为90后单独个体的垄断。受众规模从数亿,下降到数千万。这种现象,又因为短视频的影响,从数千万下降到数百万。当前依旧存在。

这种全球化,其实对于华语创作歌手而言其实是非常大的压力。试想一下:你原本的对手只是中文同行,但是突然涌进来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最成熟的工业音乐,你是什么心情?原本你拥有10000个听众,突然,听众变成了1000个。这种数量级的下降造成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更严重的是造成了后续的两个问题:

大众口吻的快速刺激迭代。原本你只是听到了华语传统抒情,结果突然来到了说唱、摇滚这种强烈刺激,以及电子电音音乐的噪音化,以及R&B的完美小众艺术化?你作为抒情音乐怎么比拼?大众的口吻开始引起自身市场的丰富性。抒情音乐的大众化,成为了下沉市场。不再是一个利润较大的主流市场。所有人都可以按需听音乐,抒情的关注度就慢慢下降。利润的快速下滑:早期市场集中在传统唱片公司,大众能听到音乐的方式只有唱片和盗版,这直接造成了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三人的崛起。在2005年之后,其实歌手就非常难以大火了,直到2025年爆火的歌手也只有邓紫棋和单依纯,其他人都差点意思。这就是科技发展的渠道渠道的必然分流。歌手的利润无法支撑起较大的规模的音乐成本。当下大部分音乐都是通过影视剧规模的音乐预算来完成表现的。这就问题所在——曾经的原因可以每一首歌曲都配一个MV,请最好的编曲人、最好的作词人、作词人也愿意去绞尽脑汁去创作,但是当在的唱片市场的畸形的无法获得利润。一个歌手当下必须需要成为一个偶像、明星才能带动流量,而不是单纯的艺术作品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陶喆都开始单曲化,不再主打专辑的概念化,成本下降严重。最直观的问题就是——音乐成本的下降。早期的音乐因为利润足够大,所以成本投入也可以足够大,不仅仅是音乐、MV、周边、歌词本、海报都可以让粉丝开心买单,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音乐的获得非常容易。新专辑必须需要在舆论、歌手偶像化上去占领高地才能大卖,音乐品质沦为了次要。从音乐质量来说《最伟大的作品》并不足够优秀,但是他的销量买了足足700万张电子专辑。这种规模是非常恐怖的。但是口碑和音乐的传播度已经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可。

2:从声乐上出发——周杰伦、陶喆新歌不好听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唱功不足,导致的调式降低。周杰伦的严重倒嗓和陶喆的真声质量下降,是已经严重到影响他们作曲的水准表现了。具体影响的地方是:作曲的调式空间变窄、调式的作曲古典学无法运用,尤其是升调的平行空间很小。

从《最伟大的作品》和陶喆时隔12年发布的新专辑《STUPID POP SONGS》根本没有引发市场关注,造成这个原因,本身因为他们两位天王的唱功下降导致的。

本身流行音乐的黄金音域是A4-D5,这就意味着要想一首歌的具有非常长期的生命力,作曲的调式需要卡着密集咬字在A4-B4之间,High C就有点夸张,适合张雨生这样的歌手。早期的陶喆和周杰伦他们的音域表现都是集中在A4左右的密集咬字,甚至有C5的表现,比如说我们常常谈论的《暗号》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高调。

但是王力宏和林俊杰的新歌调式依旧很高,但是依旧很难获得现象级的关注,这就不属于唱功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化娱乐。

3:短视频时代——周杰伦等人的新音乐,赚钱效应较低,而且风险极大,不如一首短期霸榜的抖音神曲。这是最大的音乐创新缺乏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市场的基本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抖音等短视频的出现,完成了一个特殊的变现逻辑——不再需要小众化,通过大众化走量的方式来完成利润的给与。你周杰伦的原因播放一万次的价格,和一手网络神曲播放一万次的价格是一样。这就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周杰伦的音乐走向了下沉市场的热度流量逻辑,而不是早期的古典主义。

这里的原因是:短视频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流量决定利润,那么就必须朝着流量靠拢。比如说《红颜如霜》、《告白气球》的爆火,自从《告白气球》这种款口水歌大获成功之后,周杰伦已经放弃了《土耳其冰淇淋》类似的创作。当下整个网络时代——音乐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娱乐。周杰伦等人的早期作品市场环境已经不再存在。

综上,新歌不好听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因为当在的音乐专辑付费逻辑是行不通,必须通过影视剧、短视频流量化,才能获得利润流入。当下的时代对于音乐的定义就是娱乐。

来源:小辫子的小辫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